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越來越嚴重,他接到報告,說是自己錦鄉(xiāng)紡莊的管事余老病倒了。
余老是父親手下的一員得力管事,后來被父親派給自己幫助管理錦鄉(xiāng)紡莊。
余老兢兢業(yè)業(yè)幾十載,跟隨他們從未出過大的差錯,由其是跟隨姬旬這幾年來更是辛勞,凡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從未有過一聲怨言。
姬旬當(dāng)天便去了余老家看望,當(dāng)然,他也是做足了防護措施。
他帶著衛(wèi)伶與幾個侍衛(wèi)到了那之后,看到余老一家防護做得皆是不夠好,于是不得不重新教他們應(yīng)做的防護措施,又立即讓人把余老放到偏院隔離開來,讓跟來的疾醫(yī)給他細心的診治。
回來之時,他也看到有些鄉(xiāng)民的防范意識還不夠,就在他來看余老之時,竟有幾個好事的人遠遠地圍觀看熱鬧,在余老家門外直晃悠。
他有些氣痛地訓(xùn)戒他們,讓他們老老實實在家呆著,別再到有事沒事到外面透風(fēng)了。
可就在他還沒回到家之前的路上,一小廝就匆匆跑來報告,說是東巷染坊里也有發(fā)生了好幾起瘟疫。
這是件很遭糕的事,東巷染坊是姬旬自己出資才興辦不久的,他是費盡了自己的積蓄,發(fā)了很多功夫才興辦好的,本打算兩年之內(nèi)便可回本的。
如果因為疫情的原因,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損失,那么姬旬的一些打算肯定又得延后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請來的染匠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有經(jīng)驗的老人,如果這些人有什么差池,姬旬覺得愧對于當(dāng)初對他們的承諾。
姬旬來不及趕回家,便又匆匆往東巷而去。
沒想到這疫情一來,就如猛虎撲食一樣,不放過任何人。
染坊里幾個年老的染匠,還有個廚娘都病倒了。
姬旬又急急命疾醫(yī)為他們疹治,再將這些人隔離開來,并且將與他們有接觸的人也分開而來隔離了。
又派人到各家去送信,免得他們家人牽掛。
一切做清楚之后,他才將將歇了一口氣,就聽得有人報告說,其中有一個隔離了的人竟然逃跑了。
這可不是件小事,因為這人是老染匠的徒弟萬銀,平時總是在一起的,這萬一也染了病還沒有暴發(fā)出來,逃跑之后傳染給別的人可是件非??植赖氖虑?。
姬旬分析他這次逃跑,估計一個原因是因為害怕,另一個原因,可能也是害怕家中還有兩個沒娘的小孩沒有照顧吧。
他自己不知道,雖然現(xiàn)在自己很正常,沒有什么癥狀表現(xiàn)出來染了病,可是并不排除他沒有染病。
要是萬一他發(fā)作了,既而將病傳染給了家人,這可怎么得了。
姬旬恨鐵不成鋼的同時,立馬又派人去捉拿萬銀。
這捉拿萬銀的事兒,竟生生被他們變成了捉拿劫匪一樣難。
等大家追到他家里時,此時他們家已人去屋空了。
大家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只得回去如實秉報了姬旬。
姬旬真正被這人給氣炸了,這好好的呆這里,如果有病就可以幫他醫(yī)治了,如果沒有病也不用擔(dān)心家里啊,他自會幫他們處理好一切。
可見這些才新來的人并不信任這個新的主家,也可想而知,他們以前的主家確實是真的不好,不然也不會引起萬銀的擔(dān)憂,繼而逃跑。
姬旬想著萬銀帶著兩小孩必然走不了多遠,肯定躲在附近的村莊。
為了查到萬銀的逃跑地方,他又詢問多人,卻始終無一點消息。
這時候他在染坊出了個通知,說是知情人報告之后能捉到萬銀的,獎勵三個月月銀,并且保證不會對萬銀有什么懲罰,只是為了找萬銀把病情治好。
這時候一婢女小心翼翼地前來秉告,說是也許能在離這不遠的山中的一個廢廟里尋到他。
這婢女平時與萬銀關(guān)系比較好,聽萬銀說過有時候在外采野菜時落腳那廢廟,今天猜想他是不是會躲那兒去了。
姬旬立馬親自帶人去尋,果然在那廢廟里尋到了他們一家三口。
這萬銀竟然哭著喊著不愿意回去,說是自己沒病,那兩小兒也跟著啼哭不止。
待他們哭了一陣之后,姬旬才慢慢跟萬銀說著道理,并且保證只要萬銀好好在染房隔離,他定會善待兩小兒。
可如今萬銀跟兩小兒一起很長時間了,所以兩小兒也得一并隔離了。
但姬旬向他保證,只要他按規(guī)矩行事,必不會讓他們餓著,凍著。
這時候萬銀才后悔起來,他也想到,萬一自己有病,這不是害了自己的孩兒么。
當(dāng)初他一激動就跑了回來,不就是怕自己的孩兒餓著,凍著么,他從來沒想到自己的主家會是這么有善心的人。
萬銀以前碰到過很多主家,有些黑心的主家,讓他做牛做馬,只想著壓榨著他的勞力,從來不會考慮他家里的事情。
之前萬銀左思右想,是害怕萬一自己在染坊隔離后,自己的兩個孩兒沒人照顧,會餓死。
如今看著自己的主家卻是這么個有良心的,他不禁后悔自己的沖動,這萬一自己的孩兒也染了病,這可咋辦。
他如今家里也是一貧如洗,這萬一全家都染病了,這主家會不會幫他們治病啊。
姬旬看出了他的想法,很是爽快地答應(yīng)了他,如若染病,他們?nèi)业馁M用,姬旬都幫他們包了。
并且姬旬還當(dāng)眾許諾,只要是姬家家仆染疫,費用他都包了,前提是必須聽從指揮。
主家如此大方,不僅令萬良驚訝不已,而且令跟隨著的一眾婢女仆從,一個個都感動不已,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個個精神十足,恭謹?shù)芈爮姆愿馈?p> 萬銀感動萬分,拜倒在地,稱愿意一生一世跟隨主家,聽?wèi){驅(qū)使。
姬旬想不到的是,自己這一善舉卻在仆從之中傳開來,以至于越傳越遠,他儼然成了一個樂善好施的大東家了。
以至于后來很多有技藝的染匠與織婦都投奔而來,沖著的就是姬旬這好名聲來的。
這也為姬旬日后在絲織品上,不用借助家族之力能夠獨撐一面,起到了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