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鋒長嘆口氣,十年前國家曾經的一句口號:萬眾創(chuàng)業(yè),大眾創(chuàng)新,是那么的振聾發(fā)聵!
三年前,三十萬家投資機構,數萬億資本熱錢,仿佛饑餓的狼,到處尋找著食物。
而現在呢?
死神仍然活躍在各個領域,社交電商、生鮮、電子煙、教育無一幸免,300多家曾經的知名企業(yè)在經歷裁員、欠款、跑路后,轟然倒塌。
有的曾經死得轟轟烈烈,
而有更多的消失得悄然無息。
這一年電商領域死傷慘重,成立九年的尚品網再度卷入裁員風波,不久宣布倒閉。
著名主持人李靜創(chuàng)立,唯品會斥資1億美元拿下的明星美妝電商平臺樂蜂網關停。
靠消費返利模式吸引近1200萬會員的電商購物平臺易網購,在騙取會員近200億元之后,其實控人兼董事長賈永龍卷款跑路。
下沉市場,變成最后的救命稻草,但高額的獲客成本讓所有人望而卻步。事實上死在下沉市場的創(chuàng)業(yè)者比比皆是,只是鮮為人知。
所謂創(chuàng)業(yè),
絕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只有成功者才有話語權,
才能成為萬眾敬仰的神話,
才能被大眾崇拜口口相傳,
好像放個屁都是香的!
生鮮電商:連VC都怕了,近期沒有人再敢投一分錢!
電子煙:年初如火如荼,結果一夜入冬,融資無望?
長租公寓:要么倒下,要么IPO!
教育行業(yè):金字招牌的韋博英語猝死,數萬個家庭受牽連!
甚至圈里流傳一句話:
下一波倒下的是誰?
明年To B是最危險的!
各種大佬溫馨提示:
快點拿錢,
千萬別糾結估值!
沈鋒看完行業(yè)報告,不由得深吸口氣,什么叫創(chuàng)業(yè)?
一百個項目只有百分之三的成功率,
換句話說,你真金白銀投一百個項目,必須通過三個項目回本甚至賺錢。
對于投資人來說,退出只有三個途徑:回購、并購、IPO!
所謂的分紅變股東?
都是扯淡!
就好像老百姓存錢進銀行,難道只是為年化率百分之三點多的利息?
本金卻拿不出來了!
按照自己的理解,玩投資,風口第一,概念至上!
這個圈子非常喜歡鼓吹概念,制造風口,因為一個好的概念能撬動起非常大的創(chuàng)投市場。
比如曾經的共享經濟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概念,說白了就是分時租賃,但說成共享就顯得更高大上。
還有股票,所有曾經虧損厲害的垃圾依然會大漲,因為有重組概念。
很多本來無人問津的,忽然變成熱門,比如某某概念股某某領域股。
鼓吹概念是這個行業(yè)本身的生存邏輯,所有人其實就是在賭,賭眼光、賭運氣、甚至賭命數。
國內所有風投都喜歡增長性快的項目,恨不得一年回本,兩年翻倍,三年上市。
大資金都有時限,行內通常是5+2,五年要清盤和出資人算賬,了不起多給兩年,不可能無限期投入?!?p> 大部分喜歡基本投資80后,看好70的寥寥無幾。覺得年輕人精力充沛,連熬三天三夜也能撐得住,物質欲望強烈,肯吃苦,發(fā)財的念頭更執(zhí)著。
說到底就是買賣創(chuàng)業(yè)者項目,傻子才想創(chuàng)業(yè)項目年底分紅,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項目就是他們的全部。
可對于風投來說,創(chuàng)業(yè)項目跟他們一毛錢關系沒有。
養(yǎng)肥了,找好下家,然后待價而沽,一刀下去,走人!
比如一個產品的邊界預估三億用戶,可能五年時間能達到。另一個產品邊界可能是9000萬,但達到邊界只用兩年。
風投就喜歡第二個項目,成長得快,收益高,賣了就跑,拿著錢找下一個。
在自己看來,國內投資就只有兩類:投資機構和產業(yè)資本。
投資機構比如紅杉資本、經緯創(chuàng)投、金沙江創(chuàng)投幾大巨頭,有能力從各種渠道融資,力求穩(wěn)妥,流程冗長。
從互相接觸,到投資,再到資金到位,沒有大半年根本下不來。
甚至最后錢還沒搞定,項目已經被拖死了,這種情況很常見,對于他們一笑而過,說明項目不行,大不了再找下一個,老子有錢怕什么。
融資過程最少需要三個月到六個月的時間,說幾個星期搞定的都是吹牛逼。
就算是知根知底的熟人朋友,有足夠了解和信任基礎也要兩月。談判30天,最后簽訂文件30天,很耗時間,所以成本極高。
更牛逼的是產業(yè)大佬,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都是龐然大物,錢是自己的,策略更多是用小錢博一些不確定性。
財大氣粗,流程相對簡單,雷布斯曾經說過:投資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投資建立起壁壘,讓別人不能輕易進來,也是很有價值的。
都是巨無霸,并不單純是看一個項目是否有未來的機會,更多考慮戰(zhàn)略上是否有協同性及布局意義,甚至會考慮對沖風險。
天使投資人,圈里戲稱3F,也就是傻子、朋友、最后熬的太久,直接變成家人!
曾經跟一個所謂前輩高人喝酒聊天,酒過三巡,對方一番話讓沈鋒記憶猶新。
天使投資就像約妹妹,可能聊幾次,兜個風,吃頓飯,就能啪啪啪。
因為投資比較少,看中的可能只是創(chuàng)業(yè)者身上某個閃光點,比如胸猛腿長,口齒伶俐什么的,玩幾次膩了,不再聯系,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VC就像情人,看上的人多,平時該逛街逛街,該買包買包。人家試一件衣服,問你一句好看不,你說轉個身,嗯……好看!
可惜包養(yǎng)成本高,沒有幾千萬根本拿不出手,當然她也可能不止你一個相好的,甚至好幾家VC聯投。
你給Gucci,他買LV,大眾情人誰都搶著要。
PE就像接盤俠,首先覺悟要高。在她被瑣事困擾的時候,要帶她去吃米其林大餐。在她心意滄桑的時候,要帶她旋轉木馬……”
變著法哄女神開心,無怨無悔,因為項目大,動輒幾千萬美金,不用點心思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