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朝末班車

第五十一章 消息

明朝末班車 方大樹 2129 2020-02-26 19:44:51

    崇禎二年,十二月十日。

  這天,方巍正在校場上陪新兵訓練,突然接到了京城傳來的快報,傳報的不是別人,正是和方巍舊識的姚成軍。

  信上說,從皇太極手里逃脫的宦官回去后,狀告袁崇煥和韃子有密約,并且眾大臣也因為之前和議的事情,稱其引敵脅和,認為是城下之盟。

  并且因為韃子在京郊附近大肆劫掠,袁崇煥兵力少,無法阻止,而選擇固守營寨,等待主力援軍,導致城外皇親國戚的莊園損失慘重,讓他們極度不滿,于是就向皇帝告了狀。

  這也讓京城的百姓議論紛紛,謠言四起,崇禎帝感覺面子上過不去,,就召袁崇煥、滿桂、祖大壽等人入殿對證,但是袁崇煥沒有足夠的理由說服皇上,于是就被崇禎帝下詔關(guān)入了錦衣衛(wèi)的大牢。

  看完內(nèi)容的方巍暗道“這朱由檢還不到二十歲,怎么就開始犯糊涂了,袁崇煥是他想關(guān)就能關(guān)的嗎?”

  把袁崇煥下了大牢,勢必會讓他的部下不滿,而袁崇煥又是關(guān)錦地區(qū)最重要的軍事力量,同時也是對付韃子入侵的排頭槍。

  崇禎帝這一關(guān)不要緊,那可是把整個關(guān)錦地區(qū),所有抵御后金的軍隊都關(guān)起來了啊。

  果不其然,第二天,姚成軍又給他送來了一份快報,上面說祖大壽因為驚怒交加,率大軍急歸山海關(guān),這算是和崇禎帝直接撕破了臉皮,并且他還讓方巍小心點,畢竟方巍也算是袁崇煥的部下,可能會受到牽連。

  方巍此時也有些搖擺不定,自己現(xiàn)在只有區(qū)區(qū)五百多人的軍隊,而且還沒有形成戰(zhàn)斗力,現(xiàn)在和朝廷叫板,讓崇禎帝放了袁崇煥,簡直是癡心妄想。

  但是,袁崇煥對自己來說是個天大的靠山,而且自己和他的私交還挺好,就這么看著他落難,實在有些過意不去。

  方巍知道崇禎帝的性格,不僅剛愎自用,還多疑,就他在位的這十幾年,差不多每年都要換一個首輔,可見他的多疑已經(jīng)到了什么樣的地步。

  又把兩封信重新看了一遍,方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jié),袁崇煥被下獄,最大的罪名還是那個宦官狀告他與皇太極有密謀。

  以崇禎帝這么多疑的性格,肯定已經(jīng)有些將信將疑了,再經(jīng)過眾大臣和皇親貴胄的慫恿,他能做出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也不足為奇了。

  方巍懷疑那個宦官很可能受到了皇太極的蠱惑,或者根本就已經(jīng)被收買了,整件事情就是皇太極借宦官之手,用的一招反間計。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皇太極很可能會卷土重來,再一次攜重兵威脅京師。

  想到這里,方巍不覺有些緊張起來,要是皇太極再次威脅京畿,可就沒有袁崇煥的兵馬來阻擋了,滿桂的宣府邊軍因為蒙古勢力的日漸衰弱,平時訓練也極為松散,是萬萬敵不過韃子的鐵騎的。

  然而方巍不知道的是,由于他參加了京城守衛(wèi)戰(zhàn),歷史的車輪也在這一刻發(fā)生了偏移,本來袁崇煥十二月初一就被崇禎帝下了大牢,現(xiàn)在整整向后推遲了十日。

  二十日,皇太極聽說袁崇煥被下獄的事,再一次親率大軍逼近京城,崇禎帝慌忙拜滿桂為武經(jīng)略,賜尚方寶劍,指揮來援各部。

  和當初對待袁崇煥一樣,崇禎帝要求滿貴出兵對敵,滿桂則由“敵勁援寡,未可輕戰(zhàn)”為由,堅持防守。

  但是在崇禎帝嚴厲斥責和催促下,滿桂還是帶領(lǐng)麻登云、孫祖壽等大將,移營永定門外二里。

  二十二日,皇太極率領(lǐng)數(shù)萬精騎將滿桂大營四面圍住,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交戰(zhàn),滿桂、孫祖壽戰(zhàn)死,麻登云被俘,崇禎帝臨時任命組建的軍隊就這么四分五裂了。

  還在錦衣衛(wèi)大牢里的袁崇煥得到消息后,也是哀嘆連連,奈何自己現(xiàn)在也是自身難保啊,只好叫來獄卒,讓他們遞來筆墨紙硯,寫了一封信,讓其交給皇上。

  獄卒也知道牢里之人是什么身份,不敢怠慢,連忙層層上報,將袁崇煥的要求告訴了崇禎帝。

  得到消息的朱由檢這才想起來,大牢里還關(guān)了這么一個人,連忙讓人遞上袁崇煥的信。

  沒想到看完信的崇禎帝勃然大怒,大罵袁崇煥是混賬、逆賊,只不過現(xiàn)在也沒人可用,他還是將袁崇煥寫給祖大壽的信送了出去。

  其實袁崇煥的信里也沒說什么,只不過是指出了崇禎帝戰(zhàn)略上的錯誤,并且附上了自己的建議,而且他還給祖大壽寫了一封信,讓崇禎帝發(fā)出去,以解目前京師之困。

  按一般人的思維來說,就算被講了幾句,都到這時候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給個臺階也就下來了。

  但是朱由檢不一樣,他是皇帝啊,袁崇煥竟然在信里指責自己,毫無君臣之禮,實在是大逆不道。

  就這樣,給祖大壽的信是發(fā)出去了,但袁崇煥還是被關(guān)在大牢里,崇禎帝絲毫沒有放他出來的意思。

  二十四日,祖大壽被袁崇煥修書召回,準備以戰(zhàn)功援救還在大牢里的袁崇煥,陸續(xù)收復了永平、遵化一帶。

  這番動作讓皇太極心生疑慮,生怕自己的老家被一鍋端了,而且北京城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打下來的,便率軍返回了遼東。

  京城的威脅算是解除了,但是整個京城以東地區(qū)都被打成了一鍋粥,軍民死傷數(shù)十萬,糧餉器具更是損耗無數(shù)。

  甚至連大大小小的屠殺也發(fā)生了幾十起,讓朝廷上下發(fā)生巨大震動,元氣大傷。從此以后,大明的堡壘推進、經(jīng)濟封鎖等策略都逐漸瓦解,永久性地失去了戰(zhàn)略主動。

  但是這一切,似乎對方巍的影響都不大,他還是練自己的兵,造自己的槍,偷偷地壯大自己的力量。

  轉(zhuǎn)眼,時間就到了崇禎三年,方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自己的銀子好像不多了。

  自從袁崇煥被關(guān)起來后,他原本的部下就分崩離析了,只有個祖大壽還在遼東地區(qū)和韃子纏斗,也沒時間管方巍的糧餉問題。

  如果方巍找不到銀子的來源,那么他就不得不停止燧發(fā)槍的生產(chǎn),這是他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目前燧發(fā)槍僅僅裝備了三百多人,還有將近兩百人沒有合適的武器,對于一支軍隊來說,這簡直就是最致命的問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