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沿著“紅塵正道”往前走了沒幾步,就到了第一個岔口,向左分岔出去一座廊橋。他停下腳步看看,岔出去的橋能看到大約兩丈多長,更遠處就隱沒在了云霧中。而就在距離他七八尺遠處,地上扔著個十兩銀錠。
雖然知道這銀錠是幻象,但他怎么看也沒看出破綻來,不由得好奇起來,就往岔道上走去。剛走出兩步,被人從身后拉住衣服,扭頭一看,是那個圓餅?zāi)樕倌辍?p> 少年低垂著頭盯著腳下的“紅塵正道”,目不斜視,輕聲道:“這位公子,不管看到什么,肯定是幻象,別上當(dāng),順著正道走?!?p> 張恪道:“我明白,我就是奇怪怎么能變得那么真,居然看不出一點破綻來,所以過去看看,看完就回來。要是真的十兩銀子,我反倒懶得撿了?!?p> 少年松開了手:“那我先走了,你自己多留心,剛才謝謝你?!?p> 說完就順著“紅塵正道”往前走了,依然低垂著頭、死死盯著腳下,眼角余光都不往兩側(cè)掃一下。
張恪走到那錠銀子旁,依然看不出什么問題來,干脆蹲下去,撿起銀錠掂了掂、捏了捏,又掏出一個十兩銀錠,把兩個放在一起比較,可除了新舊、磨損有所差別,依然看不出什么破綻。
心里不禁暗暗稱奇,站起來正準備折回,卻見前方丈余開外,緊挨著一側(cè)護欄有個高腳花凳,凳上放了一碟糕點。不由心里一樂,還能變出吃的,這法術(shù)不錯,要是學(xué)會了將來回家變給九妹玩,她肯定喜歡。
走過去一看,是在家常吃的藕粉桂花糕,他捏起一塊,剛到手中,就皺了皺眉,顯然有些硬了。又掰下一角放到嘴里嘗了嘗,太甜了。
想來無論多么厲害的幻術(shù),總變幻不出施法者自己也沒見過、沒體驗過的事物,看來這個施法者眼界也有限。
他心想照這設(shè)計,在視野所及的范圍內(nèi),應(yīng)該還有其他誘人的東西,才能一步步將人引向深處。抬頭四顧,果然,前方兩丈距離內(nèi),這座廊橋又分別向左上方和右下方分岔出了另外兩座廊橋。
左上方那座橋上,扔著個金光閃閃的金元寶。
右下方的橋上,隱約可見有一個冶艷女子,衣著風(fēng)騷,露著左臂、左肩,以及一截纖細腰肢,還沖著他媚笑不斷,輕輕招手。
他雖然才十五歲,對男女之事一知半解,可日常在京,和一幫公侯子弟出門玩耍,其中不乏年歲稍長的,因此胡姬酒肆、妖嬈歌舞也見得多了,對此早就司空見慣。
轉(zhuǎn)頭回到“紅塵正道”上,已有不少人跟了上來,他隨著人群向前走,一路上又經(jīng)過了幾處岔口,也都是些金銀寶貨、美食佳釀、冶艷女子之類的誘餌,也果然有人被吸引了走上岔路。
但身邊那么多人,卻幾乎沒人提醒他們,都是視而不見、只顧自己。
每次太和選徒大會,最多只招收三千門徒,四項考評后,如果剩下的人不足三千,那就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收下。如果超過三千,就要按照資質(zhì)由高到低篩選,只收錄前三千。
誰也不知道在這兒幫了一個人,這個人最后會不會把自己擠下去,自然誰都不愿多事。
張恪倒是沒有這種擔(dān)憂,他自信自己三焦二濃的資質(zhì),至少也是前一百,只要能通過四項考評,之后無論怎么篩選也篩不到他頭上,所以開始還幫忙提醒幾個。
可到了后來,幻象似乎越來越厲害,被迷惑的人也越來越多,顧不過來,也就跟著視而不見了。
沿著“紅塵正道”在廊橋群中走了大約兩刻工夫,周圍的云霧就漸漸淡了,依稀間又看到不遠的山崖。
再往前行片刻,就看到廊橋盡頭處,又連上了石階,跨上石階的一刻,也就表示“歷塵劫”一關(guān)順利過了。
繼續(xù)沿著山道拾級而上,爬了不到百級,就出現(xiàn)一個乳白色光幕將山道截斷,光幕之后還有繼續(xù)向上的山道,可是卻過不去。
山道一側(cè)懸崖上,凌空延伸出去一塊巨大石坪,人到此處,就只能上這個石坪了。
張恪跨上石坪的剎那,就感覺手釧振動了一下,低頭一看,上面的紅色還剩下大約三分之一圈,閃爍一下就完全消失,手釧又變成了最初的全黑色,上面依然還是那幾個字。
至此,第二關(guān)“登山道”也就順利通過了。
石坪目之所及只能看見方圓四五十步,非常平坦,就像個青石廣場似的。更遠處就隱沒在濃濃的云霧中,看不出來究竟有多大。
登上石坪的人,或單人,或三兩成群,有些找地方坐下休息,有些則直接向遠處走去,進入霧中。
張恪隨意往一個方向行去,片刻身周就被濃濃的云霧繚繞了,能聽到遠遠近近一些人說話或叫喊的聲音,但能看見的不過周圍不足十步,視野之內(nèi)常常只有自己一個人,感覺有點怪怪的。
越往前走,云霧越濃,視野也越小。走了大約一刻,視野已不足五步,張恪忽然看到前面地上有一條紅底黃字的闊線,即使在濃濃的霧中,也非常顯眼。
闊線就像用朱漆畫在地上的一條帶子,寬約兩尺,兩頭蜿蜒隱沒在云霧中,看不出來有多長。上面有些金燦燦的大字,能看清楚“生有命舍”四字,兩端還有其他字,卻看不清了。
他走上前去,就見帶子外頭三步的地方,石坪已到盡頭,再往外就是虛空。
他又順著紅線往左側(cè)走,很快就看出來了,這條紅線就是沿著石坪邊緣內(nèi)側(cè)三步畫出來的,上面的金色大字,循環(huán)往復(fù)兩句話:
“求大道死生有命,舍凡身崖外虛空”
這就到第四項考評“舍凡身”了。
“舍凡身”說來很簡單,就是從這石坪上跳下去。太和仙人在崖下施了法術(shù),有些人落下幾丈就會被截住,有些人落下幾十丈、百丈、千丈……總之會被截住,不會摔死,通常連傷都不會出現(xiàn)。
但是,不知是疏漏,還是太和故意的,每回總會有幾個意外,少則三五人,多則十來人,直墜崖底粉身碎骨。所以看似簡單,很多人還是不敢跳。
等到這一日結(jié)束,還滯留石坪上的人,會被送下山,但也就被淘汰了。
每十年一屆的太和選徒大會,與會者少則七八萬,多則十?dāng)?shù)萬,就算半數(shù)在前邊被淘汰,能來到這兒的也還有幾萬人,但太和還是時不時的選不夠三千門人。
張恪走到崖邊,探頭往下看去,只能看到云霧繚繞,風(fēng)刮過,云海翻騰變幻,就像個等著擇人而噬的上古怪獸。饒是他自幼胡作非為、膽大包天,想到要從這地方跳下去,心口也不禁怦怦。
但轉(zhuǎn)念再一想,都已經(jīng)到這兒了,不跳下去,之前的功夫就都白費了,而且很快就得重新回到京城,所以現(xiàn)在問題其實很簡單:
不跳,回京繼續(xù)當(dāng)陵陽郡公,每天讀書習(xí)武、斗雞走狗,等著逐年長大,然后封王、選婚、開府……九叔已經(jīng)在宗正寺那個巴掌大的院子里困七八年了。
跳,從此以后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雖然也有萬一的可能小命不保,但只是萬一。
權(quán)衡一番,還是得跳!
于是他心里暗念吉人自有天相,我身為大宣皇帝嫡孫、陵陽郡公,肯定諸神庇佑……就緩緩抬起左腳,伸向崖外。
“啊!呀!??!啊!呀!呀……”
正在這時,一個聲音大吼大叫著,由遠及近傳入耳中,轉(zhuǎn)瞬就到了他右后方不遠。
他下意識扭頭去看,一條人影正好從他右側(cè)三四步外的濃霧中沖出,嗖一下就從他身旁掠過,沖出崖外,勁風(fēng)帶得他身子一晃,頓時就感覺立地的右腿有些軟了。
再看那人,眨眼就被云霧吞沒不見了蹤影,只是叫喊聲依然還隱隱傳來。他腿徹底軟了,一屁股跌坐在地,就感覺已經(jīng)出了一身的冷汗,心也快要從喉嚨里跳出來了。
他想要再站起來、再跳,可渾身上下好似虛脫,幾乎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站都站不起來。只能手腳并用,往后挪了挪,挪到紅線以內(nèi),距離邊沿稍遠些,心里才逐漸安穩(wěn)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