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陽似血,狂風呼號,吹得披風似旌旗獵獵作響。
程瑤佳站在蓮花山峰頂?shù)挠^日石上,望著天際,云海,心里莫名籠上一層淡淡的孤獨,身覺微寒,神思卻清明,陡然憶起了記憶深處外婆最喜歡的那一首詩。
“東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這一刻,程瑤佳讀懂了這首詩,更讀懂了喜歡這詩,哪怕外公有了外心,但老了,看破紅塵依舊熱愛紅塵,風姿嫻雅的外婆。
外婆特別喜歡唐詩宋詞,說她年輕的時候適逢祖國號召上山下鄉(xiāng),于是,她從江南被分派到了大荒涼的西北。在那與理想完全背道而馳,又苦又累的十年歲月里,外婆就靠唐詩的美麗,宋詞的婉約,未來希望的光芒支撐著她熬了下去,終于熬到了七八年,參加高考,回城市上大學。
程瑤佳也想像外婆一樣堅強地熬下去…可外婆有親人在等待,關懷,前方也有希望。而自己卻是一個人…這沒有一絲希望的單程的羈旅…她不知道自己能否這么錦衣玉食的熬到白頭。
“娘娘…”侍立在后方的春芬感受到了貴妃娘娘身上籠罩的那層孤獨,哀傷,忍不住的出聲打斷了她,希望她別沉浸在這種讓人不自禁地就想流淚的氛圍之中。
“娘娘,夕陽已經(jīng)落下去了,山風更加凜冽,我們也下山回院落去吧!寺里,應該是快到吃夕食的時候了?!痹龠@么吹下去,人容易生病。
“嗯。”程瑤佳點點頭,用手帕輕輕地擦掉眼角不知道什么時候浸出的淚水。轉(zhuǎn)過身,緩緩走在了下山的石道上。
石道修的很寬,可以供四人并排行走。蓮花山上的風景,蓮花山下的風光,都很美。
報恩寺里的風物,也很有皇家的特色,低調(diào)中隱藏著奢華,齋飯也很美味。主持濟世大師,知客僧凈明小和尚,都很和善的樣子,可是,程瑤佳依然感到無盡的孤獨,有一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凄惶不安,心靈無所依托。
她知道自己的情緒不對,不應該這么悲觀,可是,這個世界完全沒有給她一點安全感。
或許,是日子過的太好,又太無所事事,或許,是自己根本不信佛祖的關系,又或許,是自己有清醒的意識,知道自己沒有本事,沒有能力,盡管,想過逃跑,但是,又害怕逃跑出去后,遭遇更大的不幸,不堪。這些,都是因為自身不夠強大的緣故。
想想,早上,她們一行人到了建造在這蓮花山上的報恩寺,嬤嬤宮女去了客院鋪陳,程瑤佳則按規(guī)矩到了大雄寶殿跪經(jīng)一個時辰,念了一卷金剛經(jīng),一卷地藏經(jīng)。
天知道,她根本不想跪,不想念經(jīng),也不想為那個太后、為這個大慶皇朝祈福。她巴不得這個皇朝一夜之間走到二十一世紀,走到現(xiàn)代以法治國的軌道上,怎么還會希望它傳承千年!
程瑤佳一路上都在飄亂紛紛的思緒,“那個死皇帝,曾經(jīng)答應過為她找個武藝師父的。結(jié)果,到如今都沒有兌現(xiàn)諾言。答應了人家的事情卻不辦,真不是個男人?!?p> 不過,不論那個男人如何,自己應該持續(xù)改變。有沒有師父不要緊,至少得繼續(xù)將體能訓練起來。
想到這里,程瑤佳加快了步子,慢步變?yōu)榭熳?,特意繞著蓮花山多兜了一圈。
春芬在后面加緊腳步追,追得氣喘吁吁。
程瑤佳一邊快走,一邊調(diào)整呼吸,近一個小時過去,出了一身熱汗,至心里的郁氣完全散去,暢快了方回到寺廟后方的皇家院落。
洗澡,洗頭過后,一身清爽的吃晚飯,然后,消食,看一會書,戍時睡覺。
或許因為身體疲憊了,或許因為想通了,心情舒暢了,本以為會失眠的程瑤佳一覺到天亮。
醒了,清潔口腔,喝水以后,又開始在地毯上恢復做一輪修身的瑜伽。她也不再怕彩霞這個大宮女以及柳嬤嬤看見,絮叨她作為貴妃不成體統(tǒng)了。
以后,那些宮規(guī)禮儀,不該遵守的時候,她會將它們拋的遠遠的。不能讓它們束縛住自己的身心,讓自己盡可能的舒服自在,愉快歡悅,健康美麗才是更要緊的大事情。
或許是心態(tài)徹底地改變了,或許是,曾經(jīng)受到的教導,外婆,師友的勸服又重生了效力,程瑤佳不再覺得跪一個時辰的經(jīng)難熬。
她可以一心二用,在跟著濟世大師念經(jīng)的同時,還可以回憶童年,回憶母親和外婆的音容笑貌,回憶求學時期的校園生活,回憶整蠱繼母的惡作劇,逗弄便宜弟弟的歡喜,跟愛恨交加的父親跳腳對吼的肆意暢快…
程瑤佳想起了前世于網(wǎng)上看到的一句話,有些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有些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她想,她的這一生必定是注定被她的前世所治愈了。
柳嬤嬤和彩霞起初看不明看不慣程瑤的活潑好動,幾次自認為為人好的絮叨被程瑤佳無視過后,她們知道拿貴妃娘娘無可奈何。
只以為佳貴妃嫌棄寺里的生活清苦,鬧小性子。在程瑤佳更加故意折騰幾回過后,讓她們給她找雞吃,她們不可能辦到,得了一句,“好吃的不讓吃,好玩的難道還不讓我玩?”
之后,她們便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不多予理會貴妃娘娘的矯情,隨便她下午滿山跑上跑下,早上又彎腰踢腿揮拳出掌的折騰。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程瑤佳的祈福生活越發(fā)規(guī)律起來,與跟來的幾個宮人之間也越發(fā)的和諧。沒有其余的眼睛盯著,大家都漸漸的越放越開,能夠隨心交流談笑了。
程瑤佳將寺里無肉吃的清淡生活過順了,人雖然清減了許多,精神卻更健旺。其實,沒有肉吃,吃豆腐,雞蛋也是夠補充蛋白質(zhì)的。
鍛煉身體之余,程瑤佳且學會了燒古代的土灶,完全不用宮女,沙彌幫忙,她已經(jīng)能獨自用打火石,火折子之類的起火,燒火,做飯,煮菜。
偶爾,她還幫忙,替小沙彌澆后山的菜地,摘菜,擇菜,洗菜,喂后山養(yǎng)著的那兩只梅花鹿,打掃寺院,禪院,上下山的石梯。
生活中瑣碎的事情,占去了無聊的時間,程瑤佳覺得充實了,沒有了心思傷春悲秋,本也不是個喜歡傷春悲秋的人。
除了持續(xù)的沒肉吃的日子稍微讓人感覺略清苦以外,寺廟的生活也很好的,至少,比皇宮的生活讓人舒心自在。至少,程瑤佳不怕人到這里來逯她的小辮子。
清苦的日子過習慣了,便也不覺得清苦了。似乎,腸胃也習慣了天天消化吸收青菜豆腐,高梁米,糙米飯的營養(yǎng)。
簡單,樸素,且也并不讓人為三餐發(fā)愁的生活使程瑤佳忘記了康都城的一切,忘記了安良候府,文成候府,忘記了這個身體的便宜父親以及諸位還在世的親人…
也忘記了皇宮,忘記了皇帝和他的那些妻妾們,忘記了她以為的飄在江湖中的前太子,忘記了自己曾經(jīng)放出去的三個丫環(huán),夏雨,小圓,小方。
至到,冬至,這個大慶朝人特別注重的節(jié)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