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淮陽傳

帝王世系——五代十國之南平

淮陽傳 夕林挽夢 1125 2024-07-31 21:55:16

  南平(924年—963年),又稱荊南、北楚,是高季興所建立的政權,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南平都城為荊州,轄荊、歸、峽三州。歷5王,共39年,從未稱帝。

  1.楚武信王高季興(858-928),字貽孫,本名季昌,五代十國時期南平國王,924-929年在位。高季興早年為汴州商人李七郎家奴,后被其收為養(yǎng)子,進入朱全忠軍中,追隨朱全忠征戰(zhàn)四方,屢立戰(zhàn)功。累功升至潁州防御使。后梁開平元年,朱全忠建立后梁,擢升高季興為荊南節(jié)度使。后唐同光元年,后梁為后唐所滅。高季興為了自保,親自前往洛陽朝見后唐莊宗。次年,封其為南平王。此后,高季興襲占夔州,還派兵攻打涪州。后唐明宗怒而下令出師討伐高氏,高季興遂以荊、歸、峽3州臣服于吳,吳冊封其為秦王。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卒,終年七十一歲。其子從誨嗣位。

  2.南平文獻王高從誨(891年—948年),字遵圣,高季興長子,928-948在位,高從誨初仕后梁。高季興建立南平國后,任命其為馬步軍都指揮使、行軍司馬等。唐明宗天成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被后唐冊封為南平王的高季興去世,高從誨嗣位。由于高季興在位末期曾與后唐決裂,并向南吳稱臣,而唐強吳弱、唐近吳遠,因此高從誨嗣位后,回歸向后唐稱臣,為后唐任命為荊南節(jié)度使,兼侍中。長興三年,被封為渤海王。唐閔帝應順元年被改封南平王。荊南地狹兵弱,但因位處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區(qū)向中原政權的進貢,只要經過荊南,高季興、高從誨父子就會款待使者,掠奪財物,等到對方加以款待或贊賞,就把財物歸還,而且還不會覺得這種行為很丟臉。后來后唐、后晉、遼國、后漢先后據有中原,南漢、閩國、南吳、南唐、后蜀皆稱帝,高從誨為求賞賜向他們都稱臣,所以各國都叫他們?yōu)椤案哔囎印被蚴恰案邿o賴”。乾祐元年,高從誨去世,時年五十八歲,謚號文獻王,其子高保融繼位。

  3.南平貞懿王高保融(920-960),字德長,高從誨第三子,948年-960年在位。乾祐元年,高從誨去世,高保融繼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緩慢,無才智能力,因此事無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決斷。高保融在位時期,稱臣于后周,并曾勸說南唐、后蜀向后周稱臣。建隆元年,北宋建立后,高保融愈發(fā)恐懼,因此一年內三次向北宋進貢。同年高保融病逝,死后追贈太尉,謚號貞懿王。因其子高繼沖年幼,故遺命其弟高保勗繼位。

  4.貞安王高保勖(924-962),字省躬,高從誨第十子,960-962在位。建隆元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繼沖年紀尚小,因此遺命高保勖繼位。建隆三年,高保勖因病去世,被宋朝贈侍中。遺命其侄即高保融之子高繼沖嗣位。

  5.德仁王高繼沖(943-973),字成和,高保融長子,962-963在位。高保勗病死后繼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繼位)。建隆四年(,宋軍假道南平,趁機控制南平都城江陵城巷,高繼沖只得納地以歸,南平亡。開寶六年高繼沖去世,年僅30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