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船,這個時代乃至是北宋之前中國古代造過的最大戰(zhàn)船,最大的據(jù)說可載萬余人。除戰(zhàn)爭外,樓船亦被當作一種高級之游船。西漢漢武帝執(zhí)政之時建有豫章樓船,可以乘載萬人,船上起宮室。
這種船堪稱是古代的航母,李二陛下后來更是多次派遣人乘坐這種船渡海攻擊高句麗、百濟等國,效果卓著。但是李惲還是不太喜歡,因為這種船還是平底的,而且的劃槳的。李惲很想弄個尖底的大船出來,最好是龍骨用鋼鐵打造,至少打不過還可以撞。但是動力是個大問題,自己可沒有蒸汽機,也沒去弄啊,不知道能不能弄到橡膠。
李惲托張公瑾給弄到了幾個當年幫助過楊廣建造龍舟的大匠。張公瑾家在南方有些關系,而這些大匠目前都隱居在南方地區(qū)??上н@些人都已經(jīng)垂垂老矣,雖然精神頭看著還不錯,但是卻已是拿不動錛鑿斧鋸了,只能做技術輔導。
領頭的老者姓魯,叫魯力。李惲初始還以為是魯班的后人,問了一下之后原來才只是同姓而已。老頭雖然已經(jīng)七十了,但是看著精神很是矍鑠,黑紅的臉,手也很是粗大,跟李惲交談起來也是條理清晰,并不糊涂。
而跟著魯力來的幾個老頭一共是六人,也全都是七十左右的人了,還都是師出同門的師兄弟。雖然都是出身木匠,但是卻因為身在江南之地,幾人卻都是以造船為營生。當年曾經(jīng)被征召一起為楊廣修建過龍舟,后來隋末動亂后僥幸活下來的幾人就是在南方幫著人造船,而且跟張公瑾他們南方張家往來較多,這才被舉薦給了李惲。
而且這幾人還帶來了當年不少的圖紙,盡管缺失了很大一部分,但是還是能補齊的。李惲詳細的咨詢了幾人具體的情況,以及制造尖底大船的可能性。而且李惲還給畫出了大概的草圖,幾個大匠倒是表示建造應該是不難的,可以一點點的過渡測試,比如先不要弄那么尖的底,可以先用弧形的試試,然后在一點點的試具體合適的角度,最后再定下來。
可以說這幾人的這種建議是非??茖W的,也很是合李惲的心意,當即就將幾人留了下來。這些人雖然不能自己再動手了,但是兒孫以及徒子徒孫還是不少的,林林總總的居然前后來了上百號人。李惲倒是胃口好,照單全收了。并派出了家里的大馬車運送這幾個老頭去洛陽,這些人一路奔波到此,又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是照顧好些吧,這樣的人才可是寶貝。
但是人員的花費畢竟是很小的,船這玩意才是真正的大頭,就是李惲這般豪富也是有點肉疼的。根據(jù)魯力等人給出的預算,李惲的那點家底也就夠造個三四艘這樣的大船,因為需要進行測試,就算是造小船測試,那花費也是不小的。
但是目前好歹還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nèi),而且造出來的船多余的還可以拿去賣嘛,李惲也就并沒怎么在意,并且派出了常時一起前往洛陽,帶領著韓寧給自己當一回船廠的廠長。對于這個船廠李惲可是寄予了厚望的,希望常時不要帶著自己的小姨子卷款跑了。
李惲在稱職的當著一個閑散王爺,可是朝中的人并沒有因此就放過他。
七月初十的大朝,再次有一大堆的御史上表彈劾李惲意圖謀反。而且這次的人員數(shù)量可不是之前那么的五六人,而是一下子上升到了二十余人。不僅如此,上表彈劾的人群中除了鄭元壽之外,還多了一個禮部尚書衛(wèi)文清這樣的高官。也就是說,現(xiàn)在六部九卿已經(jīng)有兩人參與進來了。
朝中雖然輿情洶洶,可是宰輔們并沒有發(fā)聲,李二也并未作出表態(tài),一副聽之任之的樣子任由此事發(fā)展。不表態(tài)、不參與、不負責!
李惲得知消息后有一點氣憤,認為自己這個老子太不夠意思了。啥好事都想占一腳,結果光拿錢不辦事。哎,后世的太宗好像也是這個脾氣:錢可以收,事不辦!
李惲干脆不去理會,聽喇喇蛄叫就不種地了。依然繼續(xù)的在忙著自己的造船大業(yè),黃升更是經(jīng)常的在洛陽長安兩地跑,給李惲運送圖紙和意見。李惲對于輪船的要求很高,一上來就想弄個精鐵龍骨的大船,甚至前面的撞角也想要弄成鐵的。好在魯力還是有點料的,連同常時給李惲寫信,先用木料試驗,可行了再逐步替換。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開始就弄精鐵的話,花費實在是太過驚人了,就算是李惲再富有,也經(jīng)不住這么個造法。大唐年間的鐵產(chǎn)量,后世唐山隨便找個小爐子都能吊打。真要是全弄精鐵打造,整個大唐的產(chǎn)量加起來都造不了幾艘船。
考慮到這個現(xiàn)實李惲最終還是同意了二人的建議,但是還是固執(zhí)的派了黃升把家里的精鐵全部給拉了過去,而且李惲還安排摩絲給大賀摩會去信,再多要些精鐵。就是現(xiàn)在還在長安城的王有才也被派出去了,前往奚部幫自己收購精鐵。
這下子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朝堂上本就有不少人在攻擊李惲,因為皇帝和宰輔們的冷處理才沒有怎么形成規(guī)模。但是李惲這么一來,卻是再次給了這些人以口實了。
七月十五當日,中元節(jié),小常朝。再次有了眾多的官員的一起上本彈劾李惲恣意妄為,更是說道:前隋時節(jié),楊廣行水殿龍舟事,壞了江山,而李惲現(xiàn)在也在造龍舟,徒耗民力,非一個王爺應該有的作為。而且李惲陰結大賀摩會大肆求購鐵器,意圖不明。
其實對于這些攻訐李惲還是想挽救一下的。畢竟無論自己怎么作,都是花的自己的錢,而且自家的錢大部分都是自己打劫來的,還有就是從塞外交易得來的,跟徒耗民力扯不上邊的啊。再說了,我買鐵器是為了造船啊,你們這幫迂腐的玩意,那懂得起如此先進的姿勢呢。
但是李二并沒有召喚自己,遣人去尚書省問了下,也沒有同意自己去參加大朝,索性就不去了,你們愛咋鬧咋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