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阿彌陀佛”小沙彌
離無名觀不遠處的山上有個大佛寺,不知道是因為那座山上有天然的大石佛,還是因為建寺的材料用的是大石佛,總之都是跟天然形成的大石頭佛有關,所以叫大佛寺。
大佛寺的住持叫清執(zhí),意思是清掃執(zhí)念。
方丈也是個胡子花白走路掉渣的老頭兒,天天除了打坐參禪,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喂魚。
直到有個竹筐在山門外面嗷嗷哭。
“誰家孩子扔這兒了?”喊兩句沒人答應,小和尚就得把孩子往回抱。
就算是太平時期,也總還有人窮得賣兒賣女,好一點的家庭也是實在養(yǎng)不起了就往廟里送。這年頭,當和尚好像成為最后的退路了。
沒人知道艱難困苦,就好像所有人都以為自己水深火熱。有錢的覺得錢少了是災難,沒錢的覺得更窮是痛苦。殘疾的想要好身子,做工的想要當掌柜,太子都想做皇上,皇上都想成神仙。
這個世界上,好像只有小和尚和傻子比較開心,前者是甩手掌柜,后者是迫不得已。
小竹筐被放在禪房角落,那年正值干旱,方丈給他起了俗名叫傳雨,法號明真。
小明真出息得很,三歲識千字,五歲背佛經(jīng),七歲就讓打發(fā)到鐘樓敲鐘。所謂“當一天和尚送一天終”,明真才敲了幾天鐘,山腳下的棺材鋪都翻新了。
“師父,為什么沒有香客來呢?”小和尚一邊掃地一邊問方丈。
“愛來不來,”方丈捋一捋胡子,丟給他本《金剛經(jīng)》,一臉正經(jīng),“你管他那個去了?!?p> “我們這是修行嗎?”
“你哪那么些說的,掃地去?!?p> 方丈過于嚴厲,明真沒得話說,只能使勁念經(jīng)。
等到寺廟翻了新,明真已經(jīng)成了知客。因為對經(jīng)文的理解比別人更到位,他是最接近神仙圣人的,除了不會算命,其他的也都一般。
不過作為知客,還是十分讓人無感的,寺院里知客也不少。二十歲的明真披著小紅袈裟手捻佛珠,生活的重心除了幫別人許愿,就是給眾生解惑,這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志愿者。
“大師,人生是一直這么痛苦嗎?”
“是,”明真手里忙著寫符沒空抬頭,一揮手,“下一個?!?p> “大師,您說今年我能發(fā)財嗎?”
“能?!?p> “真的?能發(fā)多少?”
“富可敵國,等死了我燒給你。下一個?!?p> “大師,您說人怎么才能快樂呢?”
“死去,下一個。”
“大師,您說奴家何時能遇如意郎君呢?”
明真寫符的手停了一下,抬頭,紙都差點兒戳穿,“等死吧,下一個。”
“大師,‘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要你目光放遠?!?p> “然后呢?”
“萬事皆悲?!?p> 相比那些看起來是騙錢實際上也是騙錢的和尚機構(gòu),明真反而顯得更真誠,誰也沒想到,他因為“面無表情”和“不說人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