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符圖記

第一章 遁甲真經(jīng)

符圖記 狄清平 3020 2020-01-31 23:42:36

  夷陵在山南道中,北據(jù)太始山,南接江漢平原,含宜昌在內共轄九縣;甚至因處兵家要地,還設有三個上等折沖府,共三千六百兵士。

  夷陵郡城便緊挨太始山,遠遠望去,高大的灰城墻厚重而滄桑,仿佛與太始山連為一體;內里則坊市井然,尋常街巷,與其他城池并無不同。

  丑時剛過,正是城中最為安靜的時候。

  城北一家客棧中,陸安平關緊門窗,將偶爾傳來的貓叫聲隔絕,開始日常的吐納修行。

  他盤腿坐在榻上,兩手橫于膝前,兩眼似閉非閉,放空心神,沒多久便入靜。

  一絲絲若有如無的靈氣漸漸匯聚,從周身毛孔納入,散于四肢百骸中,接著沿無數(shù)細小玄奧的軌跡,逐漸變得壯大。

  偶爾幾絲靈氣四下亂竄,也在他細若蚊呢的鼻息中變得安分。

  約莫兩個時辰后,陸安平睜開眼,長吸口氣又緩緩吐出,嘆道:“可惜此地靈氣太薄,怪不得方外修行往往是名山大川、洞天福地!”

  緊接著,他摸出五陰袋,將心神沉入其中,指尖靈氣輕涌,旋即往里一抓,摸出一枚沉甸甸的銀錠來。

  “十兩、二十兩、三十兩......還剩五十一兩二錢銀子!”

  “這靑蚨錢,用著總歸是昧良心......”

  陸安平輕嘆了聲,將銀兩放入五陰袋,轉過頭,看著窗外漸漸放亮。

  如今是神鳳四年,正月初四,他來到夷陵郡城的第四天。

  為避免麻煩,他置辦了兩件嶄新的青布棉袍,又買了幾卷經(jīng)義,還有一副黃竹書篋,扮作讀書人模樣,才挑了城北偏僻街巷中的客棧住下。

  由于姚化龍身亡,金蠶蠱變得消停不少,只是每日仍要噬咬一番,在上半夜間,與寒癥發(fā)作的子時相近。所幸有先天符圖化影,鬧出的動靜不大,沒有驚擾到客棧中人。

  他也因此調整作息,趁寒癥發(fā)作完畢開始吐納修行,一直到東方初白停止。

  ——拂曉前的幾個時辰,周遭最為安靜,而且靈氣精純,不似正午喧囂時那樣駁雜。

  當然,這幾日不斷吐納修行的原因之一,便是催動五陰袋造成的靈氣消耗。

  自打借先天符圖化影祭煉五陰袋后,他便每日練習收攝的手法,多次將體內靈氣消耗一空后,終于能運轉熟練——起碼不像初次取出銀錢那般生澀。

  甚至于,他借那道先天符圖化影,如祭煉五陰袋一般,將元青藤、度厄銅符、匕首、靑蚨錢、甚至青石卵挨個試了遍。

  當然,百獸幡這等邪物,他并不敢輕試。

  靑蚨錢反應最為明顯,他拿母錢輕點,子錢便嗖得飛出;那柄匕首反應稍差,在他認為能晃悠悠飛出時,咣當一聲戳在地上。

  至于元青藤、度厄銅符、還有那枚青石卵,則是如泥牛入海,沒有絲毫回應。

  “紫陽觀的陶老道說,尋常道派有三五件法寶便極為難得。”

  “如今有元青藤這件法寶,品階不知、卻內有洞天的五陰袋,百獸幡、靑蚨錢、甚至來歷不明的青石卵、還有那失了效用的度厄銅符......想來不遜色于一般修行人!”

  “甚至......還得了遁甲宗傳承!”

  腦海中念頭閃過,陸安平見天色大亮,便從五陰袋抽出殘卷《遁甲真經(jīng)》,走到桌前。

  略頓片刻,他又折回,將五芽真文也取出,隨后收好五陰袋。

  桌面光潔,黃竹書篋中整齊地防著幾卷經(jīng)義,他深吸口氣,神情莊重,翻開《遁甲真經(jīng)》。

  ......

  ......

  自打祖竅貫通,夢境中五千真文越發(fā)真切,宛若蝌蚪一般,在紅日中游動,又漸漸投入識海。

  更令他吃驚的時,醒來時回溯,所掌握的真文不再是幾十上百,而是千余,每日如此。

  ——這讓他恍惚以為先天符圖化影通了人性,知道他亟需解真文,故而夢中教誨。

  當然,這是不著邊際的臆想;但他也看出,這道先天符圖化影只怕妙用無窮,甚至隱約感覺當他境界提升時,會有更多驚喜。

  起碼目前,先天符圖化影讓他掌握了五千真文。

  仔細看來,真文也與尋常文字類似,只是換了另一種間架結構、另一種組織方式,細微處的語法有些不同。

  他自幼所學的文字是歷代讀書人所傳,通行于世;真文也是如此,不過只在方外修行界流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他偶爾見的、與尋常文字撰寫的《三洞篆》類似。

  對照下來,他不免生出疑問——真文不便書寫,似乎與修行沒有直接關系,便是尋常人也可識解,為什么方外道派秘而不宣?

  正一觀那些道童,便沒什么修行,也能通曉真文。

  他思考許久,猜測可能與符箓之道有些關系,卻又模糊不清,便將心思放在那卷《遁甲真經(jīng)》上——這也是他幾日來最重要的事情。

  《遁甲真經(jīng)》雖然殘缺,卻記載了他亟需的道法、以及其他瑣碎知識、法術等。

  遁甲宗祖師為申玄芝,為廣成子第七位嫡傳弟子,于兩千八百年前得道成仙,并在如今隴右道的留陵山開辟道統(tǒng)。

  薄薄的十幾頁中,前面記載道法修行,后面則是眾術,斑駁頁面上透出濃厚的滄桑感。

  道法修行只涵蓋前兩境,即鳳初與琴心境,并配有一副顏色泛黃的周身竅穴圖。

  陸安平曾聽隱先生講鳳初境修持便是通三田九竅、周身三百六十五竅穴,琴心境以采藥為主、沖廬結丹才大功告成。

  如今才知,每一境仍有上、中、下三個小境界,并且琴心境開始才有神通。

  比如身具資質,能借此身爐鼎溝通天地靈氣,便入鳳初下境,此境身體輕健,與世俗習武之人相近。

  待打通九竅,靈氣暢行周天,便至鳳初中境,而后便是水磨工夫,打通周身三百六十五處竅穴,靈氣磅礴、內宇生生不息,便入鳳初上境。

  周身竅穴貫通,再點通玄關,便至琴心境,這是修行的一大關隘。

  玄關一竅,在身內,有不在身內,自虛無中來,自虛無中生,無象可驗。

  所謂“一孔玄關最幽深,非腎非心非臍輪,膀肌谷道空勞力,脾胃泥丸莫搜尋”,此竅一開,百竅更進一步,全身八萬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節(jié)一齊爆開,百脈流暢,內丹仙道有望。

  點通玄關,便入琴心初境,以采藥為主,吐納靈氣轉為靈液,滋潤周身爐鼎,此步極耗功夫,圓滿后易筋洗髓,至琴心中境。

  此境以修煉上、中、下三丹田為主,即祖竅、絳宮、丹田三竅,祖竅藏神、絳宮藏氣、丹田藏精,也稱生宮,與世俗武功中先天真氣散于此竅不同。

  待三丹田和積如一,琴心三疊,便至琴心上境。

  琴心三疊道初成,修煉至此,才有驅物御器、神識外放的神通;陸安平也是看到此,才醒悟為何連一柄靈器匕首都無法驅動。

  ——至于五陰袋,也只是收取物品,并不能驅動,不似陶老道那紅皮葫蘆。

  琴心上境的修行,“回紫抱黃入丹田”,靈液漸長散入丹田,循環(huán)往復七次便可沖廬結丹,至騰云境。

  不止于此,道法部分還記載感知、打通各竅的技巧,靈氣運行的大小周天、甚至奇經(jīng)八脈、十二正經(jīng)等,看下來與徐風波先天真氣運行并不同。

  當然,陸安平也只是粗粗掌握,甚至靈氣未能完整運行周天;饒是如此,呼吸吐納的效率也提升了好幾成。

  至于后面記載的眾術,主要為五行遁法、丁甲神術、奇門三吉咒、九字真言、泥人偶、黃巾力士等,正是姚化龍所使的幾道法術。

  眾術之中,以雷法為首、次為遁法,五行遁法雖并非罕見,但遁甲宗所傳則融入些奇門遁甲,所謂“推六甲之陰而隱遁”,更為隱秘多變。

  他記得姚化龍?zhí)崞鸬篱T九藝的靈圖時,曾講過奇門遁甲也是源于先天易數(shù)的古來三式,這卷《遁甲真經(jīng)》也是只言片語,并未就奇門遁甲展開。

  丁甲神術便是遁甲宗所傳煉體之術,煉至大乘時,周身圓潤無礙、內外相濟,稱為“金庭玉柱”。

  他見過尹奇施展丁甲神術時恍如天神下凡,加上身具先天不足的寒癥、又被施下金蠶蠱,故而對此十分上心。

  奇門三吉咒、九字真言,有些類似符箓中的咒語,看描述又與陣法有些關聯(lián),尤其奇門三吉咒;九字真言則威力絕大,無所不辟,尹奇便正是借此破了百獸幡。

  黃巾力士與泥人偶,有些類似傀儡,只不過前者由催動土性元素生成,后者則采集黃土、以心血祭煉,效用更多,

  ——尹奇李代桃僵,便是用此從鎮(zhèn)獄符脫身。

  陸安平先是通讀一遍《遁甲真經(jīng)》,又細致研究感知與打通九竅技巧、以及靈氣周天線路,并與方才吐納時的體驗一一印證;而后又隨手翻翻五芽真文。

  做完這些,他將兩卷典籍收入五陰袋,旋即打了個哈欠,躺在榻上。

  日上三竿,街道的喧囂聲中,陸安平眼皮漸漸沉重,例行陷入黑甜的夢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