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某日隨筆

我與當(dāng)下

某日隨筆 子書啟吟 1235 2020-04-13 22:27:12

  正值少女,我不再隨意在人前再現(xiàn)暴躁形象,開始愈加內(nèi)斂。我知道即使我愿意再次放縱自己,也不再會被縱容,被寬恕,被善待,我會被貼上“不懂事”,“沒正形”的標(biāo)簽。因為我已經(jīng)是個生理上的成年人了。我的一舉一動都代表教養(yǎng),代表三觀,代表著我應(yīng)該是個什么樣的大人。這,無疑是長大的悲哀。我們失去了明目張膽幼稚的權(quán)利,我們偽裝成熟,只為迎合世界,躲避輿論的槍口。

  終于,人人見我夸贊懂事,乖巧,沉穩(wěn)。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上多的是戴面具的大人,大家都在以別人喜歡的樣子示人,仿佛在告訴別人,你看,我們一樣,都在主流里。背后的冷漠,煩躁,不愿,卻被完美的隱藏。于是,偽裝成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奇奇怪怪,但不可愛。我們無一例外的要戴上自己精心打造的面具入場。長大,要學(xué)會偽裝。

  長時間的偽裝會讓人入戲,沉迷,迷失。我們需要中場休息。一個可以無所顧忌的場所和一個可以輕松自在的人,讓我們提醒自己,我只是在演戲,我還是我。

  終究只是一個菜鳥成年人,也慶幸如此,我可以發(fā)著小朋友的牢騷,做著成年人的舉動,等真正合格,回看之際也許會感慨:終究是個不合格的成年人呢。

  世界總是對不合群的人缺乏善意,也許他們只是沒有參與這次游戲,快樂的做了自己,卻連快樂都成了罪。站在圈子里的人是什么心態(tài),是真誠的認(rèn)為那些特別的人真的錯誤,還是只是他們做了自己不敢做的事而引發(fā)的嫉妒。不得而知。誰也不是誰的誰,獨身而來獨身而去,為自己活,才活得漂亮。愿意在圈子里的人請多一點善意,或多一份漠視。世界就是因為不同才出彩的。

  身在圈子里無疑極度舒適,因為每天都是今天,但往往這樣才是最可怕的,因為每天都是今天。圈子里的人慢慢喪失了探尋明天的能力,他們開始得過且過,末了添句:就這樣吧。豈不悲哀。在可以改變的時候選擇妥協(xié)的那一刻,你就已經(jīng)丟了自己。你變成了他人的附屬品,變得只會重復(fù)生活,毫無新意。如果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愿意呆在圈子里,舒服,我支持;如果你還有沒有為自己做的事情,你要跳出舒適圈,我也支持你的選擇。因為你的人生你說了算,當(dāng)然,也由你負(fù)責(zé)。

  成年的我們逐漸有了話語權(quán),既代表著我們的成長,也代表著我們的強(qiáng)大,更代表著父母在老去。幼時討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生活,厭惡無數(shù)的條框,規(guī)矩。殊不知,那段才是父母正好,幼兒無所顧忌的時光。

  長大了,想要的都有了,卻再也找不回那段時光。再做不到無所顧忌,因為我們已經(jīng)變成了依靠的依靠。我們開始變得不忌口,不挑食,自律,有規(guī)劃,變成了小朋友討厭的大人。沒有了特別喜歡的,也沒有了特別討厭的,變得和任何一處融入都極度和諧。但因為我的依靠,我甘愿磨平我的棱角,流入世俗??晌胰匀皇俏遥恢笔俏?。

  長大也不凡快樂。對喜歡的事放手一博,對喜歡的人熱烈追求,我們開始把情感變成了不避諱的話題,和父母天南地北,有問有答。我們可以在人生選擇時聽取父母的意見,而非采取。我們開始對為人父母感同身受,讓他們有了一個情緒的轉(zhuǎn)移地。開始變成家庭的普通人,而非重要紐帶。

  那么長大也是快樂的。

子書啟吟

好好長大,做一個優(yōu)秀的大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