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雄漢煌煌

第二十二章 祭祀(下)

雄漢煌煌 紫雪戀紅塵 5092 2020-02-08 15:38:08

  洗腦,咳咳培訓班依然熱火朝天的交流,一幫大男人突然發(fā)現(xiàn)似乎找到了知己,竟然有這么多人和自己有著差不多的經(jīng)歷,若是能夠再來幾壇酒就更好了,劉瀟當然不會給他們這種待遇!安頓好他們完成最初的熟識,劉瀟也開始引發(fā)式的講解華夏民族,畢竟四十人中總有人知道一點故事,比如劉瀟隨便問了句我們?nèi)A夏人從哪里來的,郭霸同學就興沖沖的說:“某小時候常聽祖父說道,我等先祖乃是女媧大神捏土造就?。 比缓蠓督y(tǒng)同學就更加篤定的說:“某曾看過一本名為《山海經(jīng)》的古籍其上確實記錄了,我華夏之族乃女媧大神所造!”眾人一臉崇拜的聽范統(tǒng)同學講故事!劉瀟就當一個引導者,努力把所有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主要是讓大家有一個歸屬感和認同感,大家都同屬華夏民族,擁有悠遠的光輝歷史!先祖披荊斬麻,人皇帶領部落走過重重苦難,華夏民族經(jīng)歷了三皇五帝,禹夏商周,由秦及漢!大漢高祖皇帝天命所歸,斬白蛇起義安定天下!是華夏民族之正統(tǒng),只有擁護正統(tǒng)才能夠讓民族更加輝煌?。t讓一眾人發(fā)表感言,大家都紛紛表示華夏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自己等愿誓死守護華夏??!劉瀟也不斷的點頭認可…

  傳銷第二步,找到共同的事業(yè)或者理想。

  ……………

  晚上劉瀟先去長秋殿給老太太問安,順道給老太太匯報了一下元始紙,自己今天對于明日祭祀流程的安排!老太太笑著撫著劉瀟的后腦勺感慨的說到:“好孫兒??!”晚上又被王嬿小妹砸拉去講故事了,小妹砸也很迷戀劉瀟,畢竟整個皇宮里能和她平心靜氣的說話的只有劉瀟,更何況劉瀟講的那個石猴子真的很吸引人吶~“猴子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卻說,唐太宗自經(jīng)歷了地府還魂一事之后,在長安城里延請玄奘法師以下的高僧一千二百余人,大辦“水陸法會”,以超度亡魂。期間,玄奘法師升壇講法,僧俗大眾,包括唐太宗君臣,都來聽講,可謂是盛況空前。

  不過,混在人群之中的觀音菩薩卻絲毫不給玄奘法師和太宗君臣面子,當眾打斷玄奘法師,并且“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么?

  這下子就有意思了,大家伙兒看到一個形象不堪、衣衫襤褸的疥癩和尚,竟然一句話把當朝第一高僧愣住了。當時聽講的眾人,恐怕大多數(shù)都以為,玄奘法師修養(yǎng)再好,總也會露出一絲不忿的表情來。沒想到,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臺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p>  “皇帝哥哥,然后呢,你繼續(xù)講

  ?。♂?,你怎么不說話了?”小王嬿搖著劉瀟的胳膊想繼續(xù)聽故事,但是劉瀟卻陷入了沉思…奇怪吧?當朝第一高僧玄奘法師,只因為瘋和尚的一句話,竟然從講壇上下來,并且躬身向其請教…而且最后玄奘還成功被化身為疥癩和尚的觀世音帶跑偏…這里面是因為什么呢?顯然觀世音抓住了唐僧的心理!“大乘佛法?。 ?,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作為大法師的玄奘明顯知道自己目前的佛家經(jīng)傳不過是九牛一毛,所以對所謂的“大乘佛法”更為向往!…

  心下一直惦記這事兒,劉瀟又繼續(xù)給小姑娘講故事,一眾宮女太監(jiān)還有魏樂都意猶未盡的聽著,但可惜王嬿睡著了,劉瀟便不講了,一眾宮女太監(jiān)也沒人有膽量來要求皇帝給他們講故事吖…給小姑娘鋪整好了床,但是小姑娘突然一個翻身就抱住了劉瀟的胳膊,嘴里還一個勁叫:“師父,有妖怪??!”劉瀟輕笑著劃拉了一下小姑娘的鼻尖…

  明日是祭祀,祭祀能帶給自己什么好處?劉瀟在心里快速的分析利弊,祭祀辦的好能夠增加自己的威望,穩(wěn)固自己正統(tǒng)的地位!要是辦不好,估計各種造謠惑眾,說自己不配的話都能刮起風暴來!那么如何才能辦好祭祀事宜呢…良久,劉瀟嘴角又勾起了邪魅的笑容!招呼魏樂附耳過來,只道如此如此這般讓魏樂去辦…

  夜總是黑的很快,月明星稀。北斗之上,原本暗淡紫薇星突然發(fā)出閃耀的光芒……

  安國公府內(nèi),名為致知的大殿內(nèi)燈火通明…王莽眉頭深皺,女婿甄豐也就是大司空詳細的向自己匯報了,皇帝當時的許諾!但是自己又拿捏不住小皇帝的意圖,皇帝難道真心想禪讓給自己?遙想自己這幾十年來,勤勤懇懇的營造出的忠良純孝仁德的美名…王莽撫須露出得意的笑容,只是小皇帝好像被宮中的那個老嫗叫去訓斥了一頓,這個老不死的枉費自己這么多年來對她的百般討好!!但是如果小皇帝如果愿意的話,你這個老不死的又能怎么辦呢??哈哈哈…只是皇帝貌似是說要解決天下生民之大事…“愛婿此次功不可沒,既然皇帝如此說了,那么我們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你和劉歆一同商量出個法子,要讓天下世人都知道這件事情,到時候……哼哼,寡人不會虧待你們的!”

  “諾,岳父大人”

  “諾,主公!”

  一夜靜悄悄,很多野心已經(jīng)一發(fā)不可收拾…

  劉瀟是在睡夢中被魏樂搖醒的,不過是寅卯相交的時刻,因為祭祀事宜劉瀟昨晚便叮囑魏樂早點叫醒自己,至于魏樂怎么醒來的,那就不關自己事兒了,拖著疲憊的身體劉瀟又堅定的帶著魏樂去武臺殿跑步,畢竟鍛煉身體不能懶惰,要堅持對吧?這可苦了一眾虎賁,羽林!昨日陛下來的時候是卯時三刻,結果讓很多人腰酸背痛,要知道負重二十圈啊………但是皇帝今天又來了。劉瀟看著虎賁,羽林又雞飛狗跳的集合,只管自顧自地跑步,衛(wèi)淵這次來的相當快,迅速的向劉瀟問安后,就組織羽林開始跑步了,這可大大的刺激了曹鈺,一陣罵娘的喊著虎賁要多加十圈…

  “小樂子,昨天安排你的事情辦的咋樣?”劉瀟跑夠三圈后低聲詢問!

  “陛下您放心,奴婢已經(jīng)找到了您說的那物件,并把它放在冕服袖袍的暗袋里?。〕伺?,沒人知道?。 蔽簶芬荒樣懞玫幕貜?,劉瀟捏捏魏樂的臉:“小樂子辦的不錯,回頭你去多跟著葛永多學學他是如何管教下面的人的?!蔽簶房迒手樅暗溃骸氨菹隆?p>  鍛煉完后一眾人迅速趕回椒房殿!宮中尚衣司已經(jīng)將祭祀一應服飾帶了過來!一眾宮女先伺候劉瀟沐浴,然后用艾草熏,所穿祭祀用的冕服又和上朝用的冕服大有不同,貼身著蒼白色褻衣,外包絳紅色軟袍,最外層包裹玄黑色的袞冕!最主要的是佩戴的冠不同,祭祀用的冠冕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后方,朱綠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為組纓。

  穿戴完畢,奉車都尉劉坤進來拜道:“陛下法架已經(jīng)備好陛下可以移駕!”劉瀟打量此人二十四五歲的樣子,竟和光祿勛劉琦有幾分神似,!忍不住問到:“不知你和光祿勛劉琦是什么關系?”“回稟陛下,光祿勛乃是家父??!”劉坤低聲回到!

  好嘛,原來是自家人給自己開車?咳咳駕車,不錯!走著…

  出了殿門,只見一架寶車,你看他,六渦輪增壓…全時四驅(qū)咳咳呸!六匹純白駿馬,拉著!細看去車輪皆朱班重牙,貳轂兩轄,金薄繆龍,為輿倚較,文虎伏軾,龍首銜軛,左右吉陽筩,鸞雀立衡,(木虡)文畫辀,羽蓋華蚤,建大旂,十有二斿,畫日月升龍,駕六馬,象鑣鏤钖,金方釳,插翟尾,朱兼樊纓,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氂牛尾為之,在左騑馬軛上,大如斗。好車??!后面還跟著兩個副車,但是都是四匹純白馬拉著,劉坤取下車架上小凳,攙扶著劉瀟上了法架!華蓋下劉瀟端坐,當正是把龍椅搬到了車上,不過里面裝飾更為齊全,有小案,一應各式糕點,劉瀟暗呼有心了,正好自己還沒有吃早餐!“出發(fā)吧!”

  “諾!”劉坤飛身上車坐在了劉瀟前面主駕駛的位置,六匹駿馬拉著緩慢行進!感覺不到絲毫的顛簸!

  朝中大小官員都在司馬門恭候皇帝的法架,因為是祭祀,三公、諸侯所穿戴用山龍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七章,皆備五采,大佩,赤舄絇履,以承大祭。百官執(zhí)事者,冠長冠,皆祗服。所有在職的官員和在長安的諸侯王都到了,朝臣和諸侯王分兩列而立,朝臣以大司馬新都侯安漢公王莽為首,諸侯以廣川王劉宮為首!

  卯時二刻,帝乘架過司馬門,百官跪賀!

   ps:漢代冠服制度

  漢代的冠是區(qū)分等級地位的基本標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方山冠、術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等16種以上,這些冠的形式,只能從漢代美術遺作中去探尋。

  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長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漢尺一尺合0.233米),寬七寸(合16.31厘米),前圓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內(nèi)用紅綠二色?;实勖峁谑迹蛋子裰?,三公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各以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戴冕冠時穿冕服,與蔽膝、佩綬各按等級配套。用織成料制作,由陳留襄邑的服官監(jiān)管生產(chǎn)。

  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后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形式與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木俑所戴鵲尾冠相似。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衣服,絳色褲襪。

  委貌冠,長七寸,高四寸,上小下大,形如復杯,以皂色絹制之,與玄端素裳相配。公卿諸侯、大夫于辟雍行大射禮時所服。執(zhí)事者戴白鹿皮所做的皮弁,形式相同,是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的發(fā)展。

  爵弁,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小后大,上用雀頭色之繒為之。與玄端素裳相配。祀天地五郊,明堂云翹樂舞人所服。爵弁也是周代爵弁的發(fā)展。

  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百官月正朝賀時,天子戴之。山述就是在顏題上加飾一塊山坡形金板,金板上飾浮雕蟬紋。

  遠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橫于前而無山述。諸王所戴,有五時服備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西漢時為四時服,春青、夏赤、秋黃、冬皂。

  高山冠,又稱側注冠,直豎無山述,中外官謁者仆射所服,原為齊王冠,秦滅齊,以之賜近臣謁者。

  進賢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梁即冠上的豎脊),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博士以下一梁。為文儒之冠。

  法冠,又稱獬(xie音械)豸(Zhi音質(zhì))冠,獬豸一角,能別曲直,故以其形為冠,執(zhí)法者所戴。楚王曾獲此獸,制成此冠,秦滅楚后賜執(zhí)法近臣,漢沿用為御史常服。

  武冠,又稱武弁(bian)大冠,諸武官所戴,中常侍加黃金珰(dang一種飾物)附蟬為紋,后飾貂尾,謂之趙惠文冠,秦滅趙以之賜近臣,金取剛強,百煉不耗,蟬居高飲清,口在掖下,貂內(nèi)到悍而外柔縟,漢貂用赤黑色,王莽用黃貂。

  《續(xù)漢書·輿服志》武官在外及近衛(wèi)武官戴鹖(he)冠,在冠上加雙鹖尾豎左右,“鹖者勇雉也,其斗對一,死乃止?!丙i是一種黑色的小型猛禽。亞細亞北方“斯克泰人”帽以及“高句麗人”的折鳳冠,形狀像弁,均插羽為飾。

  建華冠,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形似縷鹿,下輪大,上輪小,好像漢代盛絲的縷簏。又名鷸冠,可能以鷸(yu)羽為飾。祀天地五郊,明堂樂樂舞人所戴。

  方山冠,亦稱巧士冠,近似進賢冠和高山冠,用五彩縠(hu)為之,不常服,惟郊天時從人及鹵簿(儀仗)中用之。概為御用舞樂人所戴。

  術士冠,漢制前圓,吳制差池四重,與《三禮圖》所載相合。是司天官所戴,但東漢已不施用。

  卻非冠,制如長冠而下促,俗稱鵲尾冠。宮殿門吏、仆射所冠。

  卻敵冠,前高一寸,通長四寸,后高三寸,制如進賢冠,衛(wèi)士所戴。

  樊噲冠,廣九寸,高七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馬殿門衛(wèi)所戴。此冠取義鴻門宴時,樊噲聞項羽欲殺劉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頭上,闖入軍門立于劉邦身旁以保護劉邦,后創(chuàng)制此種冠式以名之,賜殿門衛(wèi)士所戴。漢服的基本款式大約有九類,在基本款式下又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方式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他與西服大不相同,與那些即使受到漢服影響而產(chǎn)生的韓服、和服等服飾也不同,足以體現(xiàn)華夏民族的特色。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組綬

  在袍服外要佩掛組綬,組是官印上的絳帶,綬是用彩絲織成的長條形飾物,蓋住裝印的鞶(pan革)囊或系于腹前及腰側,故稱印綬。以綬的顏色標示身份的高低。帝皇黃赤綬四彩,黃赤紺(青紫色)縹(淡青色),長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同。諸侯王赤綬四彩。赤黃縹紺,長二丈一尺,三百首。長公主,天子貴人同。公侯將軍金印紫綬二彩。紫白,長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九卿銀印青綬三彩,青白紅,長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千、六百石銅印墨綬三彩。四、三、二百石銅印黃綬。自青綬以上有三尺二寸長的縌與綬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ni)。紫綬以上可加玉環(huán)和鐍(鐍jue是有舌的固定帶子用的環(huán)狀物,類似扣帶)。這里的首是經(jīng)絲密度的單位,單根絲為一系,四系為一扶,五扶為一首,綬廣六寸,首多者絲細密,首少者粗。佩縌就是結綬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帶紐上結彩組,與綬相連。平時官員隨身攜帶官印,裝于腰間的鞶囊中,將綬帶垂于外邊,綬帶一端打雙結,一端垂于身后。商周綬帶的前面掛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其頸五寸的韨,春秋戰(zhàn)國時廢去韨佩,改為系縌,以方便行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