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花獻佛
和母親說話高興兒子差點忘了,李誠從懷里掏出半塊柿餅子遞給他娘,
阿娘你吃吃看,可對你的胃口?要是你喜歡吃兒子就都給你留下,說是都留下,但是說話的語氣可沒這么順溜了,
老夫人故意裝著沒聽見,咬了一口,甜膩軟爛有嚼勁,
嗯,真不錯,我喜歡這吃食,說完又吃了一口,老夫人這一生吃過不少美食,點心,干果蜜餞,就眼前這一口餅子,還真就拿住了她的口欲,
誠兒,你把這吃食都給我送來,
阿娘,你年齡有些大了,不能多吃這柿餅子,
我不多吃,每天半塊就行,老夫人截住兒子的話
李誠也好這一口甜柿餅子,母親都開口了,他哪有不送的道理,
兒子這就去給你取來,您老人家可得藏好了,免得家里小子們磨纏,
把另外三樣也一起帶過來讓我嘗嘗,
李誠腳步停了下來,阿娘那幾樣果子酸的很,李誠無奈的說到,阿娘真是耳聰目明的,
果子吃不得,我可以喝甜水,快去拿吧我等著喝,老夫人一錘定音,
李誠本想柿餅子沒了,那甜水就自己留著自己喝,現(xiàn)在甜水也沒了。
遠遠的就有小廝等在路口回話,
我吩咐準備的人手準備好了沒有?回來老爺,已經(jīng)送去松濤院了,用的人手也是大爺留下的人,屋里可有其他情況?
沒有的老爺,小廝把屋里爺倆的對話和舉動,都一五一十的跟李老爺匯報。
李老爺點點頭,你去我屋里把那幾個陶罐子送去老夫人那里,
他自己則去了竹松院,心里有些激動,想迫切的知道做出來的紙會是什么樣?
崔兄弟飯食還對胃口嗎?
謝謝李老爺,這飯食很好的,比我們過年吃的都好,
崔玉英心里翻了個白眼,這比喻不恰當,豈止是好,簡直好太多了,去年過年吃了蒸芋頭,全家都開心瘋了,前年過年吃的還是照影子的米湯呢,
李老爺我們這就去試做吧!
那行,崔兄弟隨我來,李誠心里雀躍不已,還想著怎么開口呢,
崔勝平主動開口打破了他的尷尬,
李老爺能麻煩你派個人送我去鎮(zhèn)路口嗎?
英子去路口做什么?
我想告訴拴子叔一聲,我和阿爹留在府里趕急要的麻袋,晚上不回去了,想讓拴子叔給我阿娘捎口信,
英子考慮的周到。
二來,你陪著英子去街上,孩子一個人去街上不安全,街中有的乞丐惡的很,
崔玉英走時,拎的食盒被二來接過去拎著,
父女倆,分兩頭行動做事,
出府門口東看看西看看,沒了早上來時的繁華,街兩邊的飯館,糕點鋪,吆喝聲不歇息,正是吃中飯的繁忙時間段,
崔玉英跟著二來走了約么有一刻鐘,遠遠看見趙拴子縮著脖子坐在牛車上等人,
這個路口四通八達的方向,形成了小鎮(zhèn)繁華的原因,鎮(zhèn)子雖小卻五臟俱全,吃食,住宿,托貨,走商,金銀鋪蓋衣絲毫不愁。
拴子叔,崔玉英喊到,
英子你和你爹弄好了嗎?
還沒呢,拴子叔,崔玉英接過二來手上的食盒,端了一盆她們吃飯就舀了兩勺的雞湯,又拿出四個白面饅頭遞給趙拴子,摸著湯和饅頭都是熱的,看來這食盒是具有保溫作用,
拴子叔你快吃,出風就冷了。
趙拴子咽了咽口水,白面饅頭呀!
英子給你吃,趙拴子遞給崔玉英一個饅頭,我已經(jīng)吃過了拴子叔,這是帶來給你的。
趙拴子也不客氣了,今天沒拉到什么生意,肚子此刻正餓的咕嚕嚕響,拿起饅頭咬了一口,喧軟的饅頭一口去了一半,
崔玉英看他吃的兇有點噎,趕忙把湯遞過去,跐溜猛喝了一口熱湯,拴子才緩過來,湯里的雞塊和肉片子,拴子近乎急切的吞下去,都沒咋嚼爛,天冷饅頭和湯吃完能暖和好一陣子,
拴子叔,你下晚回去告訴我阿娘一聲,我和阿爹趕完李老爺要的麻繩,和麻袋才能回去,
讓你阿爹安心趕活,拴子叔肯定把話帶到。
喝湯的空檔回了一句英子的話,連湯帶肉的吃完,把盆放到牛車上的食盒里,還打了個飽嗝,饅頭還剩下一個,崔玉英直接放到趙拴子手上,
拴子叔,我還要去給我爹幫忙,我先走了,
去吧!路上當心點,等忙好和你阿爹來路口匯我,
好的拴子叔,崔玉英和二來回去的路上,二來問崔玉英,
她讓他收拾的饅頭和湯,就是送給鄰居的?
二來叔,我們鄉(xiāng)下人都不浪費吃食,湯跟饅頭,我和阿爹都沒用筷子沾過,直接用勺子舀的,那會我們吃完要是撤下去,肯定是喂豬的,
現(xiàn)在加熱過后送來,剛好趕上我拴子叔吃,我和阿爹早上來的時候,拴子叔肯定沒吃早飯餓到現(xiàn)在,
二來聽完半響沒說什么,到了后門叩開門進去不提話茬。
崔玉英依舊去竹松院等著她阿爹晚上回來,
明天得讓他爹帶著她一起去看著造,怕環(huán)節(jié)出錯耽誤回家。
屋里還有一罐野葡萄漿沒拿走,想是吃不慣留下來的,正好她可以嘗試做個小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