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老祖都僅僅天罡,坊市往來的修行人境界恐怕更低了?!?p> 孟冉打量幾眼身邊路過的行人,又道,
“在外邊走著的多為滌身,開脈不太多?!?p> “并且多為脈象粗疏之輩。”
修行人的境界并不好察覺,不過在前三個打基礎的境界,還是能通過身體的一些細節(jié)看出端倪。
有眼力者中能大致辨別不同境界修行人骨肉皮相中的靈韻的差異。
“看來散修斬殺的魔頭、陰獸充其量只是個添頭,真正的主力不是他們?!?p> 汪玉書接上話茬,
“莫說這等山野修士,你我不也是添頭?龍虎、道丹層次的魔頭都另有大修應付。我等便是日夜不息,屠戮數(shù)千上萬的煉煞魔頭,又豈能比得上一尊道丹魔頭。”
“也是,由上觀下,我們只是小卒子啊?!泵先阶猿耙恍?。
自東街走到北邊,幾人租賃了一套中品的寬闊洞府,在一處小山頭上。
也不是租不起上品洞府,此處元氣濃度對幾人而言都低的可憐,上品與下品差異雖然明顯,可他們本就不靠這點元氣修行。
中品的洞府大小合適,又不惹眼,自然成了較好的選擇。
安置好居所后,天色已暗,大家決定先休息一晚,明日入地穴。
翌日清晨,天光初綻,幾人通過修者把守的入口進入濁煞雜氣充斥的幽陰地穴。
幽陰地穴并非僅是地穴,而是指向雜氣遍布魔頭滋生的一整塊地域,只是其核心處為地穴,故以此名代指。
入得法禁籠罩之地,眾人皆被一層無形之膜拂過,若是邪魔之流妄圖出入此地,無疑會引得法禁之力轟殺。
這是一重保障,避免魔頭逃逸再造殺孽,最后反倒折損教派福德。
法禁不止一層,越是強橫的魔頭越被框在里邊,來此歷練的修行人如果量力而行,危險并不很大。
不過是一步之遙,內(nèi)外如同兩方天地。
一切景物仿佛被蒙上一層灰,顯得暗淡壓抑。
土地荒蕪,偶爾蔓生的植被也盡是些陰晦之物。
在此地,尋?;ú輼淠就耆珶o法存活,植被鳥獸多是依賴濁煞雜氣而存,少有的例外就是靈物了,那些能吞吐惡氣養(yǎng)出靈機的靈根、異獸也可在這等環(huán)境存活。
細微難察的呢喃不知從何處飄蕩而來,置之不理倒還好,愈想要去分辨,愈是難過惡心。
天地間彌漫的元氣為煞氣所污,令修者極其不適,傳承粗陋境界低微之人難于利用此地元氣,連恢復法力也成了問題。
于德運彎腰從地上抓起一把土石,松散干燥,看起來瘠薄得很。
“汪兄,先在此處尋些弱小魔頭,還是直入內(nèi)層?”
孟冉問了一句。
“先練練手吧?!?p> 五人駕起罡風飛遁一刻鐘,掠過幾座低矮山頭,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藏得還挺嚴實,諸位道友,見我略施小術引它們出來!”
孟冉輕笑一聲,鼓蕩一身血氣。
眾人靈覺之中,他的氣血似冬日暖陽,暖人卻不霸烈,又好像一株滋養(yǎng)無比的寶藥,令人垂涎欲滴。
數(shù)十丈外,絲絲縷縷黑灰之氣從土石中鉆出,匯成一團人頭大小的魔影,氣團形態(tài)變化不定,時而浮現(xiàn)不同的人臉,時而化作畸變鳥獸。
數(shù)息功夫,魔頭還是潰散為一團惡濁煞氣,它透出兩點猩紅光芒,朝著孟冉就是一撲,帶起嘶鳴之聲。
呼~
一口真氣自孟冉口中呼出,化作狂風襲去,夾雜陽剛血氣的真氣很快撞上飛撲的魔頭。
連半點掙扎也來不及,魔頭直接消融于無形,顯然是抗衡不得孟冉之力。
“有針對手段,滌身便能應付,弱的可憐?!?p> 孟冉評價了一句,旋即不再出手。
第一只魔頭只是開端,許多奇形怪狀、或強或弱的魔頭前仆后繼地向孟冉趕來。
此時動手的就是其余幾位道友了。
汪玉書動也不動,幾縷劍氣飄散而出,劍氣至而魔頭散,那是一大片一大片地殺,恍若割草。
一滴略顯渾黃的水突兀浮現(xiàn)在空中,爆開成團霧氣。水霧有形,好似吸食一般將碰到的魔頭都吃個干凈,隨后凝為水滴,顏色隱約間變深了一絲。
這是韓幼芙出手了,看架勢是嘗試著煉制黃泉水的法門。
而在于德運手里,魔頭們幾乎淪為玩物,他探爪前伸,無形牽扯之力讓魔頭直直撞上他的手心,反抗不能,緊接著被一縷縷拆散擺弄。
他洞察力驚人,對人對事還是對物皆是如此,此番卻是要看看魔頭的特異之處。
停止鼓蕩氣血,孟冉揮袖掃開周遭塵土,將掉落的煞晶全數(shù)攝取到手中,形成小小一捧細碎駁雜的煞晶,價值不大,他也沒什么興趣收入囊中。
問了問同行道友,除卻于德運拿去一些不知道干甚,余下的都丟到韓幼芙的黃泉水中,多少也算塊肉,能給黃泉水一點好處。
“往深處走吧?!蓖粲駮〕龅米越膛傻脑敱M地圖,對幾人說。
眾人見最外邊的魔頭如斯孱弱,并不享受碾壓般的感覺,于是照著線路駕風飛去。
汪玉書手之物中并不是靜止的凡俗地圖,教派所予之地圖既將數(shù)百里之地真實的景觀印入其中,又能反映幾人的位置,別有妙處。
甚至于,一些修行資源可能出現(xiàn)的所在,與地穴中強橫魔頭盤踞之處也有詳盡標注。
在此地狩獵的散修若是有這等寶物,那還不賺得盆滿缽滿。
可惜,現(xiàn)實是求之者難得,懷之者不惜。
接連跨過開脈、蛻凡層次魔頭棲居之所,徑直闖入煉煞魔頭方能稱雄的地界。
靠近地穴的地方濁煞雜氣帶來的壓迫與干擾比之外圍大上許多。
陰風呼嘯連綿不絕,時有魔音灌耳腥氣入鼻,攪得幾人好生難受。
孟冉不禁默念九真大咒,霎時間,體內(nèi)浮現(xiàn)出不計其數(shù)的清凈篆文,其莫可名狀,仿佛為他披上一層經(jīng)文構筑的霞衣。
陰暗晦氣一掃而空,心神頓時又回復清明。
齊春秋身軀騰起無形之焰,焚燒依附而來的諸多雜氣。
絲絲縷縷的赤紅劍芒縈繞汪玉書周身,靈動游走驅(qū)逐絞殺,濁煞雜氣亦是不能近身。
韓幼芙則是將一滴黃泉水懸在頂門,雜氣但有靠近者皆被吸扯吞噬,成為水滴的些微養(yǎng)分。
于德運手段最顯高明,未見他施展何等道法,四周的濁煞雜氣便自行碰撞交融,竟生出蘊含勃勃生氣的元氣靈機來,被他吸入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