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面工白布茶月菊
《水煮面》
水煮面,算是本懶人
唯一會做、還做不好的面,
其實又怎么算自己會呢,
大多數(shù)還是鍋的功勞。
是的,我太懶了,對生活
好像確實一直少一種激情。
這首“詩”原本的名字其實是
《媽媽的水煮面》,畢竟呢,
像我這樣吃媽媽煮的面長大的孩子
應(yīng)該還有很多很多吧?
寫這樣一首“詩”,應(yīng)該會很有親切感,
但是,這首“詩”并非只寫媽媽。
抱歉,我真不知“詩”的標準是什么,
姑且厚臉皮的,把這樣的分段
稱之為“詩”吧。至少,
比下半身、**體啊,應(yīng)該好一些。
好了,回到正題——
同是水煮面,媽煮的永遠比我好吃,
這是為什么呢?我不想老掉牙的
說什么“是因為愛”之類的,
搞這些沒營養(yǎng)的說教,沒意義。
原因其實很現(xiàn)實很簡單,
她說因為她放了油,蔥花,所以香,
而我就真的就是清水煮了。
說到底,技術(shù)方面講,本人只管飽肚,
不注重細節(jié),但是并不是說容易滿足,
有好吃的還是會去吃,說白了還是懶。
從態(tài)度方面講,我覺得還是算了,
懶這事,真不是一次反省,就會好的。
想了想,這首“詩”,名字還不對,
還不如叫《懶,這一輩子》。
《工人》
夜深了,風起了,
秋雨不絕,任務(wù)不斷。
安全帽下的頭發(fā)早已濕透,
有汗水,也有雨水,
勞保鞋里的腳也早就麻木,
但不能停住還要保持勞作。
在疲憊中班車似乎遙遙無期,
時間也少了些捱下去的理由。
有時候想了想:這種寂寞的燃燒,
有什么意義呢?不會有人記得,
但是,當無數(shù)個這樣的人在夜晚,
默默的付出著,人民才會睡的香甜,
像一團團微光,最終匯聚成了太陽,
于是新的一天依然會給人踏實溫暖。
《留白》
最近生活有些壓抑,
好多朋友相繼離去,
世界安靜僅剩自己,
代表我的只有工筆。
所以用心將你勾勒,
留下我的傳世真跡,
我的漂泊不會停息,
我的思考不求意義。
大片留白孤單可惜,
許多醞釀未成落筆,
留下情誼讓你欣喜,
想要傾訴你已離去。
不想感傷或者生氣,
一場煙雨半字抽泣,
等待回答真的難熬,
自言自語即便很傻。
說好快樂所以給予,
這種風格不該苦澀,
想要了解你的心思,
是否為我有些牽掛,
為何在潑墨山水里,
才能領(lǐng)略你的真意?
《布鞋》
走咯,穿上運動鞋,
去外面跑一跑,
放著音樂感受陽光,
這是如今的生活。
布鞋呢,還有許多老物事,
似乎正在被慢慢遺忘。
潮流太快,可有些情愫,
我卻不愿很快的就放下。
閉上眼想一想,
那些在泥濘坎坷里,
穿著布鞋走過的日子,
和夜里母親的一針一線……
回憶很短,很暖,
怎舍得遺忘呢?
很慢,很純樸的歲月,
要用一生深情懷念。
走吧,時代更迭,
由不得什么選擇,
所以寫下詩的思索。
走吧,路還很長,
有一生一世那么長。
《茶啊,酒啊》
茶啊,老茶壺,
一看就有些年頭,
在姥爺家的木桌上,
記憶里總是冒著熱氣。
酒啊,酒葫蘆,
一看就很有故事,
在爺爺那煙卷味里,
大人說起他總愛夸張。
姥爺其實也不只會喝茶,
他也會扯段二胡,哼幾句,
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不說話。
爺爺確實是真的愛喝酒,
他會放羊,也會一些別的,
自我記憶里便沒有他的模樣。
兩位老人如今都相繼離開了,
我卻始終并沒有太過哀傷,
我覺得真的有一個地方,
他們倆人在那里嘮嗑,
關(guān)于喝酒還是喝茶之類,
或者一個拉二胡一個清嗓。
《月》
在大是大非面前,
我是沒有什么困惑的,
無非該與不該,做或不做,
真正困擾的反倒是些瑣事。
但瑣事終究是瑣事,被它困住,
一輩子就過去了,真不值得。
于是要在心里留點亮堂,
像月,它浪漫,溫暖,在黑夜里,
總能讓人感覺親切啊,愛啊,等等,
這才是當下缺乏的,而不是說教。
我可以吃著面包,喝著涼水,
把樓下的草木當做無窮風景,
也可以拿著手機,倒溯時間,
去追思一些從未見過的事情。
但我卻不愿繼續(xù)思考對錯,
也不想把時間用于無數(shù)辯論,
這些都是無用的,沒有答案的。
月會聆聽我,我的寂寞我的無言,
它會撫慰我,也會知曉我愛著誰,
它知道我已經(jīng)沒有了可傾訴的人,
于是扮演一個比戀人更知心的角色。
當然我沒有戀人,思念也沒有寄托,
如同月千年不變的寂寞,無情無言。
同時還有黑夜里不知何時入侵的夢,
但它會解剖我的靈魂,我像旁觀者
透過這扭曲的記憶看清自己的欲望,
盡管沒有任何意義最終都要消散。
月會告訴我,一個人可以什么都做,
但不要什么都寫,因為,紙張
它只屬于輕盈的詩意,承載不了
一顆心的需要,和太臟太重的紅塵。
《菊》
已等不到那個人了,
那個愛喝酒、寫詩的懶人,
他的淡泊、瀟灑,桃花源的夢,
世人也愛上,并且贊美;
可他也有失意,潦倒,
或許只有菊花才懂。
或許他不是第一個愛菊之人,
可自他之后,世人才開始去贊美,
這并不惹眼的秋野深黃。
不媚權(quán)貴,不折腰,隱者……
是后來留下的種種意象,
也讓菊成為文人的知己。
所以在千年之后,
菊花還在枯萎,卻不輕易凋謝,
仿佛在深切的懷念,像老朋友那般,
你為我斟酒,悼念,我為你絢爛。
再等一場秋風,送走所謂別愁,
即便天大地無涯,無處可去,
若他在世,也應(yīng)有感而發(fā)。
莫等人去,才采菊哀慟,
也莫等蒼老才知名利皆空;
世事多擾,悠然歸真,
本是浮塵,不求長壽,
只愿留著一份陳舊的祝福,
撫慰四季輪回中積累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