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

第十一卷 情系群眾(二)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 向遠志 1223 2020-04-19 21:31:52

  二人走進屋里,和室外的寒氣逼人相比,室內暖烘烘的。

  楊國強正躺在火膛邊的一架木板床上。他那七十多的老母親正往火膛加柴。見歐陽曉和黃光厚來了,老人忙請他們在火膛邊坐下,楊國強也躺著與他們打招呼。

  黃光厚問道:“國強,怎么搞的,病了嗎?”

  楊國強說道:“人背運的時候,喝水都塞牙。前天在大巖堡給李良修牛圈,晚上喝了點酒,回家時在水草灣一跟頭摔到坎下,把腰折了。當時把手機也摔壞了,要不是趙癲子路過,在那山大人稀的地方,我一晚上冷都冷死了?!?p>  歐陽曉說道:“國強叔,怎么不看醫(yī)生呢!”

  楊國強的老母親說道:“我也喊他去醫(yī)院住幾天,可他硬講沒得錢?!?p>  歐陽曉說道:“到沙溝衛(wèi)生院治不需要花多少錢,合作醫(yī)療報銷比例高?!?p>  楊國強嘆了一口氣說道:“醫(yī)院報銷比例是高,我這個樣子至少要住個十來天,那我來回的車費和生活費以及報銷后的自費部分,也要好幾大百。不滿你們講,我現(xiàn)在手里是還有三四千塊錢??蓭紫伦痈阃媪耍院笕绻芫脹]人請我做事,我生活怎辦。“

  黃光厚說道:“你先去醫(yī)院把傷治好了再說,你母親有低保,你每月再掙個幾百塊錢,生活應該沒有問題?!?p>  楊國強說道:“黃主任,算下來生活是沒有問題,可你也知道,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紅白喜會也有禮尚往來?!?p>  的確,村里的人情往來要花錢,這是任何地方都免不了的。楊國強在人情方面與鄉(xiāng)鄰之間有往來,不過并不多。即使拋開這一點,就他家目的收入,算帳的確能算到脫貧的標準之上。而楊國強的兩三畝旱地已經種上了枇杷,可是枇杷還未到掛果期,也就沒有收入。又因他從小不愛種田,兩畝水田早已經荒了兩三年。不過在上次的院落會上,他已同意流轉給市場主體。由于他以前要照顧父親,母親的身體又不好,家里沒有養(yǎng)豬,吃的肉和米全靠買。今年八月他父親去逝后,依然沒有養(yǎng)豬。他家目前的這點收入僅能維持“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要達到較高的生活質量,幾乎不可能。

  十一組及鄰近的村民都知道楊國強雖然也做些零工,但絕對算不上勤勞的人,他特別不愿意干農活。自從他父親死后,很多人都說以前因他父親的情況他不能出去做事,可以理解。而現(xiàn)在他父親去逝了,他一個壯漢,養(yǎng)活他母子兩人應該沒有問題。那他母親的低保就應該下,扶貧不是養(yǎng)懶人。而且在上個月的村民代表會上還有代表提出了這個問題,只是尖刀班和村支兩委考慮到楊國強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暫時保留著他老母親的低保。其實,尖刀班一直在想辦法讓楊國強有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但他母親身體不好,需要照顧,讓他外出務工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且他也不愿意外出務工。讓他做護林員,一年有四千塊的工資,可他卻不愿意干。他這種情況,一直是尖刀班與村干部的一塊心病。

  歐陽曉知道,現(xiàn)在治好楊國強身上的傷,讓他恢復勞動能力才是最緊要的事,便說道:“楊叔,先去醫(yī)院把身體治好,有了好身體,一切才有希望,錢用了還可以賺回來?,F(xiàn)在黨和國家政策這么好,只要勤勞,一定會過上好日子的?!?p>  還沒等楊國強搭話,歐陽曉的手機響了。拿起一看,是白河片區(qū)工作隊書記(管理白河一帶的八個村)魯自在打來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