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門司,掌管皇帝朝會、宴享時贊相禮儀。在國家重大活動時,比如朝會、會見外使、國家宴會的時候,為文武大臣、親王宗室、各國使節(jié)、首領(lǐng)等人按照其官職大小對他們進行引導排序,并對他們進行各種禮儀上的教導學習,糾正他們的行為。就類似于后世的儀仗隊加禮儀隊,代表國家形象。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以武臣子弟為看班祗候,在殿庭學習禮儀,熟悉后使為閣門祗候。
能當上閣門袛候的,都是武臣家的子弟。而且還要清廉干練,有方略,善用弓馬的武臣子弟,然后學習禮儀,才能從看班袛侯轉(zhuǎn)為閣門袛候。
這閣門司內(nèi)任官的皆是武臣清要之選,地位顯貴,職司重要,但又政務不繁,只要在這位置做上幾年,再下放到地方帶上幾年兵,很快就能成為一方將領(lǐng)。
妥妥的好差事!
“锜拜謝太師!”劉锜鄭重地對蔡京道謝。
……
趙楷覺得自己得將府中的下人都換一遍,不然下人們每次見他都用看神一樣的眼光。
每每看到這樣的眼神,趙楷就覺得一陣不舒服。
還有,自己身邊也需要一些侍衛(wèi),電視里那些個王爺哪個身邊沒有幾個保鏢?自己出門就只能跟著一個馬車夫,這完全不符合王爺?shù)呐渲谩?p> 趙楷找來王府的管家,一個姓李的老伯,趙楷記不住他的名字,每次都是叫他李伯。
“李伯,我想將府中的家丁下人們?nèi)慷紦Q一遍。”
“這是為何?”李伯楞道。
“他們看我的眼神讓我感覺不舒服,都換了吧。”趙楷揮揮手。
“這……”李伯欲言又止。
“可是府中沒錢?”趙楷問道,應該不至于吧,換幾十個下人也花不了幾個錢。
“那倒不是,只是府中這些下人身份都比較特殊……”李伯答道。
“哦?有多特殊?”趙楷來了興趣,好家伙,連下人都還有特殊的身份。
再特殊,能特殊到哪里去?
“殿下可曾記得去年居養(yǎng)院之行?”李伯問道。
居養(yǎng)院算是趙楷的老爹趙佶上位之后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大宋各地經(jīng)常發(fā)生饑荒,每次發(fā)生饑荒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流民,這些流民沒飯吃,沒事做,經(jīng)常搞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事情。
于是,有的地方官員為了防止這些走投無路的人跟自己對著干,便建設(shè)了一些官方的房子,專門供養(yǎng)這些沒有勞動能力的鰥寡孤獨者,實在活不下去的人,也可以到這些地方去領(lǐng)政府的救濟糧,沒錢看病的,也能到這里免費看病。
到了趙佶當皇帝的時候,因為威望不足,大權(quán)還在向太后手里握著,對他不太放心。所以趙佶很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政績來證明自己的勵精圖治之心,因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建立這種福利制度無疑能夠讓他收獲巨大的聲望。
于是,趙佶將這種房子賜名“居養(yǎng)院”,下令全國推廣,為鰥寡孤獨、貧病無依者饑中送飯、病中送醫(yī),完備了社會救濟制度“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贏得了民心,提高了威望。
而建立之初,居養(yǎng)院的規(guī)格也是頗為高標準高規(guī)格的,趙佶甚至親自參與到其中,包括餐飲器具、衣服被褥、房屋院落的功能布局,都訂下了超高的標準,放在現(xiàn)代幾乎能有三星級以上賓館的豪華配置了。
此外,居養(yǎng)院中的孕婦還能有專門負責照料的月嫂、生下來的嬰兒有專門的的保育員照顧。
伙食方面,一律小康以上,由政府專門撥款負責。
以至于經(jīng)常有一些無賴混混冒充難民跑到居養(yǎng)院騙吃騙喝。
在這之后,這項制度就這么一直流傳下來了。
不過趙佶那顆勵精圖治之心,卻沒能好好的流傳下來,自從向太后去世之后,趙佶大權(quán)在手,不用天天擔心有人管著自己,就徹底放飛了自我,又回到了吃喝玩樂之中。
吃喝玩樂要花很多錢,所以皇帝大都愛斂財。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朕的錢!都是朕的錢!”
皇帝想要錢,大臣們自然絞盡腦汁,巧列名目為皇帝送錢。
這當然不可能從他們自己的腰包里掏錢出來,相反,他們還想跟著皇帝一起撈錢。于是這主意就打到了國家財政上面。
反正,這國家是官家的,從國庫中撈錢給官家,不就是從衣服的左邊一個口袋取出來放進右邊的口袋嘛。
蔡京就深諳此道,這居養(yǎng)院的開銷這么大,不行!
那些難民都快要餓死了,這餓死的人,還能稱做人么?
給他點粥,讓他能活下去就不錯了,還整這么高的規(guī)格做什么,一個個全都養(yǎng)成白白胖胖不做事的懶人,這怎么能行!
于是暗中逐年削減政府撥給居養(yǎng)院的開支,將這些削減了的開支,一部分放進自己的口袋,分點湯給下屬;另一部分則供官家玩樂。
這就是蔡京官場的生存之道,既把事情給辦了,又能讓下屬活的滋潤,還能討得領(lǐng)導的歡心,也難免能夠任相幾起幾落十余載而不失寵了。
回歸正題,這蔡京將居養(yǎng)院的經(jīng)費給減了,這居養(yǎng)院自然處境每況日下,難民們的日子也就只能勉強維持的了死不了這樣子。
一年前,趙楷倒是無意間路過居養(yǎng)院門口時,想見見傳說中父皇親自督建的居養(yǎng)院是個什么模樣,結(jié)果進去之后大失所望,看著里面那些皮包骨頭的難民心存憐憫,吩咐人往里面送些物資。
當時趙楷便找趙佶提起此事。
趙佶聽了之后便找蔡京,蔡京說,如果按照當初的標準,一千文錢只能養(yǎng)活一個人,而削減了標準之后,一千文錢卻能養(yǎng)活一百個人,這不是救了更多得人嗎?
趙佶一聽,聽完蔡京的解釋之后,也覺得頗為有道理,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一年前府中正好需要招人,我見殿下對居養(yǎng)院中之人頗為憐憫,便自作主張?!崩畈f道,“府中這些下人,多由居養(yǎng)院中的難民中挑揀能干活的而來?!?p> “如果殿下真的嫌棄他們的話,我這就將他們換掉。”李伯嘆了口氣。
“等等!”趙楷打住李伯的話,“你將府中所有從居養(yǎng)院招來的家丁、丫鬟全部叫來?!彼胍纯催@些居養(yǎng)院中出來的人現(xiàn)在過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