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掛著紅色月亮,空中漫著古銅色的光。
萬陽城里,士兵散布在各個分區(qū),敲擊著鑼鼓。城里百姓也拿出爆竹燃放。
紅色月亮,也被稱為血月,是百年一遇的奇觀。
古時留下的規(guī)矩,每逢血月時,全城閉館,需要人來敲鑼擊鼓、燃放爆竹,來趕跑這個不祥之征。
昭錦年捂著耳朵來到葉府。
就看見葉修則一身薄衣坐在自己房間的屋檐上。
昭錦年踮著腳繞到葉修則身后方飛身上了屋檐,雖然她知道葉修則肯定早就知道她來了,但是這種明知而為之的事情做起來,還是樂此不彼。
“喂!”
葉修則眼皮都不動一下。
“履霜君,你好沒禮貌,見到為師就是這種態(tài)度?”
“你對我什么時候又嚴肅過,為人師表你做到了嗎?”
昭錦年被這話噎個半死,翻了翻白眼,自討沒趣地靠著葉修則而坐。
“你剛在想什么呢?”
“月若變色,異象一出,必有禍殃。青為饑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旱與喪,黑為萬物不生?!?p> 昭錦年從未看過這種古書記事,自然不以為意。
“一個月食而已,想這么多干什么?”
“古書說過,血月乃兇月,為至陰至寒之相,兆示人間正氣弱,邪氣旺,怨氣盛,戾氣強。風云劇變,山河悲鳴,天下動蕩?!?p> “我看你看書看魔怔了,如此憂國憂民,考取一個官家名分倒是不錯?!?p> “若我得個一官半職,你恐怕要哭?”
各個地方都可以有仙門世家駐鎮(zhèn),唯獨萬陽城,官家的城區(qū),是不能有的。在萬陽城里,守護著城民的唯有官兵,修士進入萬陽城也會受控,不能插手萬陽城內發(fā)生的任何異事。
所以葉修則真的去當官,和昭錦年也就沒什么師徒可言。
“我有這么稀罕你?”
“這個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昭錦年眼神深邃了幾分。這么多年,她緊隨在側,沒少觀察研究,從未見過葉修則身上有昭華的影子,所以現(xiàn)在,昭錦年已經(jīng)把他當做最心愛的弟子看待,好歹也是從小看到大的孩子,自然上心。
“得得得,讓你得意幾分,我也不會少塊肉?!?p> 紅月的出現(xiàn),不過一盞茶的時間,天空恢復了夜晚該有的顏色。
“不過確實,近日很多地方都有異象,不可忽視......我想讓你替我去看看?!?p> “哪里?”
“粼澤?!?p> “為何讓我去?”
“我不方便出面,因為不確定發(fā)生這種事,是不是和某個人有關?!?p> 昭錦年還想再逃避一段時間,畢竟除了昭焱,沒人知道她的過去,她不想和被人嫌棄的桐谷沾上半點關系。等等,她好像忘了......曾經(jīng)還有一個人參與過她生活,那個人,她再也沒見過,或許在那個人心里,她早就死了吧。
“某個人?”
昭錦年一向爽朗,葉修則倒是第一次瞧見昭錦年有這么語言隱晦的時候,不免有好奇心。
“小孩別問大人的事。”
“這會子到知道你自己是大人了。”
昭錦年今晚受了葉修則不少氣,實則無語,想要計較一番,于是腦子里想起一檔子事。
“那可不比你成長得快,都知道脫女孩子衣服了。”
“你?。俊?p> 葉修則想問:你怎么知道。但是這樣一問,就等同于承認,他可不愿。
昭錦年看到此舉有效,自然不饒。
“我什么我,那晚月黑風高,琴音繚繞,而后倆人四目相對,頗有意味?!?p> “你胡說,我沒有!”
“脫就脫了嘛,你也是為了救人,我知道的?!?p> 葉修則的臉紅到了耳根,急的呼吸也不免急促了些。
葉修則在醉仙樓撫琴,昭錦年也每晚都在,那晚段天遙把葉修則持走,她怎么可能會不知道?
一路跟隨去了四方客棧,知道段天遙沒有惡意,只是想讓葉修則為昭允療傷,她便沒有現(xiàn)身。她以前窺探葉修則時,都是蹲在屋頂,撬屋瓦。那晚她照舊使出了慣用伎倆,就看到了不可告人的一幕。
“那丫頭身上的傷痕還沒完全褪去,你得抓緊再救治一次。”
“要你管,你這么愛管,你去救好了?!?p> “我可不會撫琴?!?p> 葉修則不由地更惱了,臉色忽紅忽白,他心想,那晚他竟然沒發(fā)現(xiàn)昭錦年在屋頂?他是......他是......那晚緊張過頭了?
“哎呀,這小臉蛋怎么了?氣鼓鼓的?!?p> 昭錦年說著,手快無比地在葉修則白皙滑嫩的臉蛋上擰了一下。
葉修則眼快,腰身往后一仰,但還是被擰了臉蛋。他猛地站起來,幾乎是落荒而逃,回到地面上。
“有損師德!”
昭錦年哈哈大笑了幾聲,就收住了。倒不是怕葉修則生氣,只是不想引來旁人,她最主要的話還沒說完呢。
“履霜君,你準備好前去粼澤時,帶上段天遙和那個丫頭吧?!?p> “不去?!?p>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答應過我的,要隨我走,這還沒允諾呢。現(xiàn)下只不過第一次要求你辦事,你就這么耍性子?!?p> “我去就去,帶上他們干什么?”
“自然有我的原因?!?p> 昭允身上毒氣未除,段天遙修為又散碎,這種情況下,她們是怎么離開桐谷相伴走到萬陽城來?原因為何?目的為何?而她們一離開桐谷,各地就出現(xiàn)邪靈作祟,巧合還是計劃?她都不清楚,既然如此,把敵人放在身邊是最好的,好過她看不見摸不著。
葉修則利落轉身離開,穿過漏窗墻,一陣夜風吹來,方才那股憋得慌的感覺才有所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