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化悲痛為力氣
“我雖不太喜歡,但我會娶她,會對她負(fù)責(zé)的,現(xiàn)在劉家送飯給我吃,我若不吃,岳母必定去我家里鬧,得穩(wěn)住他們?!?p> 孫軻聽了,卻有些不贊成,“之彥兄,我看這劉家小女可是對你上了心,每次看到你眼神都發(fā)光,這眼神我見多了,你若是不想與她成婚,可就別耽擱了人家?!?p> 顧盛聽了這話不舒服,他雖不愛,但也不討厭,夫妻之間不都這樣么,相敬如賓的在一起。
“你們許是話本子看多了,夫妻之間本就是這樣平平淡淡的,再說不過就是婚事,就是娶房媳婦在一起成為夫妻,莫想得太多,我不會白吃劉家的飯菜,今個兒她送飯過來,我會給她銀子,她上一次還去碼頭做苦力,太辛苦了,這一點(diǎn)兒小錢,不及我的一張狀紙,也不及我的一份試題?!?p> 湯壹自是知道顧盛的人品,或許感情之事就該是這么平淡的吧,顧盛做什么事都胸有成竹,要他像話本上的男子那般熱烈,怕是不可能。
不過湯壹還是有些好奇,問道:“你與劉四娘一開始是不是你真的與她有肌膚相親,畢竟這事兒都傳開了?!?p> 自然是沒有肌膚相親,但一考慮到兩位同窗又會問到底,只好認(rèn)下,“對,所以我會娶她的,你們也別瞎操心了。”
正好此時有位同窗匆匆走過來,看到顧盛連忙開口說道:“顧兄害我們好找,教諭大人正在找你呢,今日齊大儒來了縣學(xué),帶來了不少好吃的,叫咱們過去一起吃呢?!?p> 顧盛對齊大儒并無興趣,可是身邊兩位同窗明顯的帶著渴望,他也不想在縣學(xué)里不合群,便決定一同去看看,湯壹倒還想起云錦送飯的事,忙提醒道:“之彥兄,那些飯菜怎么辦?”
顧盛朝東墻角看去一眼,他心頭也擔(dān)心云錦會一直等在那兒,但嘴上卻是說道:“她等不到人自是會離去,呆會我再來拿就是。”
轉(zhuǎn)眼幾人離開了,然而這些話全部落入了云錦的耳中,原來她在顧盛心頭是這樣的,只是為了負(fù)責(zé)任罷了,虧得她昨個兒夜里還糾結(jié)了一夜,現(xiàn)在覺得自己好傻氣。
云錦身姿利落的來到東墻角,毫不猶豫的提著食盒就跳上了墻頭,轉(zhuǎn)身走了。
其實(shí)就在他們走后沒多會,顧盛卻找了個借口匆匆來了東墻角下,可是這兒既沒有看到人也沒有看到食盒,他有些疑惑,難道是四娘忘記了時辰,來晚了?
于是他坐在這墻角下等著,這一等,等到了下午上課時分,他卻是中午飯也不曾吃,只好起身去上課了。
云錦提著食盒從縣學(xué)里出來,走在街頭,心頭郁悶極了,想她娘還做了拿手的紅燒肉,既然不送了,以后云錦打算自己吃了。
只是心里頭卻是不好受,云錦本想回家的,又不想魏娘子說她,干脆乘著時間早,尋份事來做做,打點(diǎn)零工去,這一天到晚吃這么多,給家里貼補(bǔ)一些也好。
云錦一路朝城南市場中心走,都說城南鏢局多,不知道有沒有短程的鏢,至少比做苦力賺錢吧。
她提著食盒走來,就見有一處鏢局門前不少男子排隊(duì),她上前問道:“兄弟,這是在招苦力還是在招鏢師?”
那被問的壯漢,身上穿著褂子,短衣襟小,長相粗獷,四肢也粗大,一看就是干活的,不過壯漢卻說道:“自然是招鏢師了,要做苦力莫來城南,該去碼頭。”
云錦覺得說得沒錯,于是又問這是要押鏢去哪兒,那壯漢擺手,“管他們到哪兒,只要管了我一天吃喝,我就知足了。”
云錦沒問出來,她暫且站在了壯漢后頭,壯漢又將她打量一眼,疑惑的問道:“姑娘,你也是來跑鏢的?”
云錦點(diǎn)頭。
壯漢倒是心好,勸道:“姑娘家的,莫出來拋頭露面,不安全?!?p> 她這樣的還不安全?云錦但笑不語,眼前排隊(duì)的這些普通壯漢,沒一個能接她一招的。
終于輪到云錦了,對方問她情況,她二話不說問這一趟是去哪兒,對方倒將她看了一眼,皺眉,沒好氣的說道:“不遠(yuǎn)不遠(yuǎn),一天一夜的路程,就是去隔壁的安城,到了安城地界,你們這些鏢師可以先回來了。”
“若是走得快,你們還能半夜趕回陽城來?!?p> 云錦一聽,這差事不錯,不過也得有人幫著給家里捎個信才成,于是她決定接了這差事,可那鏢師卻不同意了,“你一個姑娘家的,打得過誰?”
云錦一聽,她眼神四下里一看,見旁邊地上一塊大石頭,她一拳砸下去,只聽到“咔嚓”一聲。
在場的眾人紛紛側(cè)身去看,只見石頭中間開了一條裂痕,都驚住了。
人群里有人認(rèn)出來了,驚呼道:“西市口殺豬匠劉洪的女兒,聽說一頓能吃三頭豬的那個,力大如牛?!?p> 她一頓能吃三頭豬,那也夸張了,要是這么大的胃口,就算是殺豬的劉家也養(yǎng)不起。
云錦倒是不反駁,但劉洪的名聲很響,他在西市口賣豬肉出了名,有個這樣的女兒早已經(jīng)傳開,那鏢師再看云錦的眼神就明顯的不一樣了,似乎有些怕她。
這樣一來,云錦也不必再報(bào)家門,直接就過了。
云錦與一群壯漢站在一起,他們先前借著身高與體形還有些看不起人,這會兒倒是紛紛站開了些,生怕自己惹到她。
很快招集了一隊(duì)臨時鏢隊(duì),顯然這一趟去安城,挨得近,所以也不需要會功夫的人跟著,只要長得壯實(shí)充個數(shù),看著人多就好。
云錦算是一個特例。
要出發(fā)了,只有云錦提著一個食盒,眾人一想到她的食量,她提著一個食盒倒也正常。
云錦使了五文錢叫人幫著去西市口的肉攤上傳了話,告訴她三哥就好了,也不至于家里人擔(dān)心。
前頭車隊(duì)運(yùn)送的應(yīng)該是糧食,雖然用麻袋全部扎好,又一袋袋的碼在驢車上,可云錦押運(yùn)糧草有經(jīng)驗(yàn),看車輪的痕跡就能估摸出來。
出了城門,上了官道,云錦朝前后看了看,真正的鏢師就是剛才招他們一起的那位,再帶著兩個沒有經(jīng)驗(yàn)的學(xué)徒,功夫應(yīng)該有,都不太強(qiáng)。
其他的全是不會功夫的壯漢,這明顯的運(yùn)糧車,若不是距離挨得近的安城,不然這么上路,這一趟鏢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