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萬象朝宗

122章 舉頭三尺照人心

萬象朝宗 煙雨四顧 2291 2020-06-25 09:14:18

  大青山青牛觀前的石廣場南北闊達(dá)數(shù)十丈,寬也有近二十丈,一邊是數(shù)百級的山門石階,一邊是古樸莊嚴(yán)的百年道觀,經(jīng)過一番簡單布置,此正是坐而論道的最佳場所。

  天還未亮,邊軍就就在山腳禁止游人香客上山,起個大早卻吃了個閉門羹的游客本來一肚子怨火,但瞧著封山的是披甲執(zhí)刀的涼州邊軍,沒誰跟自己過不去,只能返回,改日再來碰碰運(yùn)氣了。

  鳳儀書院一行在曹破敗領(lǐng)著飛云卷護(hù)衛(wèi)下,送雍不昧靈柩上山。

  陶弘老道長未卜先知的已經(jīng)在后山腰一幽靜之處選好了地方,只待故人歸來長睡。

  靈柩上山,凌云和李吹雪兩位道長帶著齋醮法器來替師傅送故人一程。

  曹破敗帶著熊十二、華風(fēng)虎、張重華幾個又從山上下來,剛到山腳就碰到五騎聯(lián)袂而至,頓時放下心。

  他心目中的天人蘭十一郎白衣飄飄,與書院鳳東籬兩騎當(dāng)先,后面跟著宇文秀色,楊朝宗和老刀把子在最后。

  楊朝宗一看到曹破敗他們那臉色,心中一熱,偷偷打了個“妥了”的眼色,隨即招手一起上山。

  沒有半句多余,甩鐙下馬。

  卯正剛過,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照得大青山鋪就一層耀眼的霞光,宛如世外仙境。

  楊朝宗沒有看日出的心思,獨(dú)孤相比他們早一個時辰出發(fā),現(xiàn)在和關(guān)海山“哥倆好”摟腰搭肩看“他娘的日出”?

  等下關(guān)海山突然看到宇文秀色,會不會急火攻心、到底暴斃?。?p>  想到這里抬眼看向走在前面的宇文秀色,眼光不聽使喚的從上往下移,忍不住咽下一口口水,唉,多好的機(jī)會,就這么浪費(fèi)了,可恥?。?p>  來大青山的路上,宇文秀色始終寒霜罩臉,一言不發(fā)。雖然知道向她動手的是關(guān)海山,救她的是楊朝宗,也沒給楊朝宗好臉子。

  蘭十一郎與鳳東籬并肩而行,溫言笑道:“先生不大厚道??!”

  鳳東籬手里拎著個酒壺慢悠悠的拾級而上,所有人隨著他的步子,不緊不慢。他頭也不回,甕聲甕氣道:“老夫向來不厚道,比不得你們雍涼。”

  楊朝宗有些納悶,老神棍什么時候變得酒不離身了?當(dāng)初在昊陽初遇,一路西行到雍州,沒見他好這一口?。?p>  蘭十一郎知道他意有所指,輕輕一笑,又放低語聲又道:“不過我還是要替大將軍謝過先生?!?p>  鳳東籬冷哼一聲道:“老夫雖說和你們大將軍有些淵源,還沒到他謝我的份上?!?p>  蘭十一郎不以為意,失笑道:“也對,你該謝他才是?!?p>  鳳東籬嘀咕道:“女人太能干可不是什么好事!還沒把自己嫁出去。”

  蘭十一郎淡然道:“我和先生一樣的心思,嫁不嫁有什么關(guān)系?”當(dāng)年大將軍和鳳東籬二次晤面之時,她就在一旁。

  鳳東籬望向山頂,已可看到青牛觀的飛檐了,他緩緩說道:“這青牛觀可沒有牛啊?!?p>  孟神通接口道:“當(dāng)年老子騎青牛過此,一直往西而去,說不得哪天就回來了。先生有個弟子叫秋殤之,想留在涼州,先生以為何如?”

  鳳東籬漫不經(jīng)心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不留在他自己?!?p>  西北的日頭要比關(guān)內(nèi)起得晚,但一出來就有些烈,蘭十一郎抬頭看了看,突然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斑@天好像要變了?!?p>  烈陽當(dāng)空,哪來的變天?

  鳳東籬搖了搖手中的酒壺,打開喝了一口道:“這西北什么都好,就是日頭大了些。”

  蘭十一郎微笑不語。

  來到山頂,青石廣場上稍稍做了些布置,擺下了桌椅茶具,一副開門納客的架勢。

  先上山的獨(dú)孤相、關(guān)海山等人不知去了哪里看日出,沒有半個人影。

  鳳東籬自顧進(jìn)觀,楊朝宗和孟神通使了個眼色,快步跟上。

  鳳東籬道:“雍州上下這么用心,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了?”

  楊朝宗小聲道:“先生就別小子打啞謎了,小子可沒那么好的悟性,就跟聽天書似的?!?p>  鳳東籬啞然一笑,“好戲還沒開鑼,那你隨老夫先走走看看吧,是好是壞老夫也無能為力咯?!?p>  楊朝宗隨在鳳東籬身后,越過觀內(nèi)放生池,往里走去。放生池內(nèi)有幾座假山石露出水面,上面幾只老龜正在曬太陽,池內(nèi)數(shù)株睡蓮,葉子上珠光滾動。

  觀內(nèi)沒到幾個道士,該是事先得到知會,避往別處了。

  鳳東籬跨過門檻,進(jìn)到并不算如何雄偉的大殿,殿內(nèi)供奉著道家諸位仙家仙長,要么慈眉善目,要么怒目眥眉,俯視著世間百態(tài)。

  “小子,你看著大青山咋樣?”鳳東籬突然冒出這么一句。

  楊朝宗老實(shí)道:“雖處西北,也算桃園。”

  鳳東籬搖頭笑道:“桃園個屁!就是個睡覺的地兒?!?p>  楊朝宗笑道:“自是比不上翠峰山了,但在涼西,找不出第二個更好的地方了?!?p>  鳳東籬一尊尊神仙看過去,隨口道:“世人都說神仙好,確實(shí)好啊,不悲不喜,無風(fēng)無雨,還披著一身金漆,世人就算再怎么餓肚子,也要把它供好?!?p>  楊朝宗不敢接他的話往下說,只道:“世上真有神仙嗎?”

  鳳東籬淡然道:“有或沒有,老夫也不敢斷言,反正我是沒見過。”

  楊朝宗點(diǎn)頭道:“有沒有、見沒見過不重要,人心里有就行。”

  鳳東籬神情微動,沉吟道:“那還是有的好。雖說世人大多平時不燒香,但有個地方燒香總比沒有的好,舉頭三尺可照人心?!?p>  楊朝宗默然點(diǎn)頭。

  大殿后是一座院子,兩旁有多間房屋,該是觀中道士們平日里的起居之室。

  往前是一道蜿蜒而上的石階,石階后又有兩座建筑。

  鳳東籬繼續(xù)往上走,口中道:“前朝元家出過兩位梟雄皇帝拓跋健和元離火,最后仍是得國不過甲子有余便灰飛煙滅,小子你可知為什么?”

  楊朝宗哪想到他會突然問起這個,不過還是開動腦筋,思索道:“小子以前沒想過這些問題,我覺得應(yīng)該一來是時運(yùn)不濟(jì),二是道統(tǒng)不順吧?!?p>  鳳東籬笑道:“道統(tǒng)不順?倒也不不無道理,元家原本是鮮卑血統(tǒng),雖然由吃肉換成了吃草,可到底是不習(xí)慣。元家兩代雄主一意漢化,誰知畫虎不成反類犬,最終貓不貓犬不犬。想當(dāng)年,拓跋健何等梟雄?南征北討,滅國無數(shù),好不容易得到的半壁江山,也不過轉(zhuǎn)眼即過?!?p>  楊朝宗向來不喜歡讀書,偏對歷朝歷代逸聞典故頗有興趣,在昊陽時只要是史書典籍,不管是管家正史還是各家野說他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拓跋健他當(dāng)然知道,還知道他生了個同樣梟雄的兒子元離火,衣冠南渡后紛亂近百年的北方最終在他手里得到了統(tǒng)一。

 ?。ń裉煊惺峦獬?,提前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