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空間

第五次世界大戰(zhàn)紀(jì)實史要

第四章 不見

  不見

  雨媚兒

  風(fēng)吹了幾堆落寞,

  枯黃了幾壺老酒。

  誰又能哀婉情仇,

  流連在人間。

  埋了幾次白骨,

  回頭看

  亙古的黃沙葬了千古的日落,

  不見了梧桐,

  再難唱一曲,鳳求凰。

  曾幾何時,我們無比的希望再次見到我們心中的那個人,然而時間的長河總是洶涌的沖垮堤岸,淹沒一座有一座城郭,直到我明白了宿命,看到了太陽無論如何都會照常升起,也不會因為誰的留戀而遲些落下。但不見了陽光總還有月光,不見了月光還有星光,火光,所以哪怕不見了愛情,那便不見了愛情吧!就像誰也不曾見過哪棵梧桐真的落過鳳凰,或是那顆真的落過鳳凰的梧桐。

  愛的災(zāi)難

  雨媚兒

  你是否還在尋找,

  夏天丟掉的表,

  失了時光隧道,

  如何回到記憶街角,

  尋找依靠;

  你是否還在祈禱,

  失敗的無數(shù)可逃,

  想起記憶中的微笑,

  像一顆孤獨星球,

  游蕩在失了靈魂的街。

  你身上有他的味道,

  時光給的烙印,

  如搖擺的小草,

  被時光左右。

  應(yīng)將你如流星劃過天際,

  帶起希望的光,

  燃燒掉夢中依稀存在的塵。

  來到我的世界,

  激起愛的災(zāi)難!

  你從時光的逆路洄游,經(jīng)過我的路口,濺起一束激流,打濕我的袖口,我企圖抓住你的手,然而時光沒有出口,我只得靜待著著你的回首,像一顆孤獨星球繞著你走……

  流觴

  雨媚兒

  花落又飛揚,看世間迷茫,

  夢里梳紅妝,欲望——

  愁一場,留幾段感傷,

  再相見,

  折煞了誰?

  早已迷茫了世間粉紅色的魅力,早已忘卻了過往天青色的回憶,在淡淡的哀愁中混沌的走,路過了繁花似錦,路過了冷日寒寒,,換了顏色,變了容顏。在現(xiàn)在的曾經(jīng)遇見曾經(jīng)現(xiàn)在的你,若真是突兀的相見,或許我只會慌亂的想:——有誰可以代替我

  山隱

  雨媚兒

  幾絲清風(fēng)吹走了惆悵,

  幾縷炊煙凋零了過往。

  鳥兒攜心遠去,攜草歸來,

  失了魂魄,美盛人!

  一路從繁雜中走來,走向繁花,在朝霞中與鳥獸毗鄰而居,炊煙匯入云海,與風(fēng)相送,一澗清酒飲啜著林間的草屑,鳥兒相啄,似有新約。一番情景蔽掃了愁思,忘了哀怨,似有諸竅豁開,頓掃陰霾。見山川者知著,見林木者忘憂,其形隨風(fēng),其形隨真,自飄飄然而深深之樂矣!

  忘今生

  雨媚兒

  摘枝頭花兒作序,忘了今生愿,

  誰言故我多情,蕭蕭兮哉,

  旁人可聞知否,珠花落,不撒恩情;

  采竹林冬兒為媒,忘了今生愿,

  誰言故我多情,蕭蕭兮哉,

  旁人可聞知否,青緣會,又入眠來;

  春寄歸雁捎去,忘了今生愿,

  誰言故我多情,蕭蕭兮哉,

  旁人可聞知否,何故有歸來,認的我誰;

  花兒無情冬兒脆,鴻雁往來飛,

  早知今生今日苦,何必前世許三生。

  曾許言‘不取祈愿今生散’,然而今日何處取相思,不留連,輕舍卻,似有無名引,處處尋歸處;細膩的心如平湖之水,清風(fēng)之皺,好以外物寄其心志,然更以外物為感,相互交互,更難舍卻,反增仇怨。似有前世輕言,而今生得報,不禁又是悔恨,往而復(fù)之更難辯心物,所以若不徹底脫離舊日情景其細膩的心則永難平復(fù)。

  宿命

  雨媚兒

  站在命運的棋盤中,

  握著翻云覆雨手。

  望到了盡頭是風(fēng)沙,

  再不見繁華。

  任你在孤獨中遠走,

  被了我的誓言,

  在斑斕的紅塵中窺見你的眼,

  是我的宿命,

  任我翻云覆雨,顛倒乾坤。

  也為你折腰,

  只怨你是上天給我的宿命。

  試過別離,爭過命運,用坎坷和跌撞畫了一個圈,回到了你一直駐足的街,毫無懸念的相遇,我滿是怨恨的不語,這不是怨你的無恙,而是愿上天給我的平庸。我在心底承認我還深深的愛著你。但我還想再走一個圈,用盡全身去闖蕩,直到不再只是這個街角,而是一片輝煌的世界,我才肯用我滿是傷痕的身體告訴你:我從來沒有脫離過你的世界,只是執(zhí)著的想為你構(gòu)建一個天堂。

  因果

  雨媚兒

  不小心成了圣者,撐起藍天,

  一把刀屠盡了日月,小心掉落凡塵。

  三百世的反思,你還記得誰?

  古往今生的情愛,不負做流水,

  泗水情深雨蒙蒙,少說愛戀誰,

  只因我,一個情字難為了,

  欲為情,因果自難收。

  古往今生,輪回轉(zhuǎn)世,或是長生不死,超凡入圣,彌彌之音,鑄就墩墩之果。不外乎何人,盡得其報。然而一眾之因塑就一眾之果,并非種因者定是其自身受果,于是貪念叢生,更行其事,而欲避其果,只取其利,甚曰:功成,然實則因果有報。生于心,而行與行,行與惡,必反被其心,其心惡之,自有惡果相近,算非己因,亦而受他人之果。因此須知因因有序,而果果無常,但善惡之果相近,自當(dāng)積廣善而引善果相近,而若是積重難返,因果難收,便會常與無常必定會因果自受,引惡果相報,自是不可怨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