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我真是巨俠

第34章 種田養(yǎng)殖一把抓

我真是巨俠 望斷書海 2076 2020-01-17 12:17:03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絕對不收回,持之以恒做好事這句話,周玉俠雖沒有明確說出來,只在心中暗暗下了決定,但他決不反悔。

  周玉俠施粥,可不僅僅施了一天,而是接連施了一個月,三十天后,施粥才停止下來。

  倒不是周玉俠不想繼續(xù),而是他手里沒錢了,這一個月,他花了足足十萬兩銀子。

  十萬兩銀子,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周玉俠把與“斷魂槍”寧無雙戰(zhàn)斗勝利贏的錢以及本金,還有從殺蠻幫取回的銀子,全部押上,還差了一些。

  十萬兩銀子掏出來,把剛剛發(fā)了一筆橫財?shù)脑苽b山莊,幾乎給掏空了。

  當(dāng)然,這十萬兩銀子,肯定不是花在施粥上,他是花在了買田買地上。

  以云俠山莊為中心,周玉俠砸下十萬兩銀子,買下了一大片的土地,瞬間升級成為了一個大地主。

  在貧民窟為窮苦人施粥,看到他們艱難和凄慘的生活狀態(tài)之時,周玉俠動了惻隱之心,決定行俠義之舉,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希望。

  經(jīng)過思考,周玉俠覺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畢竟,一直施粥也不是個事,除了能讓他們不餓死之外,再無其他作用。

  于是,周玉俠決定買田,然后再招收他們來當(dāng)?shù)钁?,收較低的租子,自然可以給他們活路。

  周玉俠這一手,可謂是一舉四得,第一,給了這些可憐的窮苦人一條活路,給了他們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第二,可以積累下一片家業(yè),數(shù)萬畝田地,并以之為基礎(chǔ),拓展出來的其他產(chǎn)業(yè),將會讓云俠山莊更加興旺發(fā)達(dá)。

  第三,會給云俠山莊帶來大量的人手,若再有像施粥這樣的行動,就不會缺人了。

  而且,人多了,基數(shù)大了,其中出人才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攤子大了,人才自然而然的急缺。

  第四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獲得大量的名望值。

  經(jīng)過施粥一事,周玉俠意外的發(fā)現(xiàn),事后,他所擁有的名望值大漲,這就更給了他動力,堅持在做好事和兼濟(jì)天下這條光明大道上,一路走到黑。

  “周大哥,你不僅德行高尚,無愧于‘云州大俠’的稱號,還是一等一的大善人啊。”

  看著眼前一片空曠的田地上,正帶著希望忙碌的上千名佃戶,沈三奇目露激動之色,對周玉俠鄭重的道:“周大哥,我敬佩你!”

  周玉俠淡淡一笑,平靜的說道:“沈兄弟,你言重了,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p>  “既得大俠的稱號,為百姓愛戴,就當(dāng)庇護(hù)萬民,造福一方。”

  “好,周大哥說得好?!?p>  沈三奇感慨的道:“何為大俠?這才是大俠,周大哥真是一言道出了大俠的精髓。”

  見沈三奇一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模樣,周玉俠笑著搖頭,說道:“我不認(rèn)為這是大俠的精髓。”

  “何為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心懷天下和蒼生,才是真正的大俠。”

  本來,周玉俠只是想在沈三奇面前小小的裝個比,可是說著說著,他自己倒有了一些感悟。

  闖蕩江湖,行俠仗義,鋤強(qiáng)扶弱,是不是俠義的行為,肯定是,但這只是小俠。

  為國為民,庇護(hù)天下和蒼生者,才是大俠。

  這一月以來,周玉俠在貧民窟施粥,買田地安排窮困潦倒之人,恰恰符合了為國為民中的為民一條。

  “怪不得最近名望值漲得這么快,原來我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周玉俠恍然大悟,沉吟起來。

  “我目前的名望值已經(jīng)不少了,俠士稱號都突破了豪俠,是時候閉關(guān)一次,讓實力來一次大幅度的提升了?!?p>  雖有了想法,但周玉俠也不是那么急不可耐,今天陪柳絲韻、沈三奇和衛(wèi)倩來看自家買的數(shù)萬畝田地,不好提前離開,做事要有始有終。

  衛(wèi)倩是活潑好動的性子,對什么都感興趣,對什么都很有好奇心,一來到田間地頭,就像撒了歡的兔子,這里看看,那里瞧瞧,還嘗試著親自開墾田地。

  當(dāng)然,她更多還是因為好玩。

  但讓周玉俠沒有想到的是,柳絲韻這個給他成熟、沉穩(wěn)、很有心機(jī)的印象的女子,竟能和衛(wèi)倩玩到一塊去,還玩的很開心。

  好在如今的周玉俠,不像前世一樣戴著厚厚的眼鏡,否則,眼鏡當(dāng)場就會摔倒地上,摔成八瓣。

  在大夏皇朝,銀子的購買力很不錯,也就是俗話說的比較值錢,但良田比銀子要更值錢。

  一畝良田,即使稍微普通一些的,只在平均線上的那種,也要價值十幾兩銀子。

  而一畝上好的良田,價格更貴,要價到幾十兩都不稀奇,往往還有價無市。

  周玉俠用十五萬兩銀子,買了數(shù)萬畝田地,這田地的質(zhì)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數(shù)萬畝田地之中,真正算得上良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都是荒山、荒地。

  買的田地夠多,地方倒是夠大了,但他第一批招收的千余名佃戶,肯定是不夠的,他們會先租種一部分的良田。

  至于剩下的田地,周玉俠都有規(guī)劃,良田用來種植主要的農(nóng)作物,荒地開墾出來一部分,種植一些耐旱、易生長的雜糧。

  用不完的荒地和荒山,他準(zhǔn)備用來搞養(yǎng)殖。

  周玉俠是一個肉食動物,堪稱無肉不歡,他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后,倒可以做到天天吃肉,但那是因為他有錢。

  他了解過,大夏皇朝的社會生產(chǎn)力低下,沒有大規(guī)模的養(yǎng)殖業(yè),肉食相對稀少,價格自然極貴。

  再加上這是一個高武的世界,練武蔚然成風(fēng),只要有條件的,沒有不練武的,而練武之人,自然少不了肉食。

  大夏皇朝練武之人眾多,無論豪門權(quán)貴、文武之家,還是武林勢力、獨行散人,只要有機(jī)會,少有人會放棄練武。

  這么多人練武,需要的肉食數(shù)量之巨大,可想而知。

  在沒有大規(guī)模養(yǎng)殖業(yè),生產(chǎn)力低下的這個年代,肉食那是供不應(yīng)求,堪稱天價了。

  正因為練武要吃肉,所以窮文富武這句話,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這么巨大的一片市場,周玉俠一眼就看中了,他決定開大夏皇朝大規(guī)模養(yǎng)殖業(yè)的先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