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ú缓靡馑?,發(fā)晚了,今天下班太晚了~)
繡花鞋的出現(xiàn)重新燃起了林劍的心里的熱火,看來自己的預(yù)判沒有錯,這箱子里果然有寶貝。
就這一對兩雙繡花鞋,做工如此精良,拿出去拍個10幾20萬不在話下,當(dāng)然這是基于尋寶鼠的判斷。
最重要的是,老葛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對兒繡花鞋的價值,也對,正常人的思維中,近代的東西都不怎么值錢,或者說沒有想象中那么值錢。
但近代也是有精品的,尤其是民國到抗戰(zhàn)那些年,民間有一批繼承了傳統(tǒng)手藝的匠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把手藝流傳下去,導(dǎo)致很多高超的技藝就此失傳。
不過技藝雖然沒有傳承下來,但當(dāng)時其所作的藝術(shù)品卻有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保存下來,就比如眼前這對繡花鞋。
想到這,裝作不經(jīng)意的樣子站起身,指著繡花鞋道,“這對鞋挺漂亮的,現(xiàn)在很少見~”
老葛點頭道,“想當(dāng)年母親也是大家閨秀來著~”
林劍對此表示認(rèn)同,不是大家閨秀,也很難請得動大師定做繡花鞋,就沖這做工,在當(dāng)時就不能便宜了。
見林劍沒再出聲,老葛撓了撓光頭遲疑道,“你要是有興趣可以便宜點賣給你,反正這東西我留著沒什么用處~”
林劍心道,“真是打哈欠有人送枕頭~”
“不瞞你說,我家的博古架上正好缺了這么一件服飾類的藝術(shù)品,我看這一對兒繡花鞋就不錯,正好擺上~”
老葛咧開嘴,“你喜歡就好,價格好說~好說~”
頓了下,跟老康對視了一眼,直接道,“要是你答應(yīng)300萬的價格,這對兒繡花鞋干脆送你了~”
林劍笑而不語,開玩笑,這對兒繡花鞋才多少錢,那可是300萬,不可同日而語的好嘛。
小二很懂林劍,立馬接話道,“先不談價,繼續(xù)看看再說~”
老葛一聽也沒什么意見,“好~等著~”
翻身回去抬出最后一只木箱,用了一分多鐘才找到對應(yīng)的鑰匙將其打開,頓時一股酸臭味兒彌漫出來,充斥著整間地窖,這味道太辣眼睛了。
“呸~什么味兒這是?”沉默了很久的趙亮終于開口了。
林劍站在最前頭,是第一個受到毒氣侵害的,一把捂住口鼻,生怕被熏暈過去,這味道實在嗆人。
老葛尷尬的直扇呼,可惜沒什么卵用,此時就恨自己沒那一把蒲扇下來。
好不容易等味道消散了一些,眾人朝箱子里望去,原來是一堆爛紙,上面還有一些已經(jīng)腐爛不成型的東西,看不出本來面目。
“那個~還看嗎?不看我就把東西拿出去收拾一下~”
“等等~”林劍喊了一句,他眼尖,離得也近,一眼就看到爛紙下面還有東西。
約莫是文房四寶一類的,忍受著‘毒氣’,用手把爛紙掀開,搶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支筆洗,青花瓷的,不過一看就是民國時期的產(chǎn)物,連仿古都算不上,緊接著是木制筆架,造型比較古樸,不過同樣是民國時期的東西,價值不高。
此外還有十幾只毛筆、破損的硯臺、以及用過不少的墨,就在林劍失望的以為這箱子里再無有價值的東西之時,藏在夾角處一件10幾公分長,5、6公分高的船型瓷器,抓住了他的視線。
頓時,尋寶鼠發(fā)功,二級、三級。。。一直到六級,燙的他直嘬牙花子才停下。
這是?水注?
林劍一時拿捏不準(zhǔn),要不是擔(dān)心被老葛看出破綻,估計早就按耐不住上手了。
強忍著心中的激動,不經(jīng)意的瞄了老葛一眼,說道,“要不咱們把東西拿上去看吧?在這看不清,主要是這味道太難聞了~”
老葛立馬道,“行嘞~”
老康留了個心眼兒,插嘴道,“林先生看到什么有意思的物件了?”
林劍很淡定的點了點頭,“那一小塊墨有點意思,得拿出去聞聞,在這都竄味兒了~”
這招叫聲東擊西!
老康一聽是塊墨便沒再吱聲,剩那一點就算再好的墨也值不了多少錢。
趁著老康和老葛想辦法把箱子搬出地窖的時候,林劍不由想著水注這東西。
在華夏傳統(tǒng)的文房用具中,除筆墨紙硯外,還有不少其他輔助性用具。
如紙怕風(fēng)吹移動,就產(chǎn)生了“鎮(zhèn)紙”;洗筆要有水盂,就產(chǎn)生了“筆洗”;磨墨要有水,就產(chǎn)生了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的“水注”;
當(dāng)然還有放印的有印盒、擱硯的有硯盒、擱墨有墨床、擱筆有筆架,還有筆格、筆筒、筆床、筆船、筆屏、墨盒、印章等等,文人用的東西數(shù)不勝數(shù)。
其中的水注,就是林劍看到的那件船型瓷器也稱“水滴”、“硯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時用來裝水、滴水的文具,注水于硯面供研墨之用,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
在宋、元時期水注較為盛行,器形有方、圓、立瓜、臥瓜、雙桃、蓮房、蒂葉、茄壺、牧童、羅漢騎獸、雙鴛臥牛飛蟾諸式,也常做辟邪、蟾蜍、天雞等動物形狀。
然而現(xiàn)存最早的水注是三國時期的青瓷水注。
唐代水注形態(tài)分為溜肩形水注、扁腹形水注、盤口形水注、葫蘆形水注、動物形水注等五類,到了兩宋時期形式更加多樣,動、植物造型愈發(fā)精致。
而元代水注則以龍泉釉和JDZ青白釉為多,也有部分青花水注。
明清時期較為流行青花、素三彩、紫砂、青白釉和各種單色釉制品,內(nèi)廷御用品中,多含有玉石、瑪瑙、水晶等元素,也有白釉、紫砂等材質(zhì)。
林劍記著曾經(jīng)在馬冠福的博物館里看過一款水注,那是一件汝釉仿生水注,胎質(zhì)細(xì)膩潔白、釉層肥厚、整器呈粉青色。
造型上運用仿生手法,將文房水注塑造成動物形態(tài),嘴部為注水之流,背部置注水孔,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水注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喜愛珍視的文房藏品,所以普遍的造型都是小巧精致,比較能夠討人喜歡。
博物館里的那件水注,不僅造型古樸典雅,小巧而大方,晶瑩透亮的釉色,溫潤細(xì)膩的觸感,都讓它在實用物之外,多了觀賞的功用,最重要的是底部有“丑牛五年清涼寺張家造”款。
別誤會,這個款兒里的“清涼寺”不是鹿鼎記里順治出家的那個清涼寺,而是宋元時期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汝瓷官窯遺址,據(jù)記載,在開元盛世之時,隨著大唐御窯張氏家族的加入,汝州青瓷的發(fā)展一日千里。
而汝瓷盛于北宋元佑元年,在汝瓷生產(chǎn)的整個歷史過程中,張家窯在數(shù)百家窯口中起著領(lǐng)袖群倫的作用,其精品多入皇室內(nèi)廷,民間難得一見。
足以見得馬冠福收藏的那件‘水注’的價值。
而林劍眼前所見的這只船形水注,其首尾略窄、中部寬、底部平。
船體中空可盛水,船首有小孔作出水用。
因為造型的復(fù)雜,導(dǎo)致其制作工藝難度非常大,那個時候可沒有極其,只能用純手工制坯粘合而成。
青花發(fā)色淡雅,人物、船倉等細(xì)節(jié)處理精妙,紋飾看似復(fù)雜,可層次分明,繁而不亂,是元青花的典型特征,這也是當(dāng)時元青花瓷器能夠遠(yuǎn)銷中亞,受到***文化熱烈追捧的原因。
一想到元青花林劍心中就一陣火熱,雖然這不是更為傳奇的元青花大罐,但水注這類器物,無論是公共或者私人的收藏機構(gòu)中都較為罕見,可以稱得上是十分難得的孤品了,再加上元青花的名氣加成,這件水注賣個大幾百萬非常輕松。
這箱子看著不沉,一個成年人使使勁兒也能搬動,可真要往地窖外面抬可就費了勁了,一個在前面拎著一個在后面用肩扛,好不容易把箱子鼓動上去,差點要了老康和老葛倆人半條命。
林劍他們緊隨其后從地窖鉆出來,“辛苦辛苦,來支煙?”
老康擺擺手,“不了不了,歇會兒就好,老了不中用了~”
老葛倒是不客氣,接過煙湊著火機狠嘬了兩口,“這味兒是夠竄的,林先生你們慢慢看,我去找點東西熏熏地窖,不然以后沒法兒進人了~”
林劍巴不得他離遠(yuǎn)點呢,“行嘞,您忙您的~”
等老葛晃悠著離開之后,林劍重新蹲下來,把每件物品拿出來整整齊齊的擺在地上,筆洗、筆架之類的不用細(xì)說,不過為了顯得逼真,還是假模假式的端詳了一番。
重點是那塊兒墨,這可是等會兒用來忽悠人的關(guān)鍵,墨錠顏色偏暗紅,湊到鼻子前細(xì)細(xì)的聞,有股淡淡的墨香,不明顯,可能是保存不當(dāng)?shù)脑?,味道也不正?p> 墨錠在文房四寶中排在老二,足以見得它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墨本身就因為難以保管,導(dǎo)致明清時期的老墨極為稀少,長期以來少有藏家涉足。
但近年來,隨著古玩收藏之風(fēng)盛行,墨錠收藏作為后起之秀,收藏價值正逐漸升溫,很多人開始炒墨,不過大多是民國期間的老墨,近代的也有不少。
可誰要是有一塊兒明清時期的墨,那絕對能在朋友圈里狠狠的漏一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