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祖父的學(xué)問
1.
寫完了前面兩章回頭看了看,覺得自己有點厚此薄彼,前兩章寫的都是祖母的手藝和廚藝,似乎忽略了祖父這一面,所以決定拿出兩章也專門寫寫我的祖父。說道祖父的長處,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祖父的學(xué)問。
祖父是那個年代典型的知識分子,正經(jīng)的大學(xué)學(xué)歷,要知道那個年代的大學(xué),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也并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能力和條件供子女讀書讀到大學(xué)的。從這一點來看,我的太爺爺不僅僅十分注重教育,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也是相當(dāng)不錯的。祖父兄弟兩人,還有一位兄長,也就是我的大爺爺了。每每我們贊美祖父的學(xué)問和書法,祖父總是搖搖頭,我不行,還是我哥哥那筆字兒更好些。我和大爺爺素未謀面,但是聽到爺爺這樣說,我便對大爺爺生出很多好奇,不知道連祖父都大加贊賞的這位兄長,又是怎樣的神仙人物。
祖父那個年代的人,倘若家里的管教嚴(yán)格一些,都是讀私塾的,祖父也不例外。他和大爺爺都是讀了私塾,又進(jìn)了學(xué)堂的,因而寫的一筆好字,稱得上滿腹經(jīng)綸。私塾教育都是從背四書五經(jīng)和寫大字開始的,因而祖父的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都極好,可惜了這筆好字,父親那一輩卻無人傳承。我這一輩,我的字兒還算湊合吧,但是也就是硬筆的功夫,毛筆的筆桿子是無論如何也提不起來了,長大之后我曾想過把軟筆書法練一練,但是總不持久,慢慢的也就放棄了。
祖父有每天記日記的習(xí)慣,他有一個書架,向來是我極其向往的存在。這個書架分為三層,最上層是推拉玻璃門的柜子,里面放滿了書籍,中間一層,平時看起來是一個擋板,但是當(dāng)你把擋板從上自下拉下來,它就變成了一個書桌,肚堂里仍舊是兩排書架,堆滿了書籍,最下面一層,是一個對開門的柜子,打開之后,仍舊放滿了書。祖父的書又多又雜,有的嶄新,有的卻已經(jīng)翻爛了,家里最多的書就是祖父的專業(yè)書,都是塑料輕工化工一類的資料和講義,全是大厚本子,上面還有很多標(biāo)著洋文。我上初中的時候曾經(jīng)試圖整理一下祖父的書架,最后還是放棄了,因為有些書我跟不知道是什么分類的,完全沒有方向,只能作罷。
祖父身體硬朗的時候,每一天都會抽出一小段時間,把書桌打開,端正的坐在書桌前,拿出日記本,在上面仔細(xì)的做著記錄。這個過程非常有儀式感,也讓我十分惦記,總是巴不得能夠使用一次這張神圣的書桌。大約到了上初中的時候,我寒暑假回去祖母家,祖父會每天上午在我做作業(yè)之前把這張書桌給我布置好,讓我坐過去。我于是心里抑制不住的喜悅,能夠使用這張書桌,證明在祖父看來,我長大了,知識學(xué)問進(jìn)益了,也終于配得上使用這架書桌了。
祖父過世之后,父親把祖父的幾本日記收了起來,我們偶爾還會拿出來翻看翻看,十分好奇,祖父的日記都記了一些什么。祖父的日記在我看來,是真正稱得上是日記的,里面的信息包羅萬象,各種生活的瑣事,還有對于很多事情的見解,都被祖父寫在了日記之中。有讀書筆記,有自己偶有感悟?qū)懙碾S筆,有柴米油鹽的日常記賬,也有子女上學(xué)工作需要準(zhǔn)備哪些證件,做個草草記錄避免遺漏。我是很欽佩祖父那一代人的,他們身上都有一種韌性,往往做一件事兒,一堅持就是很多年。
2.
祖父的日記具有看點,除了內(nèi)容,更吸引我的還是上面雋秀的字跡,字體書寫排列整齊,有的重點之處還會做出特別的標(biāo)注,寫了讀書筆記和隨筆,還會把標(biāo)題仔細(xì)的做上花邊,聊作裝飾。從前上學(xué)的時候,每逢假期必有一項作業(yè)叫做讀書筆記,看了祖父的讀書筆記,我實在自嘆不如。無人要求,無人觀賞,僅憑著自己的喜好去堅持,就能把讀書筆記做的這樣精致,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事情。祖父的硬筆書法,還有一個更為具體的體現(xiàn)。祖父很喜歡看古書,家中有一本白話的《水滸傳》,因為年代久遠(yuǎn),封皮掉了。祖父自己包了一層書皮,然后自己在封皮上寫了《水滸傳》三個字,然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那書名是祖父自己寫上去的,我一直以為,那就是這本書原本的封皮,因而祖父的書法造詣可見一斑。
除開硬筆書法,毛筆字才是祖父最拿手的,一到了春節(jié)之際,祖父必會買來紅紙,自己裁剪,然后書寫對聯(lián)和福字,時間久了,一傳十,十傳百,住在附近的鄰里都會在春節(jié)前拎著紅紙上門求字,家中迎來送往,絡(luò)繹不絕。
我開始學(xué)寫字的時候,母親曾嚷求祖父教我寫毛筆字,被祖父婉言拒絕了,祖父說,小姑娘,手腕子沒有力氣,練大字太苦了,我教她好好寫硬筆吧,大字不必非得練的。祖父倒并不是想要藏私,只是回想起自己學(xué)寫大字的過程,過于艱苦,不忍心讓我也吃那樣的苦頭,是對自己小孫女的心疼和愛護(hù)。我對自己的硬筆字還是頗為得意的,雖然不說能寫出什么大家的字體吧,總還有些行楷的樣子,也算是沒有辜負(fù)了祖父的一番栽培。祖父生病之后,有很長一段時間臥病在床,他曾有些后悔的說,當(dāng)初若是我教孫女寫大字,現(xiàn)在只怕也練成了。于是不管是我和弟弟,還是爸爸姑姑和叔叔,我們一家子沒有誰繼承了祖父的那筆書法,如今惦念起來,也只能把祖父從前的筆跡拿出來看看,聊表慰藉。
只不過有一點十分的可惜,祖父過世之后我們尋遍了家里的各個角落,也沒能找到一幅軟筆的筆跡,就連往年過春節(jié)寫的對聯(lián)和福字也都沒留下,因此祖父的毛筆字的筆跡便就這樣失去了蹤跡。縱使祖父不是什么書法大家,但是作為家人,總還是覺得沒有了這份念想,實在有些可惜了。
3.
祖父還有一項能耐很值得稱道,就是外語。在那個年代,會外語的人,真的不多,祖父作為一名從事塑料制品行業(yè)的技術(shù)人員,經(jīng)常會帶回來許多資料。這些資料有的是俄語的,有的是日語的,有的是英語的,當(dāng)時我還小,看到這些資料也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現(xiàn)在想想,覺得祖父很是厲害,竟然能夠看得懂那么多不同國家不同文字的化工資料。
我也曾看見過祖父查字典,他戴著老花鏡,小心翼翼的翻查著外語字典,然后再把翻譯好的文字標(biāo)注在資料旁邊,不過這都是他未退休時候做的工作,退休之后他便不怎么翻看外文書籍了,或許和塑料打了一輩子交道,到老了的時候,祖父也想做做自己喜歡的事兒。
我稍稍長大一點的時候,曾經(jīng)和祖父探討過這個問題,為何祖父給我上課,只教授數(shù)學(xué)和語文卻沒有教我英語。祖父笑著搖頭,“不行的,我那個都是啞巴外語,會的雖然多,也只是看得懂卻讀不出,若是教你,只怕就把你帶歪了,還是學(xué)校里老師講的正宗些?!辈坏貌怀姓J(rèn),祖父在教育上很有一套,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對我這個孫女的教導(dǎo)上,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和量力而為了。
寫日記,看報紙,祖父退休之后,似乎從未放棄過學(xué)習(xí)知識的機會,他學(xué)東西很快,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很強,研究種花種草,甚至還自己研究木匠和電工,繪制圖紙一類的書籍他也喜歡翻一翻。
我曾經(jīng)偷偷的想,倘若祖父現(xiàn)在仍然健在,我一定要教他使用手機,教他上網(wǎng),教他聊微信,他一定也會學(xué)的飛快的,我對他相當(dāng)有自信。我于是又想,倘若祖父也有微信,他會取個什么名字呢?有可能他的名字會很儒雅,比如某某居士,某某隱士什么的,也可能只是簡單的把《水滸傳》里自己最喜歡的人物綽號當(dāng)成了自己的網(wǎng)名,又或者大俗即大雅,給自己取一個“宅家一老漢”也說不準(zhǔn)。想著想著,我就笑了,反正無論他取什么網(wǎng)名都好,因為,他是我最親愛最可愛的爺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