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袁博士頓了一下,梁培也抬起了眼,一雙眉皺得死緊。
凌蕭聽到他小聲嘟囔:“這都什么奇奇怪怪的人,立在門檻上一站一天,這不是傻嗎?首輔大人是吃飽了撐的,寫這么個故事......”
凌蕭無奈地搖了搖頭,回頭看了他一眼。梁培接到他的眼風,立即將書冊合上,恭恭敬敬地遞了回來。
此時袁博士又開口道:“故事便是如此,想必各位昨日也已溫習過了。從林獅駝看眾生,首輔大人著此文,便是想借林獅駝所思所想,拋出自己的疑惑。眾生萬相,各不相同,哪怕是讀同一篇故事,也是見仁見智。諸位不妨談談自己的感想,疑惑也好,感慨也罷,咱們共同探討一二?!?p> 先生話音剛落,紀麟便率先開口道:“昨夜學生讀此文,腦中思緒翻涌,久久不能平靜。此文看似荒誕,卻是在探討一個很艱深的奧義,一個從上古談論至今,仍無有定論的命題。這個命題的核心就在于“出世與入世”的辯論。孰是孰非,孰優(yōu)孰劣,任是諸多先賢也難以抉擇。是以古來常有怨懟之詞,牢騷之賦,皆是因在此件大事上選錯了的緣故?!?p> “紀兄所言甚是,”又一人道,凌蕭打眼一瞧,竟是方才那位月白長衫,“然余私以為,此一事本無對錯。無論出世入世,皆有好壞。入世者心懷眾生,體味民生疾苦;出世者道法自然,安于本心澄明。此兩種選擇皆不能算錯?!?p> “那就能算對嗎?”一人不服道,“入世者或許心懷眾生,但世間疾苦哪里是這么好嘗的?便如禁果一般,個中酸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浮沉一生過后,有多少人欸乃一聲,歸隱山林,四大皆空?而出世者或許能保心境澄明,可代價卻是一生的庸碌與愚蠢。年少時或許不覺得什么,可當周圍之人盡皆入世,他獨守一隅,難道不會眼紅,不會好奇嗎?”
“所以說,”又一人接過話頭,“所謂出世入世,不過是一個選擇而已。其實人生諸般大事,歸根結底都是出與不出的選擇。出也好,不出也好,都會有一番際遇,都是人生。可難就難在,沒人能事先看到結果。”
“吳兄所言極是。”又一人道,“對此結果的未知,造就了人心中的恐懼,繼而生出嗔癡怒罵,怨憎會,愛別離。而方才紀兄所言之怨懟,也無過是人心欲求不滿而已。其實無論出世入世,皆會有所得,有所失。若能平和心態(tài),自然看待世事,便不必如林獅駝般,立檻半日,倉皇一生了?!?p> “這話說得簡單,可做起來有多難呢?”紀麟又找回話頭,道,“林獅駝并非不知此中利弊,卻還是難以抉擇,這才是此中艱辛所在?!?p> “紀兄所言雖在理,但我卻覺得,林獅駝之所以立檻半日,難以抉擇,還是因為心志太過軟弱。眼中所見若只是陰暗之事,自是半步也不敢踏出。如若多想想好的一面,譬如出門打馬的風馳電掣,清新空氣帶來的暢快,抑或是陪伴妻子的天倫之樂,便知隨便哪樣都好,又何必束手束腳?”
“可此事難就難在兩樣都好。兩樣都好,也兩樣都不好,所以人才會踟躕不前,搖擺不定。古往今來,多少先賢都曾在出世入世之間繁復磋磨,難道他們未曾領略過其中甘美嗎?可問題在于甘美之后總有苦澀,甚至是家破人亡的代價。正因如此,才會進退兩難?!?p> “其實各位何必爭吵呢?”爭論中,一人打哈哈道,正是晨間那位銀襟青衫,“各人有各人的觀點,各人也有各人的緣法。每個人出身不同,際遇不同,對于一些人來說,這種事根本就沒得選。所以啊,依在下看,安安心心走自己的路,淌自己的河便好。想這么多,無非是徒增煩惱罷了。”
“呵呵呵呵......”袁博士笑了起來,“難得糊涂......祈之倒是有些悟性?!?p> 凌蕭這才想起來,此人大名原叫鐘祈之。
“今日諸君所言甚是有趣,看來背后都下了些功夫,為師甚是歡喜?!痹┦啃Φ?,又轉頭看向靜室一角,道,“青阮,今日你倒是安靜得很,不知心中可有何疑難呀?”
其實凌蕭也早注意到了沈青阮今日的安靜。平日里他雖話也不多,但辯論時總會提出一兩個精辟的觀點,每每令人嘆服??山袢账麉s始終不發(fā)一言。
是因為眾人的眼光和流言嗎?他不禁暗想。
“先生,”沈青阮微微頷首一禮,道,“青阮心中確有疑難,卻不是在此處。若論《林獅駝立檻》,學生心中倒也有些感悟。只不過,或許與諸位所言有些差異?!?p> “這有何妨?”袁博士眼睛一亮,“你向來見解獨到,老夫洗耳恭聽?!?p> 沈青阮便拱手一禮,道:“在下幼時受江國、東陵兩國文化熏陶,所以對兩國的思想皆有涉獵,細細比對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頗為有趣的現(xiàn)象?!?p> “江國的文化將‘教化’二字置于至高無上之位,總是從小就教一個人努力成熟,變成大人。但這里面就缺了很重要的一環(huán),叫作‘童真’。很多人,我們周圍的人,同窗、親朋、甚至最熟悉的家人,他們的一生都被一種所謂“成熟”的思想束縛了。從小的教化讓他們的眼界縮小到只有井口大,心之所盼,夢之所向只是“功名利祿”四字。就如林獅駝一般。可當一個人生命的重心被束縛到“前程”二字之上時,他一生的歡愉就變得很有限了。敢闖的人或許一路青云直上,或許半途飛來橫禍,總之也能有轟轟烈烈的一生。胸無大志之輩安居一隅,夫妻和樂,兒孫滿堂,共享天倫,只要心真的能安,也不失幸福一生??膳碌木褪遣簧喜幌拢贿M不出,如林獅駝這般,一生立于檻上,心懸半空,悠悠蕩蕩,連根都沒有,又何談安穩(wěn)?”
他一下說了許多,眾人皆有些發(fā)懵。
東陵的文化與江國差異較大,所以沈青阮的觀點時常會新穎到讓人應接不暇。
便如此刻,其言論中的某些觀點已經觸及到江國大道安身立命的根本。對“教化”二字的否定,對追逐“前程”的鄙夷,以及“功名利祿”四字的刁鉆,實在有些口誅筆伐,罵人不見臟的狠辣。
可他說的偏又很有道理,讓人難以反駁。一時間,室內陷入了沉思。
凌蕭往日里也聽過他不少奇談,卻哪一次也沒有今日來得深刻?;蛟S是這番言論揪出了他心中潛藏多時的怪念頭吧,又或許,是這些簡單又狠厲的字眼碰巧解答了他心中多年的疑惑。
“童真......”他在口中輕輕念了一遍,忽然覺得自己從未真正認識過眼前之人。
“但若一個人的一生從一開始就是完全放開的,沒有教化,沒有束縛,那要如何確認此人可能的走向,整個社會又要如何來約束呢?”他看著沈青阮問道。
沈青阮轉過身來,看著他道:“世子所言,乃是‘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規(guī)矩并不等同于教化。規(guī)矩是法度,也是一個人生存于某一特定文化中,所需懷有的基本道德。譬如不可謀財害命,不可偷盜,不可辱罵父母,等等。如若違反這些規(guī)矩,上有刑法昭昭,下有黎民唾罵,其本心亦難安。而教化則不同,它側重的是人的思想。一個本該擁有無上自由的至寶,卻在日復一日的教化中被打磨圓潤,變得‘中規(guī)中矩’。如此一來,整個社會的確得以約束,可人心也戴上了不可摘除的枷鎖。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實已不可稱之為人,與圈養(yǎng)的牲畜何異?”
話音剛落,四周一片抽氣之聲。此番言論實在過于駭人聽聞,眾人只覺得靈魂深處的鐵鏈在“錚錚”作響。
凌蕭卻會心一笑,接著又道:“然法度易立,道德難成。若非經過日復一日的教化,道德二字如何深入人心?”
沈青阮遙遙望著他,目光變得認真起來:“教化有用,然度在何處?道德高尚,卻又是誰的道德?一個人如何確認自己所教之物的正確?尚不知何為世,便妄言出入;己身尚識世不明,便妄言教化,豈非太過托大?”
“有理?!绷枋掽c點頭,又問:“但人并非生來便學富五車、洞察世事,總要有人牽引,有人指點。依你所言,世上怕是無人敢自言明世??商热羧绱?,萬千幼童又該如何識世明理?一味放任不管嗎?”
沈青阮靜靜地看著他,道:“世子是在與我抬杠嗎?在下所言乃是‘教化’,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或是‘教導’。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人生來便有眼鼻耳口,便是讓他去看、去聞、去聽、去探索,去傳達。而為了讓這些探索而來的知識有一個歸宿,上天又賜給了我們一顆心。一個人一生所經歷的一切,終究要歸于此處,鑄成他對世事的看法,和對生的感悟。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事,也是最寶貴的財富。人之所以為人,因其有靈。靈之所貴,在于自由。自由之高尚,不可褻瀆。在下所言之教化,就是指所謂‘大道’對靈魂的褻瀆,對自由的輕蔑??蓢@世人往往不懂這個道理,身戴枷鎖而自以為傲,聽他人之所言,言他人之所聽,無思想,無主見,無立場,豈非......世子笑什么?”
凌蕭這才意識到自己在笑,想要整肅儀表,卻忍不住笑得更深了。
“沒什么,”他看了沈青阮一眼,“就是忽然覺得東陵的文化很有意思,倒想深入了解一下。”
沈青阮有些莫名地看了他一眼,道:“東陵文壯,其思想亦深遠。世子若有興趣,倒不若親自去看看。在下所言,無過太倉一粟而已?!?p> “呵呵呵呵......”袁博士也笑了起來。
他看著沈青阮道:“青阮今日所言,讓為師也頗感受教??!關于這個論題,諸位已經探討得頗為深入,又鋪展開來,引入了其它命題,甚好,甚好!總之今日清談甚妙,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看來諸位課后都沒少下苦工。如此年紀,能有如此見識,是我江國之幸??!好了,時辰也到了,今日便到此吧!”
說完,諸學子紛紛起身恭送。沈青阮還要去翰林院,便與袁博士一道走了。
凌蕭也收拾東西離開,卻在行至門口時,忽然聽到身后傳來意味深長的一句:“梁兄,你不覺得方才沈青阮所言有失體統(tǒng)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千百年傳下來的道理。難道,這也是他口中的‘教化’?”
聞言,凌蕭眉頭一皺,轉身一看,見說話之人正是那鐘祈之。他默默盯了他一眼,沒說什么,轉身出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