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槍
既然雙方都說好了,那比賽自然是立刻進行,在殿內(nèi)自然是不合適,但是這次居心宴會的大殿外面是一塊空地,或者說是為了這場比試特意清出來的空地。
這塊被臨時準(zhǔn)備的“演武場”約莫五丈方圓,周圍還特意準(zhǔn)備了看臺,就是為了滿足北齊使者所說的“眾目睽睽”。
陸巡方才并沒有在殿里飲宴,一方面是因為羞愧,一方面是在準(zhǔn)備這次的比武。他在北齊也是頗負(fù)盛名的少年將軍,大大小小也打過許多次仗,不說次次得勝卻也是鮮少落敗。但是直接在戰(zhàn)場上、馬背上被生擒還是第一次。
這件事傳回去他的臉、他父親的臉,包括北齊的臉都被他丟光了?;蛟S他可以和父親說肅國公是使了陰招才得逞的,但是事實上就是他輸了。
這次是他唯一一次翻身的機會,那人已經(jīng)透了消息過來,肅國公已經(jīng)被他手下的暗衛(wèi)刺傷,這次他定然能勝了肅國公。
殿內(nèi)的賓客們自然也是移步到外面的看臺觀看這次比武,不同于陸巡的全副武裝,肅國公還是剛才那身衣服,只是拿了慣用的兵器——一把長槍。
肅國公師承其父親老肅國公,所以使用的都是一把長槍,而且這柄長槍對肅國公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因為這柄長槍是老肅國公親自幫他打造的。
兩人在演武場上站定,站在肅國公對面的陸巡手中拿的是一柄大刀,陸巡不愧在北齊被稱為少年將軍,那把大刀看起來得有四五十斤重,但是卻被他耍的虎虎生風(fēng)。
陸巡勢如破竹的一刀劈向肅國公,這一刀看起來威猛的很,加上這刀的重量若是挨上了重則死亡輕者重傷。但是肅國公卻是一槍將刀挑過去,緊接著更是掃向陸巡的腰腹。
陸巡趕緊將大刀豎過來擋在身前擋住肅國公的一槍,格擋了這一槍后他馬上俯身攻擊肅國公的雙腿,卻不料肅國公早有洞察槍尖支地借力拔地而起一腳踩在陸巡的背上然后輕飄飄的落地。
肅國公這一手看起來飄逸帥氣,引得在場的女眷目光火熱的驚呼一聲。
陸巡被肅國公在背上踩了一腳差點趴在地上,借著大刀的力量支著單膝跪地,但是好歹沒有太難看。
陸巡面色難看的站起來,眼睛掃過看臺上北齊使者團的時候與其中一人對視了一眼,然后咬牙重新舉刀對上肅國公。他記得先前那人說的,肅國公的肩膀受了傷不能吃力,他只要招招大力招呼他就行了。
接下來陸巡就像是突然勇武起來,一刀比一刀力大,肅國公果然不敢硬抗,大多數(shù)是閃避過去或者是借力挑開。
看臺上的女眷們平常哪里見過真正的比武,在她們眼里看起來陸巡威猛、肅國公飄逸,兩人看起來都十分吸引人。但是畢竟陸巡是北齊人,說起來現(xiàn)在北齊與東晉還是敵對關(guān)系,介于這個原因所以她們看肅國公更加順眼一點。
蘇洛瑜心里十分擔(dān)心肅國公的傷勢在這種情況下會惡化,但是一轉(zhuǎn)眼看見看臺上許多女子臉紅心跳的看著演武場上的兩人,心里又是一陣嘆氣。尤其是本來就對肅國公有意思的陳大姑娘,此時更是嬌羞不已。
蘇洛瑜突然有些頭疼,她父親是不是太過與“招蜂引蝶”了?
可能作為女兒不應(yīng)給這樣腹誹自己的父親,但是目前的狀況確實讓蘇洛瑜煩惱,本來一個陳孟云就已經(jīng)很不好拒絕了,若是再因為今天肅國公“瀟灑飄逸”武功多出幾個愛慕者,那肅國公府的局勢就難了。
若是肅國公是個長相一般甚至脾氣惡劣的人也就算了,偏偏肅國公性格溫和又長相俊美的男子,想必那些被家中安排的女子也都滿意的很。
以肅國公的脾氣自然不會因為權(quán)勢而“屈就”與哪方勢力聯(lián)姻,但是若是將所有的勢力都拒絕了定然會引起不滿?,F(xiàn)在是肅國公可是一塊香餑餑,誰都想咬一口。
不止是肅國公,現(xiàn)在很多人已經(jīng)將主意打到蘇承恩與蘇承德的頭上,表面看肅國公府現(xiàn)在風(fēng)光得意,但是只有身處風(fēng)暴中心的人才能明白肅國公府現(xiàn)在如同鋼絲上的人,一步踏錯就落入萬丈深淵。
孔笙見蘇洛瑜又出神,不由晃晃她的胳膊:“想什么呢?”
蘇洛瑜見孔笙一副擔(dān)憂的神色回以一個微笑:“沒什么,想到別的事情了?!?p> 孔笙聞言不由挑眉:“伯父在臺上真刀真槍的比武你就沒有一點擔(dān)憂嗎?”
蘇洛瑜放眼看向一招一式打的不可開交的肅國公與陸巡輕笑:“既然父親能生擒他一次自然也能生擒他第二次?!?p> 蘇洛瑜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沒有刻意放低,她身邊的女眷自然也是聽到的,但是遠(yuǎn)在對面的北齊使者中的一人卻在這個時候抬頭看了過來。
蘇洛瑜這話里帶著驕傲與自信,但是這個時候并沒有人覺得她說的不對,甚至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但是只有蘇洛瑜自己心里清楚,肅國公的傷并沒有好清楚,就算是方先生那般救治也不能保證短短十日就會恢復(fù)如初。
若是這個時候肅國公敗了,北齊就會就此坐實肅國公生擒陸巡是使陰的,那么肅國公的面子丟了事小,丟了東晉的面子事大。
況且肅國公不禁代表著他自己和東晉,還有老肅國公,剛才皇上已經(jīng)與北齊使者說的清楚,陸巡這次再敗了就要北齊歸還老肅國公的那竿槍。
老肅國公的那柄長槍是開國皇帝賞給老肅國公的爺爺?shù)?,肅國公府一直世代保存,蘇家每一代都是出名的武將。每一代蘇家人只有族長才有資格得到這柄長槍,所以這炳槍不僅代表了祖上的榮耀,更是每一任族長的象征。
老肅國公當(dāng)年在戰(zhàn)場上一槍刺中北齊的赫倫將軍胸口,整根槍穿透了赫倫將軍的胸前,本以為能一招制敵,誰知道赫倫將軍竟然強撐著一口氣策馬逃回北齊陣營。這柄槍實在是重要,所以老肅國公便跟在后面追。
也許是老肅國公太過于著急沒有想到本來已經(jīng)應(yīng)該垂死的赫倫竟然殺了個回馬槍,一槍將老肅國公挑下馬。深受重傷的老肅國公被人救回來,但是那柄槍卻是插在赫倫身上被帶回了北齊軍營。
老肅國公那次受傷后就病重了,直到死還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可以說是含恨而終,直認(rèn)為是他丟了祖先的臉。
現(xiàn)在有機會要拿回這柄槍,肅國公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便是拼著傷口裂開也要全力以赴再次生擒陸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