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養(yǎng)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也寫了一些讀書筆記。比如趙樹理的《孟祥英翻身》、羅家倫的《逝者如斯》、蔣勛的《孤獨十講》……
現(xiàn)在讀書,雖然很忙,但更多是自己有些懶惰了,不愿意做筆記,覺得浪費時間。事實上是我錯了,人的記憶時間有限,難免忘記,所以這個時候筆記的作用也就彰顯出來了??梢姽湃怂f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足夠受用。
而且,讀別人寫的書是讀實物之書,紙質(zhì)版,電子版。而與一個人用語言交流,那是在讀一本無形的書,要用心記、用耳聽,遇到一些妙語,那也需要用手寫下來。如果你愿意寫作的話,那將是一筆寶貴的創(chuàng)作素材與精神財富。
因此,讀書不僅要用眼、用腦,還要用手。
我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是受大學室友的影響。我的同學再超看書的時候,每當遇到好句或自己喜歡的話都會寫在積累本上,以防自己忘記。我看到他記錄后的效果,也慢慢去練習,也逐漸發(fā)現(xiàn)了記筆記的好處。
記筆記既可以把重要情節(jié)寫下來,還可以把自己的見解寫下來,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力和閱讀層次。感覺很開心,很盡興。而且這些筆記可以算得上是自己的閱讀成果,以此為依據(jù),不僅可以進一步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還可以加深自身對一部作品的綜合理解。
因此,讀書不僅僅用眼、用腦,更重要的還要用手記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