在這段時間之中,甚至在人們未曾來到這里之前,都有大量的無人設備,乃至實驗體動物,譬如猴子,豬,大鼠等,在人們的操控之下進入光柱內部,且全都未曾受到任何影響。但截止到現(xiàn)在,始終未曾有人真正進入到光柱之內。
這很顯然意味著某些風險——說不定這種怪異的光柱不對非人類的物體造成影響,但偏偏會影響到人體呢?
這并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截止到現(xiàn)在為止,精子與卵子無法結合導致無法生育的事情只在人類身上發(fā)現(xiàn)過,其余所有生物都沒有這種現(xiàn)象。
如果可以的話,陳洛不愿意讓洪明軒等人承受到哪怕一丁點的風險。畢竟,李舒云能否接受最新技術治療的事情還要著落在這六名核心專家的安全上。但是,陳洛同樣知道自己無法做出任何反駁。
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盡可能保證他們的安全。
腦海之中剎那間轉過了千萬個念頭,陳洛沉聲道:“好。但在你們進入光柱之前,讓我先進入呆幾個小時的時間,確認萬無一失了,你們再展開行動。”
洪明軒拍了拍陳洛的肩膀,嘆了口氣。
李谷觀察了一下這邊,忽然說道:“干脆讓我進去好了?!?p> 孫怡遲疑了一下,似乎想要阻攔,但終歸沒有說出話來。
陳洛沉聲道:“你去做什么,老老實實呆在這里?!?p> 李谷嘿嘿笑道:“這種風險小收益大的好事就讓給我唄,組長,我也想混個獎牌,以后也好跟人吹牛?!?p>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進入光柱內部確實風險不大,各種動物試驗都證明了這一點。但“風險不大”只是從概率上來說的,牽扯到神秘的外星生命或者外星造物,有時候并不適合用概率來描述風險的大小。
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對于進入光柱內部這件事情一直如此慎重。
陳洛知道,李谷其實是想要代替自己去承擔那些風險。他心中微微有些感動,語氣卻也輕松了起來:“這種好事兒當然是組長先上。你一個小兵,后面排隊去。”
李谷撓了撓腦袋,嘿嘿笑了兩聲,不再說話。
幾名隨行的生物學家與醫(yī)生在陳洛身體之上安裝了各種各樣的監(jiān)控設備,足足兩個小時才將一切準備完畢。之后,陳洛穿上宇航服,在人們目光的注視之下,步行離開了一號營地。
一號營地距離光柱邊緣只有幾十米而已,不一會陳洛便來到了光柱邊緣。光柱之中,高度只有不足一米的“火焰”輕輕的搖曳著,看起來充滿了一種別樣的風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面前這幅景象也可以算得上漂亮,但陳洛心中卻沒有一絲一毫欣賞美景的心思。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抬起腿,一步跨過了那清晰的界限,讓自己一半身體進入到了光柱之中,隨后另一條腿也抬起,真真正正的來到了光柱里面。
在這一刻,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
陳洛仔細的感受著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仔細分析著每一絲細微的觸感。但除了身體與宇航服內襯,以及貼身衣物的摩擦感之外,他沒有感受到任何東西。
他的身體沒有發(fā)生任何異變。
陳洛微微松了一口氣,轉過身來,向后方緊張注視著這里的人們打出了一個“OK”的手勢。李谷和孫怡兩人條件反射般收回目光,看向那幾名正緊緊注視著顯示屏幕的醫(yī)生和生理學家。片刻之后,一名醫(yī)生抬起頭來:“心跳速率略微提升,血壓微微升高,腎上腺素分泌微微提高,除此之外一切正常?!?p> 那幾個生理指標的變化很顯然是因為緊張而引起的。這完全是正常的生理變化。
聽到這個回答,人們俱都輕輕的松了口氣。
通過無線電通訊,陳洛也聽到了這個結論。他的聲音仍舊沉穩(wěn):“這還做不得準。五個小時后再看吧?!?p> “好?!?p> 陳洛邁開腳步,繼續(xù)向光柱內部深入,一直走了數(shù)公里遠才停下。
前方,那只到陳洛腰部的紅色光芒仍舊無邊無際,看不到盡頭。陳洛似乎置身于紅光的海洋。在這一刻,陳洛恍惚之間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去農場參觀的場景。
那是一個面積高達數(shù)百公頃的大型機械化農場。自己去參觀的時候正是小麥即將收割的初夏時分。
置身于麥田之中,前后左右所看到的都是金黃的麥穗,無數(shù)麥穗匯聚起來,就變得如同海洋一樣。那一幕場景竟然與此刻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惜,麥穗象征著豐收與希望,此刻這些紅光帶給陳洛的感覺卻只有冰冷與肅殺——雖然它們現(xiàn)在還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影響。
時間悄悄的流逝著,陳洛則靜靜的等待著預定時間點的到來。
一號營地之中,數(shù)名專家再一次開始了討論。
“洪教授,你對自己的推測有幾分把握?”
雖然之前已經問過,但這個時候,潘岳云還是再一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洪明軒苦笑道:“坦白說,我連百分之一的把握都沒有。不過既然有了這個猜測,其余方向又暫時找不到突破,為什么不去試一試?”
潘岳云沉吟片刻,再度說道:“如果……我是說如果,你的猜測是對的,哲軒觀測到的那些光度變化真的不是在向我們傳遞信息,而是內部設備運轉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你所進行的實驗會不會對這臺‘設備’造成影響,從而引發(fā)什么不好的后果?”
在之前的試驗和研究之中,洪明軒博士逐漸形成了一個猜想,也即,季哲軒所試圖破譯的那些可能蘊含著信息的光度變化,其實并不是某個外星生命試圖通過這種手段來傳遞信息,而有可能是猜測之中的那臺巨型無工質發(fā)動機內部機械運轉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由此,洪明軒博士與常磊博士聯(lián)合地球專家團隊,對可能存在的無工質發(fā)動機結構圖與運轉模式、工作方式做出了猜想,在與現(xiàn)實觀察到的情況相結合之后,最終決定在光柱內部,某個計算之中屬于關鍵節(jié)點的地方展開一次高能試驗。如果他的猜測是正確的,那么這一次高能試驗將會與猜測之中的巨型無工質發(fā)動機產生關聯(lián),并引發(fā)它的一些異動。由此,洪明軒便可以檢測自己的猜測究竟正確與否。
但身為主席顧問團一員,潘岳云所考慮的卻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也即,如果洪明軒的猜測是真的,計算也是正確的,最終成功引起了那臺猜測之中的巨型無工質發(fā)動機的異動,萬一影響到了團隊安全怎么辦?
之前那幾次強烈月震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常磊信心滿滿道:“潘顧問,你放心。就算那臺巨型無工質發(fā)動機真的存在,我們所挑選的節(jié)點也不會對它造成較大的影響。事實上,我們甚至無法察覺到影響的存在,而必須要通過極為精密的儀器才能檢測到?!?p> 潘岳云思考片刻,還是說道:“能不能這樣,你們將儀器設備調試安裝好,然后通過遠程遙控的方式來開啟試驗?這樣也能安全一些?!?p> 洪明軒道:“這樣不行的。就像,就像……明明已經有了穩(wěn)定的網絡和足夠靈巧的機器人,外科醫(yī)生為什么不遠程操控機器人來給病人做手術,而仍舊必須要親自來到手術臺前?這道理都是一樣的,機器和程序終究不是人啊。”
潘岳云嘆了口氣,閉上了嘴巴。
時間慢慢的溜走,轉眼間便是幾個小時過去。在這幾個小時之中,陳洛始終呆在紅光之中未曾出來。而一號營地這里,工作人員們已經將進行此次試驗所需要的各種儀器設備裝載完畢,停放在了光柱邊緣的位置。
陳洛最終從光柱之中離開,又經過了生理學家和醫(yī)生團隊的仔細檢查,以及長達十個小時的后續(xù)觀察,最終確認身體機能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之后,試驗終于開始了。
為了確保萬全,主席顧問團成員潘岳云,密碼和通訊學專家季哲軒,談判專家裴浩,外星生命研究專家楊俊等人全部參加了此次試驗。眾人分乘六輛月球車,在陳洛的率領之下一一進入到了光柱之中。
計算之中的關鍵節(jié)點距離一號營地大約有十幾公里的距離,二十分鐘之后,車隊停下,各項設備一一搬出。而通過衛(wèi)星測繪和定位系統(tǒng),人們確定了精確的安裝位置,于是各項設備便開始了安裝。
這個過程用去了大約三個小時的時間。在這之后,洪明軒與常磊兩人便帶領著其余幾名專家開始了漫長的調試過程。
這個過程又用去了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在這之后,所有人全都匯聚到了洪明軒身邊。
洪明軒手中拿著一臺控制器,臉上絲毫看不出緊張。
“就算一切順利,也不過是觀測到一點契倫科夫輻射而已,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影響的,放心放心吧。”
說著,洪明軒將設備啟動按鈕輕輕的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