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更貼近儒家文化,總是以一種接近中庸思想的思維方式禁錮我們,教育我們不爭便是爭,遇到事情不要著急自己爭辯,公道自在人心。所以大多數(shù)時候為了讓別人說自己一句好,總是一副圣母婊的樣子。
可是有些事情,可能一輩子都過不去。但是有時候為了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我們自己偷偷忍耐,但是這就像火山噴發(fā)一樣,積聚的久了,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因為一件很小的小時而突然大爆發(fā)。
齊琪覺得在跟家人視頻電話這件事情上受了委屈,然后突然在內(nèi)心壓抑已久的不同的時刻發(fā)生的自己感到委屈的感受一下子向她襲來。
齊琪突然覺得,自己跟老公在一起之后,受到的委屈會比之前在自己原生家庭二十幾年受到的委屈都多。
還記得,兩家人第一次吃飯的時候,未來的公公在飯桌上面就一個勁兒的夸自己的兒子如何如何優(yōu)秀。
但是優(yōu)秀不優(yōu)秀的,也用不著一直自己夸贊自己的兒子啊。
這像極了老王賣瓜,自賣自夸。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從他開口說話的那一刻,大家就全都心里有數(shù)了。
這一頓飯下來,別人都沒有說話的余地,光聽男友爸爸一個人的單口相聲了。
可是這又不是賣兒子,至于這樣嗎?
好在齊琪的父母有文化,知道自己未來的姑爺不像他爸爸那樣,自己的閨女又很愛未來的女婿,所以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任何的不悅,也沒有在背后跟女兒說壞話,拆散他們,而是用更寬闊的胸懷,包容了餐桌上發(fā)生的一切。
可是本來這次見面是提親的,但是從始至終這么能言善道的未來公公卻是一句關于提親的事情都沒有提到,只是含糊其辭的說,有什么關于婚俗和婚禮的事情,讓兩個孩子給雙方父母傳話就行。
這之后也沒見他們主動提起來問女方這邊有什么婚俗之類的,只是會說,讓拍婚紗照時候去女方家庭所在的地方去找影樓,其實潛臺詞就是,你們愿意拍低擋的還是高檔的,我們也不發(fā)表意見,我們就不用出拍婚紗照的錢了。
至于訂婚宴之類的就只字不提,什么三金或者五金,彩禮之類的,也是只跟兒子說,你自己想辦法吧,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你姑姑之前結(jié)婚時候,三金和彩禮之類的什么都沒有。
拜托耶,現(xiàn)在時代不同了耶,又何必拿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的事情當作現(xiàn)在的例子。
其實如果真的沒錢出的話,也是能理解,但是總是這樣,話語上也得讓您過得去,金錢上也得讓您過的去,未免也太顯得女方上趕著了吧。
世間萬事,都要相互理解呀。
其實并不是說真的非得要這些世俗的東西,而是如果你明確表示會給,女方也會體諒對方家庭的不容易,大多數(shù)都不會要。
可是這種不僅不想出錢,還能把不出錢說的這么清新脫俗的,真的是讓女方感覺不到對女方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