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山后渤海日出

第六章 第十一回 工具

山后渤海日出 可旁 2328 2020-01-18 12:08:56

  楚曠在青州也將度過第三個年頭。

  憑扎實的美術功底和顧師傅的悉心教導,他的進步飛快,加之彭之林和阿朱的支持,他不光木工活了的,單是各種各樣的工具和工具臺就發(fā)明上百種。

  很多工具是青州的伙計見都沒見過、想也想不到的,在楚曠從鐵匠那兒定做回來才發(fā)現大有用途。

  先是鋸,從大到小幾十只,形狀不同、鋸齒間距大小不同、手柄長短安裝位置不同、鋸條形狀不同,分著很多類。

  尤其是一種架子鋸,是把一個窄的鋸條固定在一個工字型木架上,一側是鋸條,一側是兩根鐵絲,鐵絲中間夾一小塊長條木板,旋轉木板,鐵絲可緊可松,以此調整鋸條的角度,巧妙極了。

  楚曠定制了特制的刨刀,把刨刀固定到一個長方木塊中間,兩邊帶上扶手,又快又省力,還可以調節(jié)深淺。

  刨刀大小形狀不同、扶手位置不同、松緊位置不同,分為幾類。有的刨子旁邊配好幾個刨刀,刨刀長短不同、刃部寬窄不同、刃峰位置不同,數量也要幾十只。

  顧師傅別說沒見過那么多種類的刨刀,他以前壓根就沒見過這種工具。即便是在長安,找平木材用的是錛,一般先用錛削平,再用刀刮,最后用砂石打磨。

  第三種是鑿子、鋼銼、錐子、剪刀和刀鏟,大小、形狀也要分幾十種。

  第四種是鉆,木頭長柄上繞著幾圈繩子,連著一個拉桿,木柄下面是鉆頭,按規(guī)制分十幾種。

  第五種是錘子、鉗子、鑷子,小鋼錘、大鐵錘、木頭錘、皮錘,各種形狀大小超出想象。

  第六種是鰾膠,各種動物鰾膠十幾種,植物膠十幾種,都是楚曠精心調配熬制的,每一種都貼著標簽。

  第七種是五金配件,鐵釘、銅活、合頁……分放在木箱里,占去一丈見方的空間。

  第八種也是最多最重要的一種是測量工具,皮尺、鋼尺、三角尺、圓弧模具,各色墨盒、墨線,畫墨伸縮鐵管或木管筆,圓規(guī)、碳棒。各色工作測量臺,夾、壓、按用具等等,獨立占去一個房間。

  第九種就是油、油漆和石蠟,也占去一個房間。

  楚曠一半憑記憶,一半憑需求不斷的豐富著他的工具。

  其實在楚曠看來自己用的是拙勁兒。他心里非常佩服顧師傅,師傅僅憑斧子、斤、錛、鑿子簡單的四種傳統(tǒng)工具做出的家具勻凈、舒暢,有一種明快的美感,宛若天成。隨和可人的弧度,不論是觸覺還是視覺都非常愜意,有一種詩的情趣。

  顧師傅雖然不曾習過書畫,但是制作時的每一步無不投入藝術考量,這大約就是常年技藝的積累吧。

  顧師傅仔細查驗楚曠做得條案,不禁贊嘆他不光有倚重工具的匠氣,更有藝術造詣,這一點顧師傅都自愧不如。

  年底,顧師傅告訴楚曠他可以出師了。

  楚曠感激地拜過師傅,感謝師傅半放任試的教導。

  近日楚曠正被另外的事情擔憂:原本木枋的家具在河北道享有盛名,幽州甚至營洲幾個大戶都來訂貨。這幾年,遼東戰(zhàn)事吃緊,訂貨銳減,木匠師傅都被征調到軍中,木枋家具生意慘淡,一年都拿不到幾單生意。

  楚曠想只他和顧師傅兩個人一年能做多少家具呢?做出來的家具,維持原價賣不出去;降價出售抵不上人工成本。

  彭之林也為此發(fā)愁,他想盡辦法,但是沒有一班技藝高超的師傅,做不出家具,也都白忙。

  元日剛過,彭之林就從江南趕回來,跟約好的木匠們見面。

  當地一共來了九個人,安排他們住下后,彭之林讓他們每人打件家具出來,待甄別技術高低后,選擇錄用。

  半月有余,每人交來一件家具,彭之林滿懷希望去看了看,又滿懷失望地想要放棄。

  楚曠鼓起勇氣說道:“叔叔,新來的木匠也不是一無所長,有的卯榫做的好,有的開板開的好,有的油漆甚至超過顧師傅。我有個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

  “什么主意,你先說說看?!?p>  “叔叔可以各取所長,讓他們分工合作。由顧師傅來定樣子,我來畫圖,把一件家具分成幾個部分,讓開板好的開板,卯榫做的好的做卯榫,油漆技術好的最后上漆。下家檢驗上家的活,不合格就不能收,否則中間出現差錯就揪出上下兩家的責任。讓木工棚里的伙計也按個人所長分給各個師傅打下手,我想這樣應該也能做出像樣的家具?!?p>  “可行嗎?”

  “木匠師傅幾乎都靠眼力,很少用工具測量,只要讓他們統(tǒng)一使用標準工具,圖紙畫的清楚,尺寸標的清楚,每一個人只負責一部分,對他們來說會很容易?!?p>  “好,這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我們先試試看?!?p>  彭之林思想活絡,愿意嘗試,顧師傅卻斷然拒絕。

  “自古匠人都有絕活,只能意會言傳、師傅帶徒弟,不能落到紙上。我收彭曠這個小徒弟可以,讓我一步步教其他的師傅,怎么可能呢?”

  他聲嚴厲色,彭之林和楚曠知道沒有希望。

  但是彭之林越想越覺得楚曠的想法除了過不了顧師傅這關,其余部分都太符合他的需要了。他琢磨了一晚,第二天找到楚曠。

  “曠兒,你的圖畫我是見過的,風格頗具皇家風范。不管你的師傅是誰,畢竟你從長安來,見過和聽過的比青州的師傅多。先就由你來畫一兩件家具,我審稿子,如果可以,就讓那些師傅們開板做一做,先往幽州走一批。實在不行便宜賣給平民百姓,我也就死心塌守著木材這點微利活著了?!?p>  在長安和洛陽時,楚曠最擅長、最喜歡就是箱柜。他把他在宮里見到的樣子加上自己的想法,畫出一套圖紙交給彭之林。

  彭之林打開稿子,不禁拍案叫絕---木匠一般都只有手藝,沒有文化,而楚浩的圖紙稿件,藝術和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同樣是京城大而厚重的繁華樣式,楚浩設計的內斂、低調,雖然舍棄了繁雜的雕刻,但是精致的銅活配件不僅是裝飾,還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實用不失藝術。

  “好,就用你的圖紙,每件做三十套,發(fā)往長安?!?p>  “我想再做一套小尺寸的,長安寸土寸金,大臣們的規(guī)制跟皇家不能比。”

  “嗯,好的,小尺寸同樣每件三十套。”

  六十多套家具的工本非??捎^,單是銅活就耗資巨大,可見彭之林對楚曠的信任,所以楚曠對每一個尺寸、細節(jié)、步驟都很認真給出具體數據,再分給不同的師傅起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