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以下連續(xù)幾章,思慮很久要不要這樣寫,但為了讓方展?fàn)钤诺纳矸葚S滿起來,猶豫再三,還是堅持這樣寫了。作者是新人,不是很懂,可能這樣寫下來于網(wǎng)文來說并不適合,但還是頂著頭皮硬上了??赡苡行┛菰锓ξ叮呀?jīng)看到這里的讀者朋友們,還請不要離開,僅此幾章而已。這幾章過去,方展的身世之謎和他的修武之路將會展開。另外,多謝能夠看到這里的朋友們,有你們在,我才動力滿滿。如果覺得還可以,請投上您寶貴的一票,于我,真的很寶貴!以下幾章連傳,如果實(shí)在覺得乏味,請匆匆一覽或直接跳到二十九章黃盛香即可。不會影響后面的閱讀。此書真正的開始,也是在過了這幾章后。謝謝大家的支持?。?p> ……
林家、周家、馬家一直是古井鎮(zhèn)的三大家族。
三家論及財力和聲望,互相伯仲,難分高下。
值得傳頌的是,三家比鄰而居,相互之間極為交好。
就連祖上墓園都是連在一起,墓園立起一尊石碑,名為三丈碑。
碑文記錄了三大家族為鎮(zhèn)子建立的種種功勛。
問題便出自這三丈碑。
上個月三大家族不約而同的收到來自不同地方的拜帖。
并且拜訪同是今天。
隨拜帖同來的還有同一本書籍,《三丈碑》。乃是嶺西才子吳縱玉所著。
林書山收到第一封拜帖,翻閱之下,只驚得一身冷汗。
書上面對林家、周家、馬家極盡溢美之詞。
問題是,大都言過其實(shí),并且添油加醋。
甚至還有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也被加在書上。
林書山驚懼之下,遂與周顯、馬家家主馬文公聚在一起相商。
三人談及此事,都不免費(fèi)解。幾番思量,覺得此事大有蹊蹺,來訪者似乎不懷善意,倒有興師問罪的意味。
三人最終決定,在市面上收買所有書籍,加以銷毀。
但畢竟流傳太廣,所能收回的不過十之六七。
再各自動用自己的人脈,找來一些能言善辯且頗具學(xué)問的名宿前來助陣。
方展先前見到的那些老學(xué)究,原本都是周顯邀來已備今日之約。
奈何被周繼元誤以為又是給他找來的先生,被周繼元一番逼問,一眾老學(xué)究紛紛敗下陣來。
周顯也是抱著試試兒子,同時也試試這些所謂的老學(xué)究的本事,沒有阻攔。
哪曾想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
見到那些老學(xué)究個個氣得吹胡子瞪眼,便沒有說出下面的話。
此時,在林府的宅院當(dāng)中,擺好了桌椅,東西各分一排,靠北位置石階上,是林書山、周顯、馬文公三人。
左首都是今日來訪的賓客,右首則是林書山和馬文公邀來的助陣賓客。
方展、李玄衣、尚可三人受林書山邀請,便坐在林書山三人的旁邊。
毛團(tuán)兒林眸清、傲嬌少年周繼元,還有一個馬家的小少爺馬果兒各自挨在自己母親的旁邊,站在檐下,同時注視著場中正在說話的一人。
場中人手里正拿著那本《三丈碑》。
他翻到其中一頁,說道:“梧桐學(xué)院趙彥博,有一點(diǎn)不明。這書里面提到一句,“林、周、馬三大家族藏書三萬卷,即令梧桐學(xué)院的天書閣也難望其項(xiàng)背?!碧鞎w目前藏書兩萬七千三百二十九卷,便請三位家主不吝把藏書給趙某一觀,真若是能超出天書閣,趙某也好回去交差?!?p> 林書山三人相互看了看,林書山道:“趙兄說笑了,我三家是有些藏書,但就連我們自己,也未曾嚴(yán)格統(tǒng)計過到底有多少卷,現(xiàn)在如果把這些書做個統(tǒng)計的話,時間上不允許。林某三人剛才再三解釋過,《三丈碑》并非我們?nèi)沂谝猓@書與我們真的無關(guān)!”
趙彥博道:“林老爺不必過謙,整理書籍卻是費(fèi)時費(fèi)力,所以趙某才第一個站出來,等后面這些訪客逐一解決了來此的目的,你的書籍也整理的差不多了?!?p> 林書山搖了搖頭,道:“我們不會整理,若是因此開罪了梧桐學(xué)院,我三人在此認(rèn)輸,趙兄回去如實(shí)回稟便是。就說梧桐學(xué)院的地位,無可撼動。這樣可好?”
趙彥博正色道:“吳縱玉是什么人,所著書籍豈同兒戲。即便他吳縱玉言過其實(shí),趙某也想知道到底差距多少,便請三位家主成全?!?p> 林書山看了看周顯,又看了看馬文公,三人都無奈搖了搖頭。
便吩咐下去,令府上所有人全都參與其中,把三家的書籍統(tǒng)一搬到林府宅院里面,著人專門拿筆一一記錄。
此事頗費(fèi)時間,場中眾人不再理睬。
趙彥博拱手說道:“趙某便在此等候?!?p> 這時一人來到場中,翻開手里的《三丈碑》。
說道:“《三丈碑》第二十九頁所提“林家修橋三十七座。周家修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dá)。馬家疏通河道一千八百余里。此等功勛,即令遠(yuǎn)在東北邊陲的瀚海王,也當(dāng)拱禮交贊。”
說到這里,他把書一合,說道:“林老爺、周老爺、馬老爺,湖州戴尊禮想問一句,瀚海王征戰(zhàn)四方,輔佐先皇打下這不世江山,也是你區(qū)區(qū)三家富商可比的么?”
林書山,周顯、馬文公三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
右首陣列中,一人猛然站起。
怒氣沖沖的說道:“不才蔣世旭身居江臺州,對林周馬三家多年來所作所為深表欽佩,書中所提,有何不妥?難道瀚海王不入俗塵,對修橋鋪路通河道難以入眼不成?”
左首陣列中又有一人站起說道:“區(qū)區(qū)商賈,并論于開疆?dāng)U土的一代戎馬藩王,可笑之極!”
右首站起一人,朗聲道:“此書乃是吳縱玉所著,各位也該問問這嶺西才子才對?!?p> 片刻后,左首有人站起說道:“鄙人安子游,書中第三十八頁所提,“高唐國護(hù)國神柱九千八百根,三丈碑僅只一碑。一者護(hù)國,一者護(hù)鎮(zhèn),其功有大小,其意無高低”。安子游素來居于幻海之濱,家邊就有一根護(hù)國神柱參天拔起。近十幾年來,每每看到,心生崇敬。此《三丈碑》怎敢與護(hù)國神柱相提并論。”
安子游一番話說完,沒有一人回復(fù)。
只因這護(hù)國神柱在高唐國上下都無人敢詆毀。
在高唐國百姓心里面,護(hù)國神柱便是真神一樣的存在。
高唐國正史載:
“武凌十三年,三月十四日,子時三刻,瓊?cè)A州境內(nèi),天降無數(shù)道天火,而后地有強(qiáng)震。
地有近五尺寬裂縫,綿延三千余里。
隔日裂縫漸寬,增尺半。
再隔日,增二尺余。
三日,又增半尺!而后停止繼續(xù)增寬。
武凌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再次發(fā)生強(qiáng)震,裂縫復(fù)又增寬二尺。
武凌十五年,三月十四日,三次發(fā)生強(qiáng)震,裂縫又寬一尺。
武凌十六年,國主武凌皇帝飛龍入夢,按夢中所示,結(jié)盟幻海王朝,以九千八百根通天鐵柱深埋地下一千五百余尺,鐵柱直徑長七尺七寸,上以巨鏈連接一起,試圖牢牢固住裂縫不再增裂。
武凌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最后一根巨型通天鐵柱在高唐南境,幻海之濱,經(jīng)兩國協(xié)作,浩然立起。
同日,海中出現(xiàn)巨大漩渦,幻海王朝三十萬將士連同國君在內(nèi),卷入漩渦中,無一生還!
自此,高唐國每年三月十四日,舉全國之力,各地百姓擇近對九千八百根通天鐵柱行跪拜禮,以緬懷盟國幻海王朝三十萬將士和幻海國君的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