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寫在最后
這是我的第一本小說。
確實,它顯得生澀而又無趣。甚至有人剛看到開頭,就告訴我,他說,你寫得這些東西,頂多算是幼兒文學。
即使這樣,我依然要把這個故事講完。
因為我覺得,它有存在的價值。
很感謝支持幫助過我的那些親愛的讀者們。感謝你們關(guān)注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起源于一部紀錄片。紀錄片的名字叫做被拍賣的男人。它講述了加拿大蒙特利爾市一群從事特殊職業(yè)的男人。
對,就是你想的那種職業(yè),那種出賣肉體的職業(yè)。
這群人當中,最小的年僅十六,從業(yè)兩年;最大的不到四十,而這個中年人不到十六歲入行。
他們都是homosexual嗎?不是,甚至有人連Bisexual都不是,他們大部分是直男。
你可能想問,為什么直男要做這種事?
當然,大部分的答案,你我都很清楚,為了錢,為了賺快錢。
但除此之外,我可以提供幾個有意思的回答。
一個二十二歲的青年告訴記者,他入行是因為他想證明自己,證明他的吸引力和他肉體的價值。
荒誕嗎?節(jié)目錄制的那一天,是他從業(yè)的第六年。
這一群人里,唯一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說,他做這個純屬為了好玩兒,為了他自己愿意。
那他真的是心甘情愿的嗎?
我不知道。
還一個剛滿二十的小伙子,歪著頭想了一會兒之后,給記者講了個故事。
他十四歲那一年,去看窺視秀,就像我們故事里的主角亞歷克斯一樣,有個男人在散場后叫住了他,答應(yīng)給他二十美元,完事后卻只付給了他十五塊錢。
從那一天起,他突然意識到,原來做這種事居然能賺錢。再之后,當他缺錢花的時候,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這個好辦法。
當然,如果沒有李慧,亞歷克斯大概率也會步上這個年輕男孩兒的老路。
這部紀錄片的錄制周期長達一年。在這一年當中,有幾個夏天還在鏡頭前微笑的男孩兒,到了冬天就已經(jīng)找不到了。
這些消失的人當中,確實有人已經(jīng)離開了蒙特利爾,也有些人就真的人間蒸發(fā)了。
讀到這里,你可能會有另外一個問題。
為什么一直做這個?都是有手有腳的年輕人,賺了錢,不能找份體面的工作嗎?
答案是,不能。
不是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其他工作根本無法支撐他們的生活。
這群人當中,無一例外,全部都是癮君子。
你已經(jīng)大概猜到我想要說什么了吧。
猜不到也沒關(guān)系,我可以再舉一個例子,很有意思的例子。
還是一個年輕人,女朋友已經(jīng)懷孕了。
他已經(jīng)在酒館找了一份兼職,他對著鏡頭發(fā)誓,不再做這一行了。
他說,他想求他的女朋友不要把孩子送到社會福利機構(gòu)去,他希望,孩子的出生證明上父親那一欄能寫上他的名字,而不是生父不明。
他領(lǐng)社會救濟,每個月不少錢。他跟節(jié)目組商量,能不能幫他把錢存起來,這樣他就不會在領(lǐng)到支票的第一時間,把一個月的救濟揮霍一空。
但是,一個月以后,在下次采訪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丟掉了工作,剛剛領(lǐng)到的救濟款也都花光了。
他的錢都花在哪里了呢?
他買了一部新手機,給即將出生的女兒買了一塊手表,大吃了一頓。
然后剩下的錢全部用來吸毒了。
等他醒悟過來,追悔莫及的時候已經(jīng)太晚了,他只能退掉手機,退掉給女兒買的手表。
但因為感覺內(nèi)心痛苦,就把剛拿到手的錢又花去了一部分,買了大麻。
就像書中的彼得,他想做一個好父親,但現(xiàn)實是,他永遠也沒辦法變成一個好父親。
紀錄片里這些年輕的生命,每一天每一天都在泥潭里掙扎。
毒癮的泥潭,它拖著他們不斷地往深淵下沉,又時時刻刻阻止這些人爬出這片泥潭。
我能很清楚的看到這些年輕男孩兒的墮落。
包括那唯一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他幾次三番地說要離開蒙特利爾,但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他依然留在那里。
他的精神狀態(tài)一次比一次糟糕。
記者小心翼翼地問他,為什么不真的離開呢?
他解釋了很久,他努力想要表達,不是他不能離開,只是他暫時不想離開。
直到最后,他終于承認了,他已經(jīng)走不掉了。
他完全失去了掙扎的勇氣和動力,他沉下去了,跟泥潭融為了一體。
在最后一次采訪時,他說起自己最近經(jīng)常做的一場夢。
一道黑墻,一條白路。黑墻象征著死亡,而他走在白路上,一步又一步地邁向那面黑墻。
我把這個夢給了李慧,同樣掙扎在泥潭里的李慧。
當然,困住李慧的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泥潭了。
但抑郁和孤獨的泥潭,相信總有一天,那些落入其中的人是會爬出去的。
在故事的最后,我想要感謝一下我的祖國。你也許覺得這句話出現(xiàn)在這里有點兒扯淡,但這是真心的。
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關(guān)注我國的禁毒事業(yè)。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委內(nèi)瑞拉,攜帶一公斤海洛因準備飛往美國的毒騾,如果被抓住,判有期徒刑三年。在中國,那就是下輩子見了。
現(xiàn)在的西方世界,毒品的泛濫已經(jīng)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以美國為例,全美吸毒人口大約3500萬人,占總?cè)丝诘拇蠹s10%。每年消耗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共計1.6萬噸,占全世界毒品生產(chǎn)的60%。
這個數(shù)字是難以想象的。
僅從各種影視作品來看,幾乎你能看到的有關(guān)現(xiàn)實生活的美劇里,總有那么一兩個角色在吸毒。
而那一兩個角色,可以是年輕人,放縱自我的大學生,藝術(shù)家,軍人,追求刺激的商業(yè)精英,演員,經(jīng)紀人,混混……
總而言之,除了未成年人,什么身份年齡的人都有。
造成毒品泛濫的原因除了社會價值觀導(dǎo)向以外,還包括了重要的一點,即止痛藥——阿片類藥物的濫用。引用某乎上的一段回答,美國每年有20萬人因為阿片類藥物攝于過量而死,而海洛因竟然變成了止痛藥的廉價替代品。
你可能想說,我說的這些都是捕風捉影,網(wǎng)上看的,電視劇里演的,不可信的。
但事實就是這樣。
我確實沒能到北美真正看一看,但我在歐洲以學生的身份呆過大半年的時間。
我的一個朋友,旅行結(jié)束,半夜往宿舍走的路上,被人攔了下來,那家伙問他,要不要來一口。
我在巴黎的街頭,看見一個黑人躲在車里,卷了一根葉子煙。
我曾經(jīng)在周五的下午,站在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qū),走過了那一整條街。不夸張的說,整條街都充斥著一股古怪的味道。
是的,就是大麻的味道。
我扭頭問我的朋友,我說,你有沒有聞到奇怪的味道。
她說有。
我問,你有沒有覺得有點兒不對勁。
她告訴我,她聞著那個味道覺得頭暈而且惡心。
這個冷知識,我是從畢淑敏的《紅處方》里知道的。
你的人生幾乎可以談得上就此終結(jié)了。
在紅處方里,畢淑敏老師描寫了一個無數(shù)次走進戒毒所的女人。
但這種快樂是有代價的。
巨大的代價。
它的代價就是,此后余生你都無法再感知到其他任何快樂了。屬于人類的幸福,喜悅都會被全部剝奪。
你也許想問為什么。
很簡單,當你的大腦接受過海量涌來的類-多巴胺時,它就再也瞧不起你自身辛辛苦苦產(chǎn)生的那一點兒貨真價實的多巴胺了。
更糟糕的是,毒品帶來的快樂會逐步消退,所以吸毒的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加大劑量,
直到血管脆的根本無法進行下一次注射;直到皮膚開始潰爛,牙齒開始脫落;直到大腦都被藥物腐蝕地千瘡百孔;直至癲狂;直至死亡。
戒毒并不完全是指戒除生理性藥物依賴,更多的時候,它是一個跟自己的心理抗爭的過程。
心理成癮會導(dǎo)致一次又一次地復(fù)吸,而每一次復(fù)吸都是對生理和心理的又一次摧殘。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興毒品不斷崛起,郵票,神仙水,甚至前一段時間,在淘寶上都能買到的一種泰國減肥藥都屬于精神類藥劑。
人總有無數(shù)種玩死自己的辦法。而總有人狂奔在作死的路上。
前一段時間,既有出現(xiàn)了藝人為尋靈感吸毒的新聞,也有涉毒藝人痛哭生活艱難的報道,甚至還有人上午辟謠沒吸毒,傍晚就被通報打臉。
可以說,禁毒是一場曠日持久,望不到頭的戰(zhàn)爭。
在這里,我想感謝許許多多我不曾見過的人們始終堅持在于黑暗對抗的第一戰(zhàn)線。
感謝他們看不見的付出,感激我生活的這片土地絕大部分都處在光明之中。
胡說了這么多,一塊硬糖就要完結(jié)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