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徐邦定身后簡單參觀了一圈鳳凰市當地的通感分部后,茍小桐心里就一個想法:
“草,通感者的待遇是真的好啊。”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別看從外面打量上去3層高的小樓不算大,里面的內容要多豐富有多豐富。
一樓的部分,屬于非通感者的B級人員,大致與普通公務員相當,但盡管如此,他們的辦公環(huán)境配置依然非常之高。
炎黃國常規(guī)的公務員部門,有時候因為財政以及別的方面的原因,各類硬件還停留在十幾年前,舊桌子、木凳子老電腦的時代;
可是通感分部這里,哪怕是最低級的人員,都安排了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辦公桌椅套裝,今年新出的高配電腦及各類設備,空調、投影儀、飲水機等常用電器不用說,足夠寬敞的四人辦公室地面甚至還鋪的簇絨地毯!
這種環(huán)境可是與茍小桐印象里的政府公務部門完全不同!
二樓的部分,則主要是一些關于通感者測試、登記、組織方面的房間,比如先前徐邦定給兩人介紹時說的記錄信息,就會在此地進行。
不過因為還沒進入各個房間的緣故,茍小桐對其中情況并不了解,不過待會若是有了測試的機會,自然會看到里面的樣子。
至于最后的三樓,完全被劃歸為當地通感分部的A級人員,即通感者工作區(qū)域。
用工作來形容不太準確,畢竟總共24名常駐鳳城的通感者,除掉在軍區(qū)被保密了所有信息的4位之外,其他20名加入政府編制的通感者,平時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工作內容。
他們的主要任務,有點類似于在遇到緊急或棘手情況時,經過各方快速協(xié)調后接受調度,“出外勤”工作。
因此,大多數A級編制的通感者只是在3樓有一間專屬的辦公室,平時并不會前來。
按照徐邦定的說法,真正長期在這里值班的通感者,大概只有6個人循環(huán)的樣子。
……
經過一番介紹,茍小桐和白潔兩人跟著徐邦定來到他位于3樓的辦公室,內部的景象倒是出人意料地有些質樸。
用質樸來形容不太準確,總之這個房間里的裝修配置,從外表上來看與1樓那些B級工作人員的并沒有太大區(qū)別,還是那種中規(guī)中矩的辦公風。
“稍微坐坐,我跟負責測試的人聯(lián)系一下,待會你們兩個輪流去就好?!?p> 坐回到自己的辦公椅上,徐邦定沖兩人示意了下,隨即從桌面上撿起兩張紙遞給茍小桐跟旁邊的白潔。
“這里有些待會要測試的內容——放心,不難,即使遇到問題也不用擔心,并不是必須要通過,這些只是為了對你們的能力做一個評估?!?p> “因為平時很久也見不到新通感者,所以你們兩個可能需要排隊,嗯……女士優(yōu)先怎么樣?”
聽到徐邦定這樣說,茍小桐率先表態(tài):“妥,我沒問題?!?p> 小心地坐在旁邊的會客沙發(fā)上的白潔聞言也露出了一抹禮貌的微笑:“好的,謝謝徐叔叔,謝謝茍師兄?!?p> 茍小桐沒忍住默默翻了個白眼。
這位學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明顯是那種家教良好的乖乖女的形象,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太禮貌了。
像茍小桐這樣的平時跟其他朋友混在一起,基本三句不離陰陽怪氣,十句話內話題就能跑偏到奇怪的地方去。
跟這種似乎時時刻刻都在端著保持淑女氣質的女生待在一起呼吸同一片空氣,對他而言著實有點尷尬。
好在沒過多久,外面?zhèn)鱽淼那瞄T聲解救了茍小桐。
不管哪座城市的通感分部基本都處于人員過剩的狀態(tài),鳳凰市這邊也不例外,徐邦定給負責的B級工作人員打過內線電話后,對方很快便前來“領走”了白潔。
……
待得屋內只剩下茍小桐跟徐邦定兩人時,后者揉了揉手心,隨即朝茍小桐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茍小桐同學,我覺得我這里有些東西,你可能會比較感興趣。”
徐邦定說著從辦公桌右手邊的抽屜里取出了一份牛皮紙袋,看那鼓鼓囊囊的樣子就知道里面肯定有不少文件。
茍小桐遲疑了片刻,最終還是決定將其接過來。
他都來這了,眼下這情況也沒啥好抗拒的,反正只要死咬一條底線就是不說出董學和那家小店的事就行。
并不是說茍小桐他已經成為董學的死忠,恰恰相反,若是有機會能將那家古怪的店鋪的事情交給其他人處理,茍小桐絕對會毫不遲疑地甩鍋出去。
昨晚看到的那些東西,明顯是一個巨大的漩渦,里面不知道牽扯了多少糾紛,如果可能的話,茍小桐才不想摻和進去!
他選擇保密,單純只是因為他覺得……董學的神秘和強大程度,似乎比這些通感分部的人要厲害!
不管怎么樣,讓一名超過17歲的人憑空獲得通感能力,而且按照對方的意思還能且只能持續(xù)3天,這已經明顯超出了當代的科技水平!
好在徐邦定那邊似乎暫時沒有深究茍小桐通感能力來源的打算,目前只是將這份牛皮紙袋交給了他。
茍小桐小心地拆開紙袋的紐扣縫線,在取出里面的內容前,目光掃過牛皮紙面上書寫的內容:
“NTB調查報告其一”
“調查人:徐邦定”
紙袋里的東西的確不少,厚厚的幾十張A4打印紙,茍小桐低頭從最上面的第一張開始看起。
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就讓他的心中猛地一跳:
“關于2011年牛某某肇事逃逸后失蹤的結案報告”
心中若有所感的茍小桐大略地打量了下具體的內容,不出意外,正是他猜測的那樣:
大意是說,這樁發(fā)生在9年前的鳳凰市交通事故,主要責任在一名牛姓的中年男子身上,對方深夜架駛超重載貨卡車進入市區(qū),在穿過某丁字路口時與另外一輛轎車發(fā)生碰撞,造成一死兩傷的嚴重后果。
這樁交通肇事案件最大的疑點在于,牛姓男子在事發(fā)后選擇帶傷逃離現(xiàn)場,根據監(jiān)控記錄追蹤,對方最終逃回家中且此后從未離開。
但當交警及執(zhí)法部門次日上門時,卻發(fā)現(xiàn)牛姓男子家中已是人去樓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