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朝,建始七年。
時有赤星經(jīng)天,監(jiān)星閣主官連夜密入王宮,與燕王私言。
次日,王城放榜,稱天象之異為‘霍亂將起,妖星降世’。
眾士皆不解,惑燕王何以自污。
是年,天下六雄——今時勢力最為強盛的六個諸侯國——中,強陳生變!
陳侯病重,囚于宮室不得出。
佞臣伺機竊取權柄,隔絕內(nèi)外,欲殺世子。
言稱世子事涉巫蠱,當背負荊條獨身入宮中請罪。
世子舉兵反,率數(shù)百軍士沖擊宮廷,欲見其父。
奈何兵敗身死,闔府盡遭戮。
史稱‘巫蠱之亂’。
又三月,陳侯自病中回轉,親理事機。
奸臣事泄,九族誅絕。其人被扒皮充草,魂魄拘束于七獄中受盡折磨。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經(jīng)此一創(chuàng),陳侯精力漸衰,不復往昔。
廿一年后,隱世賢師見陳侯,訴當年之變。
......】
“主線任務一:尋陳國故世子遺脈(子嗣)。失敗懲罰:抹殺。”
“主線任務二:王朝垂暮,草莽將起。助所尋子嗣登臨高位,此間需出力解三難一災。失敗懲罰:抹殺。”
文字如瀑流一般自淡藍光幕上刷出,介紹此次試煉任務的大背景,以及輪回士們當完成的任務。
主線任務之下還有提示:
難/0 災/0 劫/0
所渡難、災、劫愈多,評價愈高。主線任務一可在試煉世界內(nèi)結算,結算后能獲取獎勵。
子嗣非一人,諸子有嫡有庶,氣數(shù)機運亦有不同。
不排除諸位輪回士的任務有所不同,但多數(shù)情況下大家是一個輪回任務。
只要某些輪回士沒用什么特殊的權限道具,或是他自身狀況有異。
孟冉將腦海中的信息細細讀了數(shù)遍,對于幾個要點牢記在心,而后睜開雙眼。
這是一片明媚的天地,山清水秀,陽光和暖,唯一的不足只是少些聲息,太靜了!
熟悉的淡藍光幕如巨碗倒扣在大地上,罩住了八位輪回士。
在孟冉環(huán)顧一周后,他們也相繼醒轉,彼此間刻意拉開一定距離,防備而生冷。
除開孟冉有五男二女,這些輪回士要么蒙面,要么易容,看去都不是什么雛鳥。
孟冉將心神浸入識海,一面遍布銅綠的古拙圓鏡在其間沉浮,彌散著悠遠的意韻,一如往昔。
“呼——,衍道鏡總算沒出什么岔子?!?p> 再看乾坤鐲。
里邊一應事物皆是與進入之前一般模樣,食盒、丹散、鋒銳兵刃......
身上的法器無異常,法力運轉、神輝流淌無異常。
一切竟與之前無異。
按理說孟冉本應開懷,這是極為有利的事情,但他卻皺起了眉頭。
諸多隨身物事如果變化小還好,說明此方天地帶來的變化不大,但如果毫無動靜...或許是外面那層光幕隔絕了相異的天地,令每個身處其中的輪回士都能保持來此界之前的狀態(tài)。
那可就白高興了。
按下心中的一絲擔憂,他自衍道鏡中引一抹鏡光入了雙眸,隨后用稍有血絲,充滿壓迫力的眼睛盯向眾人。
他最先看的是一個俠客打扮的男子,此人臉罩黑巾頭戴斗笠,雙手套有一雙皮質手套,腰間系著一把樣貌不俗的長劍。
這人在孟冉粗粗感知中氣息最盛,身后近處還站了兩個裝扮相仿之人,好似一個小團伙的首腦,值得關注。
正要扭頭與隊友交談幾句的梁朋忽而感到有一股穿透力極強的視線扎在身上,令他毛骨悚然。
他側首一瞧,原是個黃袍大漢,骨節(jié)粗壯,身量比常人高處兩個頭,十分魁梧駭人。
黃袍大漢目綻精光,須發(fā)蓬亂炸起,皮膚黝黑肌肉結實,一看便是勇力過人者!
縱然其人氣勢頗甚,梁朋自覺也不輸,心中暗道:這匹夫瞧著一副唬人的相貌,但我武道入了先天,也不必懼他!
他隱在斗笠陰影下的眉峰蹙起,狀似不滿,與那大漢對視一眼,氣魄絲毫不讓。
兩人對視一會兒,氛圍愈發(fā)焦灼。
梁朋將左手放在腰間劍鞘之上,拇指輕彈,噌~,鞘中長劍陡然射出半截,寒光逼人。
一縷綿柔劍氣隨之飚飛而出,直向孟冉斬來。
氣流摩擦的聲響傳開,一只蒲扇大手掌橫空拍向細弱劍氣,以肉掌敵劍鋒,竟是丁點不懼。
劍氣被握在掌中,像蚯蚓一般掙扎了一瞬,旋即被巨大手掌碾滅。
手掌再攤開,上有一道白痕,而后再無動靜。
出手無果,梁朋霎時間手握劍柄,已做好了惡斗一場的準備。
好在那魁梧漢子將目光轉向別處,看去不愿與他爭鋒。
梁朋暗暗松口氣,也不敢將手從劍柄上松開,依舊保持著七八分警惕。
他心中感嘆:“這莽漢硬功真是了得,不可小覷天下人吶!”
魁梧漢子正是運煉了道術“三相法”的孟冉,他借助眸中鏡光來探尋七位輪回士的根底。
因不愿感知敏銳的輪回士察覺到什么后心生疑慮,他索性做出一副猖狂模樣,眼睛直勾勾盯著大家。
心中卻是把眾人的真實相貌,氣機特點都記在心中,烙在衍道鏡里,日后撞到了便是敵明我暗,好處多多。
“好家伙,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孟冉以鏡光照徹眾人,算是小小開眼。
大家為了掩蓋真實的容顏,手段百出。
譬如那斗笠俠客,不但面覆黑巾,黑巾下還有副人皮面具。
模樣逼真的人皮面具之下還不是真實相貌,而是用改易筋骨肌肉的武功偽裝過的樣子,簡直就是千層餅。
總之,沒有一個把真正樣子坦然顯露在外的輪回士。
大哥不笑二哥,真要論起來,孟冉以道術易形換貌的本事比他們加起來都要高。
“三相法”堪稱易形換貌道法中的一絕,深挖起來極是不凡。
三既可確指三,又可指代無窮之數(shù)。
前者為專一至純,將全部精力灌入到三個選定為模仿對象的生靈中。
所定三相彼此支撐、互助,構筑道法根基
道法粗淺時此法僅能模仿相貌、氣質。
待得精研道術根由,更進一步之后,三相法即可擬態(tài)血肉根骨,這般擬態(tài)是真能獲取到部分根骨、血肉的妙處的。
若是你選定一天資卓絕者以三相法仿之,修行精深后能部分擁有那人的根骨。
法門再深,神通道法亦可映照。
三相法鉆探到極處,即便是仿者的氣數(shù)血脈,甚至是在天地間的存在脈絡都可一并接過,堪稱是不可思議的道法。
后者身化萬像,易形隨心,可終究不如前者神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