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夫人是修道院的主要贊助者之一,修道院最大的幾棟建物,墻上銘文記錄她的慷慨善行跟畫像。
圖像中,梅根夫人帶著白色頭巾,上面有天使賜下祝福光環(huán)。
這樣的貴人身份足夠讓修道院副院長親自接見。
布蘭跟阿爾貝來此前,便先換上修道院的童裝,但還沒“剃發(fā)”,這舉動要由教士來。
穿過多道長廊跟院落,眾人進入一棟高級教士的獨立居所。正副院長的居所為于中心處,高處正是鐘樓所在。
周邊布置的十分簡潔雅致,除了樓層寬闊,細長石柱跟繁密植物外,沒什么特別之處。
樓下門房緩緩打開,一位年輕教士出來引路,一樓的一間房間內,一位行動遲緩的老者坐等他們。
“富蘭克林”,這位老副院長的教名。
他的牙齒都已經掉光,皮膚老垂,雙目無神,有一眼視力已經嚴重退化,這是夜里博覽群書的后遺癥。
無論跟他從那一方面交談,最后定是以神學結尾。
現(xiàn)年七十歲,靠著資歷才熬到這個位子,他說話時口齒不清,總是把拉丁語跟帶有地方口音的意大利語交雜一起,口音極重,哪怕布蘭很認真聽,也沒完全聽懂。
不過用口說出的“世俗語言”往往會引發(fā)歧義,這時便要借助其他外物輔助,一位跟隨梅根夫人同行的管家,在夫人眼神下,拿出一口小黑盒,里面有一具隱隱發(fā)出亮光的純金十字架。
這樣虔誠的心意足可。
“以此敬獻修道院,信主得永世?!惫芗业椭^恭敬道。
“你的善行將被傳記。”富蘭克林也雙手展開,很虔誠的收下。
事實上,他真是極度勤勞且富含愛心的教士,他救助了上百位孤兒,善行還曾被前任教宗寫記在“宗座敕令”,通行諸地教會,是一位死后有可能“追勛”的教士,這是僅次于“封圣”的榮譽表彰。
“殘疾之人,曾蒙愛憐,身得痊愈,罪得赦免……”
分不清是哪里來詩歌圣音,透過縫隙窗口而入,使墻面上跟天花板的各種神圣人物畫,好像活了過來,那一雙雙眼珠正盯著自己。
習慣追逐金錢與權力的梅根夫人,并不喜歡這種太靠近神的地方,當然,要是她死后的靈魂能進入這種地方,肯定歡喜不已。
又交談幾句,梅根便要離去。
阿爾貝眼中含淚拉著祖母,但還是被強制松開,木門一開一關間,只留下兩位孩子跟副院長,還有一位正在抄寫經文的教士。
抄寫教士臉上沒有表情,他們禁絕情感,阿爾貝特別害怕這感覺。
副院長室不大,全都是書,八成書本封面都是拉丁文字寫成,布蘭眼光一掃,這些書都是經過時間長河洗禮,證明地位的必備款書籍。
布蘭神學曾受過西蒙的指導過,足夠應付這里的學業(yè)。
從A.E.1130年后,“大學”這種培養(yǎng)官吏的組織據(jù)點,從法蘭克帝國首都“巴黎”出現(xiàn)。
此前知識被教會掌控著,哪怕很多大貴族,終其一生,那雙手也只能寫出自己的名字跟教名。
許多貴族認為這夠了,他們是主人,會寫名字便能在羊皮文書上署名,發(fā)布法令,拿到臭烘烘的領民每年上繳的財富。
大學出現(xiàn)后,大量官僚非經教會而出,他們被王室貴族提拔,忠于王更勝于主,形成對教會及莊園領主的另類挑戰(zhàn)。
修道院也從此時開始擔負教育職能,培養(yǎng)更多世俗人才輔助教廷,此舉提到了部份識字率。
目前這座修道院內的學生共二十八人,有富商,貴族,騎士,甚至平民家庭。再加上布蘭跟阿爾貝,今日后將至三十人。
“叩叩?!?p> 隨著木門再一次開掩,一位曾是理發(fā)匠的中年修士拿著剪刀跟相關工具進入。
富蘭克林還沒開口,布蘭便先拉著阿爾貝跪下,并說出一了段贊美祈求賜福的句子。
“由衷贊美主……”
相關流程布蘭早就記清,他發(fā)出的圣歌聲音簡潔有力。臉上還帶虔誠表情,聲音大到差點破聲。
聰明的孩子總是討人喜歡,富蘭克林聽完,還回念一段字句賜福兩個孩童,并伸手摸了摸布蘭頭頂,給予長者祝福。
接著兩人被帶離副院長室,到了修道院院中的一處人工湖面,湖面清澈,于此行“剪發(fā)禮”。
鋒利的銀剪刀一閃一閃,發(fā)絲盡散,象征“煩惱”與“欲望”離身。
剪發(fā)禮完后,會再澆灌圣水洗身等等數(shù)道手序。
剪發(fā)禮起源于“羅馬帝國時代”,這是當時奴隸的發(fā)型,本用以避免奴隸逃跑,后來無意間成為修士頭型,代表自愿成為“神仆”。
剪發(fā)禮只在男修士身上實施,女修士則只“披著頭巾蓋頭”即可,同時男女不共處。
早期是不分性別合居的,甚至普通教士也能“婚配生子”,但隨著時代變遷,戒律增多,如今已不能如此,但真有困難時,可互相短暫供給食宿,幫忙異性修士。
光明教的教士頭經過演化留有幾種,布蘭跟阿爾貝將被剪施的頭型叫“圣彼得頭”。
這是某任教宗傳下來的發(fā)行。
此頭發(fā)形態(tài)為“地中?!?,鬢角不留,后發(fā)推高,再戴著木制十字架形態(tài)示人。
圣彼得頭常見于意大利半島跟羅馬教廷,還有地中海沿岸的教士身上。
要是在遙遠北境--英倫三島的別稱,那就留“圣喬治頭”。
此頭留有鬢角,后發(fā)也不推高,圣喬治是貴族出身,曾在愛爾蘭地區(qū)“屠滅惡龍”,所以也同布蘭高祖父那般,都有“屠龍者”稱號。
受屠龍者影響,英倫地區(qū)的教士,現(xiàn)今對于“武術”還列為必修課。
他們同西歐伊比利亞半島,奉信苦行,生活節(jié)儉的“圣伯哥騎士團”,常被拿來比較。
教士中最善騎馬者(英倫教士),
騎士中最會念經者(圣伯哥騎士團)。
現(xiàn)今存世的騎士團不少,無法繼承家業(yè)的小騎士家庭男性,做夢都想進入以下四種騎士團。
圣伯哥騎士(伊比利亞),
醫(yī)院騎士(意大利),
圣殿騎士(意大利),
利沃尼亞騎士(巴伐利亞),
他們合稱光明世界四大騎士團,拱衛(wèi)圣十字榮耀。
弱勢的教宗,要看樞機會議臉色,膽小的君主則會被權臣左右。
曾有貴族討論,光明世界最強大的存在,是何形式。
有貴族醉酒醉答,“握四大騎士團,稱羅馬皇帝,扶廢教宗,對外圣戰(zhàn)!”
巧合巧
希望大家踴躍發(fā)表本章說,手上有多的推薦票的話,能給作者投個一張,就十分感謝,順手給我點個收藏,那就更好了,祝書友新的一年里,事事順利。 并感謝之前的書友:天子笑愁更愁,連續(xù)幾天給本書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