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董卓一家來到漁陽之后,整個太守府更顯熱鬧。
以前只有甄姜幾人在府里,連后院也很少出,自從董母來了之后,就整日圍著董母轉悠。
董雯也在董府結識了一個好閨蜜,就是小蘿莉甄宓。
二人熟絡之后,便非常投緣,整日形影不離。
董卓也終于在這一家團圓之際,和這個未來的小洛神逐漸熟絡起來。
兩個小迷妹湊到一塊兒,天天跟個小尾巴一樣總是跟著,董卓得意之余也有些頭痛。
雖然天上大雪紛飛,董府之內依然其樂融融。
但這個冬天,不論對大漢還是草原,都將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雪災。
好在董卓之前未雨綢繆,已經卓見成效。
大部分百姓,都已經在馬鈞等人的安排下,學會使用火爐蜂窩煤。
雖然不能完全對抗天寒地凍,但至少鮮有人凍死凍傷。
照顧不到的偏遠之地,現在實在無能為力。
整個漁陽,所有百姓加起來,在冊的不過三四十萬。
之前董卓,令3萬降卒,協助馬鈞日夜趕工,制作蜂窩煤。
后來眼見大雪不停,索性將剩余降卒全都派了過去。
數日過去,漁陽城外煤球已經堆積如山,供應整個漁陽百姓度過這個冬天,應該不成這問題。
一天董卓正在太守府,和麾下文武煮酒論政,侍衛(wèi)來報馬鈞前來。
董卓一聽,立刻讓人將馬鈞請進來,馬鈞在工坊,一直兢兢業(yè)業(yè),盡心竭力。
董卓便令其為工坊負責人,也是工部部長。
馬鈞步履匆匆,直接行禮道:
“主公”
然后抬頭看了眼董卓,欲言又止。
董卓見馬鈞吞吞吐吐,說道:
“德衡,有什么事直接說就是。”
馬鈞臉色一正,說道:
“主公,城外降卒都跪求不起,欲求主公一事。”
董卓聽的一奇:
“所求何事?”
原來那些降卒見識到,蜂窩煤御寒奇效,又見眼下成品堆積如山,紛紛祈求董卓。
希望售讓一份與草原各族。董卓一聽不禁眉頭一皺。
倒不是舍不得,而是眼下已然大雪紛飛,草原各族又路途遙遠,部族眾多。
現在所有煤,堪堪只夠本郡之用。
就算全部售給草原也只是根本是杯水車薪。
但既然這些異族相求,此次也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于是對馬鈞說道:
“德衡,告知異族,此次可以給其一個機會,讓所有人全力趕制,能做多少盡力聽天由命,然后售于各族。
但自此之后,所有降卒必須聽令于我,誠心歸降?!?p> “是,主公?!?p> 同時令甄逸組織商隊,運送蜂窩煤前往馬市,也算是給異族一條活路。
這邊董卓卻不知自己的美酒已經在整個大漢播種。
之前很多人只聞玉泉山之名,并沒有機會品嘗,還不以為然。
此時經過一輪盛大發(fā)售,不僅達官顯貴得以品嘗,其他一些殷實之家,也有了機會。
品嘗之后紛紛驚嘆不已。
就說今在幽州之地,蘇張二人帶著交易來的美酒,連帶著在草原的收獲一起回歸。
同在涿郡的張飛,本就是好酒之人。
打聽到消息,又加上其家境殷實,直接帶著金錢,到二人處求購。
張飛在當地名聲頗大,而且家境殷實,蘇張二人,也樂意與其相交。
于是將美酒勻出一份,自己大賺一筆不說,還得了一份人情。
張飛不僅好酒,喝了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加上其酒量很大。
就算是這樣的高度白酒,也架不住其喝幾日。
而且張飛向來沒有省著喝的習慣。
干脆帶著錢財又去了蘇張?zhí)帯?p> 可惜玉京山價值千金,蘇長仁,雖然家庭雄厚,但到底比不上那些傳承數年的商業(yè)之家。
比財富在大漢還是排不上號,因此所占份額并不多。
張飛再三相求,只好將自己最后的珍藏送了出去。
自此之后張飛惦記上了,惦記上了玉京山,同時也記住了董卓,開始打算前去投奔,到時應該不愁酒喝。
當然,念念不放了不止張飛。未來的許多大將豪杰都紛紛惦記起來。
本來就對董卓欽佩不已,此時更加向往。
董卓光靠著白酒就已經在大漢各地種下了不少粉絲。
或許將來會給其一個驚喜
就連很多讀書人也頗好酒。一些以風流雅士自居的士子儒生,這句名人雅士,本就離不開酒,自然也對于美酒欲罷不能。
對于董卓而言,也算是一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