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
傍晚時分,夕陽西下,余暉然然,給房前屋后鍍了薄薄的一層淡金色。
張書吏家廚房里的飯菜早已做好,正放在灶上文火溫著。
只等男主人回家就可以用飯,而妻子柳氏正帶著兩個女兒坐在房里繡花。
柳氏原本是從大戶人家出來的,一手繡花技藝沒得話說,別說整個桂花巷子無人能及,就是在全酉陽縣城里論起來也是出類拔萃的。
此時她正在輕聲細(xì)語的指導(dǎo)著兩個女兒繡法。
張家大姐兒今年十二歲,閨名張明慧,一身翠綠色的衣裙讓小姑娘像一顆剛出土的嫩草一般輕靈,
她低著頭,露出一節(jié)如玉般的脖頸,她手里的繡繃子上一朵嫩黃的迎春花繡的似模似樣,看來已經(jīng)得到母親的幾分真?zhèn)鳌?p> 大姐兒右手邊坐著的是小她兩歲的胞妹張明麗。
張明麗比起姐姐的嫻靜來,好像還未脫掉小孩子的稚氣,她沒有繡花,只是拿著針線練習(xí)著縫邊,針腳看上去越來越粗,走的線條也越來越斜,惹得柳娘子頻繁的瞪她。
她卻吐吐舌頭,不以為意的將身體往母親懷里拱了拱,撒嬌耍賴的手段使得爐火純青。
柳氏也無奈的拍了拍二女兒的背,比起姐姐懂事來,這個女兒活潑多了。
就在此時一陣清風(fēng)吹來,柳氏神色一怔,忙將懷里的張明麗推開,馬上站起身來,快步的走到窗前,將原本半沿掩著縫兒的窗戶,關(guān)得嚴(yán)嚴(yán)實實。
臉色的關(guān)切,語氣溫柔的低頭問道:“明烽,可有被風(fēng)涼到?!?p> 窗邊坐著一個小男孩兒,大約五六歲的年紀(jì)。
如今不過金秋時節(jié),離立冬還遠(yuǎn)著呢!他身上已經(jīng)穿上薄棉襖,衣裳明顯比穿的比柳氏母女三人要厚的多。
小男孩很乖巧的坐在桌前,模樣生的極好。雖是男孩,樣貌比起他的兩個姐姐也不遑多讓。
白凈的臉蛋上一雙眼睛清澈見底,鼻子挺拔,小嘴兩邊還有兩個不明顯的小酒窩。
只是他的臉色看起來有一些蒼白,沒有這個年紀(jì)的嬰兒肥,厚重的衣服下露出的手腕也過于的纖細(xì),一看就知,小孩子的身體就不太康健。
這是柳氏的最小的兒子-----張三郎,取名張明烽,也是張家三代單傳的唯一男丁。
因娘胎里吃了虧,從小身體就不大好,為了讓孩子好養(yǎng)活,張家人還給他還取了一個特別的賤名,叫“張狗?!薄?p> 對于一個幾代都有功名的書香門第,取這么一個見不得人賤名,傳出去可算是有辱斯文,但為了孩子健康成人,也就顧不得許多,死馬當(dāng)做活馬醫(yī)吧!
由此可見張家多無奈,也看得出這個孩子在父母眼中的地位,遠(yuǎn)遠(yuǎn)超過名聲,世俗眼光了。
如今小男孩張明烽剛過完六歲的生辰。
這時張明慧也緊隨母親身后走了過來,她手里還拿著一件披風(fēng),很自然地披到了張三郎的身上,柳氏就順手將張三郎的衣襟緊了緊。
一旁受了冷落的張明麗看到這情景,不由得撇了撇嘴道:“這才什么時節(jié),小弟穿那么多,怎么可能會冷?”
“怎么不會冷?”柳氏對張明麗兒的話,根本聽不進去,馬上反駁道。
“你弟弟坐在窗口寫字,手是露出來的,身上不冷,他的雙手也會冷的?!?p> 柳氏平日里脾氣最好,說話做事也溫溫柔柔的,但一涉及到她這個獨苗,瞬間就能從迎風(fēng)就倒的弱質(zhì)女流變成英姿颯爽的女戰(zhàn)士。
張明麗無語,感情她們繡花時,手都是藏在袖口里,不曾裸露一般。
“二姐說的對,娘!我不冷?!毙∧泻⒑芄郧傻幕卮鸬?,桌子上練字用的字帖上已經(jīng)寫滿了好幾大張。
雖然因為年紀(jì)小,寫的字沒什么力道,但卻工工整整,一看孩子就是用了心認(rèn)真的書寫。
“那你餓不餓?鍋里有現(xiàn)做的玉米餅,熱著呢!娘去給你拿一塊兒。”
柳氏聽到兒子的話,又看到兒子桌子上的字帖,語氣更加的溫柔和藹,好似聲音大一點就會嚇著眼前的孩子一般。
張明烽看起來有些靦腆,依偎在母親懷里搖搖頭拒絕了。
“沒關(guān)系的,你爹爹不會說什么的,娘去給你拿,別餓壞了!餓壞了身子,爹娘要心疼死的。”柳氏說著就準(zhǔn)備站起身來,準(zhǔn)備去廚房里給兒子拿餅子。
張明慧也跟著軟聲的勸道:“娘,要不要再給小弟端些熱湯,鍋里還燉著一只雞,盛一碗雞湯,又暖身,又不會被餅子噎著!”
張明麗聽著娘親和大姐的話,看沒人注意到自己,飛快朝著小弟那邊翻了個白眼。
剛才自己向母親討個餅子來吃時,被柳氏一頓好訓(xùn)。
說什么身為子女,父母未歸,就先用飯很失禮。
說什么自己一天到晚腦子里就裝著幾口吃食,沒個姑娘樣子。
這會兒輪到小兒子,那就什么禮節(jié),什么規(guī)矩都不要了。
她早就知道是這樣,小弟就是家中最寶貴的那一個,自己跟他比,連個小腳趾都比不過。
心中怨言沸騰,張明麗卻不敢有絲毫的表露。
因為她知道小弟在家中的家庭地位,那就是父母眼中的瑰寶,手心肉。
自己要是敢懟他,一定會挨上一頓父親的訓(xùn)斥。
母親也要忍不住嘮叨她好幾天。
張明麗又不傻,自然不會去觸這個霉頭。
柳氏走到兒子跟前噓寒問暖,代入慈母本色,完全沒有繼續(xù)繡花的興致。
一會問兒子冷不冷?一會問兒子餓不餓,整個人的全身心都圍著兒子轉(zhuǎn)。
張明烽也沒有煩躁母親的啰嗦,有問必答,帶著稚氣的童音和柳氏溫柔的言語相得益彰。
張明慧也在一旁,時不時的插言和母親一句一答的聊著天,小小的屋子,透過窗戶。映著著夕陽的余暉,更顯得幾份溫馨。
只有張明麗,面對母親對弟弟的過分關(guān)心,心中煩躁不已,又不敢打岔,只有一個人干坐在一旁不言不語,心中暗自惱怒。
突然,她心生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