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自己的現(xiàn)狀感到不滿意或失望的時候,如何調(diào)整心態(tài)呢?很簡單,想象一個比你的現(xiàn)狀更糟糕的一種狀態(tài),然后,你就會覺得自己還是幸運的?!?p> 以上的比喻可能不恰當,類似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但卻能很好的形容幸福的模樣。
在不同的層次,人們對幸福的要求千差萬別。
同樣一個饅頭,對于已經(jīng)吃飽的人的欲望度,與饑渴難耐的人的誘惑程度,完全不同。即使很少的雪中送炭與莫大的錦上添花,在被救助人的心里感覺上,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
環(huán)境不同,境遇不同,國別待遇不同,對幸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平困地區(qū)的普遍教育,與繁華誠實的同等級的教育,所獲得的教育資源支撐完全不同;順境之中的支持與逆境之中的救助;以及沒有醫(yī)保、及福利支持的病患比之有好的醫(yī)保支撐、福利支撐的人的獲得感落差,相差極大。
同樣的機遇,對于準備好的人及沒有準備好的人,雖然機會平等,但最終的結(jié)果總是令很多人惋惜、后悔。只有準備好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機會。心里的落差和對幸福感的獲得,必然存在于得到機遇與沒得到機遇的人之間。
01122020122759UTC+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