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喜歡大海——遼闊無邊、自由自在、激情澎湃。
無數(shù)的可能、無數(shù)的未來,等著我們去選擇、去采摘。
誰沒有過年少仗劍走天涯的夢呢?慶幸我曾經(jīng)這樣放手追逐過。盡管很多次,在路上,不知道哪里是前方。但沒關系,就這樣漂泊,仿佛在大海上,哪里都可以是方向。
就這樣行走,在年輕的人生路上,走啊走,走過緩緩流淌的沱江,走過夕陽下的茶馬古道,走過黃昏中的白沙灘,走過了歲月,一不小心,就走過了這半生……起點,是一個再也回不去的靜謐小山村,它與海,相隔萬重山。
歲月不居,時光如流。春花秋月間,日子無聲溜走,時間的年輪悄然在增長,眼角、眉間,還有心上。海浪聲逐漸離我遠去,只有在深夜的夢里,隱約還能聽到它的微鳴,那波濤,遙遙,好像過去的美好。還有一些海風,吹過幾千里,化作一陣煙雨,灑落在窗前,默默,無言。
就在這人生的起起伏伏中,與許多人隨波分散,再難聚首。即使假裝自己依舊年輕,時光卻不會再配合。
一年之間,三次長相送,幾十載光陰記憶,那些熟悉的面容都隨風,回首恍若昨日,再見只有來生。
怎么還能喜歡海呢?無邊無際、四處茫茫、舉目彷徨。再多的人走過,也沒有痕跡,只有后人的記憶,留有他們存在的證明。
我曾夢想仗劍走天涯,但劍未佩妥,出門便是江湖。現(xiàn)在,更喜歡江河——無休無止、生生不息、源源不絕。
就像我們走過的路,歷經(jīng)不同的旅程,沿途有各式各樣的風景,雖有到終點的時候,但會有后來者綿綿不休,不曾停流。
前途中難有波濤連天,平緩是它的主色調,也足夠我們靜觀天上云卷云舒,看岸邊花開花落。
可能會有更多迂回曲折,但不能阻擋它前行的腳步,因為“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p> 少年時讀三國,開篇的《臨江仙》里,最欣賞的是開頭“滾滾長江東逝水”的豪邁,自以為“慣看”了“秋月春風”。而今再讀,滿眼都是“白發(fā)漁樵”,“青山依舊”。
人生多少事,“一壺濁酒”怎么談得盡呢?**且罷!且罷!暫學東坡去,“何日忘卻營營?”“倚杖聽江聲”;
且罷!且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余生未了,此心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