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有些幼稚得可愛,喜歡傻傻做個小跟班,跟在活潑的同學身后,然后追著嬉笑玩鬧。小時候的我,有點調皮得過火,肆無忌憚地抓著同學的缺點不放,一定要起個外號才對得起那時的張揚。小時候很害怕爸爸媽媽吵架,每次吵架我會躲在一旁,羨慕別人家為什么那么溫馨。小時候因為換牙沒長齊就不再湊近人群,只是擔心被嘲笑。小時候我也會思考反省,當我再次試著敞開,我發(fā)現同學還是曾經的同學,快樂還是曾經的快樂。
初中時被“壞”同學捉弄過,還跟同桌男打過架,因為成績得了年級第一而激動過,也因為偏科被超越而自閉過,因為作文改編了一個小故事被表揚開心過,也因為數學錯了題被叫到辦公室批評委屈過……
大概因為高中的壓抑和壓力,我并沒有太多很珍惜的回憶,能夠深刻記在心里的也就幾個,喜歡聽周董歌的唐總,樂于助人的花仔,活潑可愛的小麗,靦腆溫柔的舍長,認真努力的貝貝,知識淵博的組長,實在微作的沫沫,經常開我玩笑的谷同學,課間常下五子棋的田同學……每次開學,我習慣性站在樓道的窗口,望向窗外的麥田,好久……每次月末,我都會雀躍地開啟我的諾基亞,悠哉悠哉聽起喜歡的歌。這款老式手機久置一月依然電量很足,然后我一邊聽歌一邊回家。
大學是傷感而美好的,像漫天數不盡的星辰,值得回憶和記住的太多太多。10年入學,14年畢業(yè),四年的時間,我在這里上課,玩樂,吃喝,生活。我尋覓著,追逐著,得到著,也迷失著。為了調轉專業(yè)我發(fā)誓努力學習然后我做到了,為了追求真愛我也曾在愛情里奔跑著,我也一直堅持自己的愛好從未放棄。三十多人的班級,六人的宿舍,累計更換過兩次,不變的是教室里積極的前排學霸,宿舍里歡笑不斷的逗比舍友。入學的時候我像脫離束縛的野馬一般,好奇,狂熱。畢業(yè)的時候我像從美夢中驚醒一樣,迷茫,感傷。成長,大概需要這樣一種一邊擁有一邊失去的過程,它使人在快樂中感到憂傷,卻在憂傷里回味快樂。
15年下半年我正式參加工作。當然在這之前,也曾跌跌撞撞打過幾份工但并不長久。大概與服務行業(yè)有緣,我所有的工作幾乎都與服務相關,需要與人打交道。恰好我的性格又是比較溫和,樂于助人使我有種自豪感,優(yōu)越感。只是貪圖安定不喜奔波,直到現在我依然堅守在這個平凡的崗位,堅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隨波逐流也不忘初心。忙忙碌碌中也是有很多快樂,還算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