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離璇砸吧了一下嘴,搖了搖頭。
如此異象,當是《玉皇經(jīng)》有感,可惜此處仍在九州封印之下,自己無能為她接引。不過一觀《玉皇經(jīng)》,不宜太遲,也不宜太早,而現(xiàn)在明顯太早,說不準也是天意啊。
終究他人之大道只能是他人的,修道最終修的是自己,尤其當你到達足夠的高度,便能更清楚的察知到這一點,只是屆時已經(jīng)太遲。
雖然做到這一點的少之又少,但姜離璇一向重視那個萬一的可能,因此,倒也不是很可惜,一絲絲吧。
見后靈柩仍在叩首,姜離璇有些觸動,開口道:“可以了,且過來,傳伊法?!?p> 將手放在后靈柩的額頭上,姜離璇說道。
“吾雖是代友傳法,”兩人接觸之下,姜離璇靈識何其敏銳,發(fā)現(xiàn)后靈柩有一瞬恍惚,砸了一個栗子。
“靜心,感悟。伊且細細聽來:所謂道貌,是為太虛,太虛者,不能無氣,氣者,不能不聚而生萬物,萬物者,不能不散而為太虛……”
“此經(jīng)名為太虛,是為輔經(jīng),修成亦是經(jīng)引,可得正法。伊之師承,待到那時,自可得知,如若不成,自是伊與他無緣。”
姜離璇一般說著,一邊注意到后靈柩雖然口中復述著《太虛》的經(jīng)文,卻是有些不甚明了的樣子,心中一動,續(xù)道:“今日之后,先教伊玉文,這是《太虛》專有的文字?!?p> 后靈柩聽著正有點愁眉苦臉,又聽到。
“玉文便安排在拂曉,吾會于晌午教你《小學遺珠集》,這是風華太學歷任師尹都會編纂的啟蒙書籍,所用文字為蝌蚪文,伊亦需謹記??上械拇颐?,未購此書,不過可以和玉文一樣刻畫給伊辨識。
每日教學,旬日檢查,至于陽州翟夏的結繩文與禹州弇茲的百鳥文,吾會視具體情況給伊補充?!?p> 后靈柩的嘴巴已經(jīng)張開老大,一個啊字憋在口中沒能說出來,定定的直視了姜離璇,察知了一下,確定他是認真的,終是垂頭喪氣,沒甚好氣地問道:“那我身上了符箓也要認嗎?”
聞言,姜離璇呵呵一笑,道:“若伊愿,亦可教伊符箓云文。”
一時之間,后靈柩只覺得天旋那個地轉,但回過神來,便靜下來細細定思。
過了片刻,后靈柩攥緊拳頭,道:“只要哥哥教的,我都會認真學的,不管是什么東西。”
“哈,這是想明白了?”姜離璇淡然視笑,自包袱中取出柳枝,于地上刻畫道。
“玉文,應該從哪里開始談呢,先說玉吧,人族至今已有四劫,對應分別為天皇大帝,地皇大帝,泰皇大帝,玉皇大帝。所謂皇者,輝耀古今,帝者,道合天地。不過因為薪火的緣故,成皇相較于成帝更易。玉文據(jù)說便是玉帝劫時期留下的文字?!?p> 后靈柩看著姜離璇自沙地上刻畫出三個字,盡管不認識,但之前背下的《太虛》卻讓她通達其中的意思,分別為“玉”、“皇”、“帝”。后靈柩正想要把這幾個字的形狀記住,卻發(fā)現(xiàn)這幾個字突然就跳進了自己的腦海,刻在了記憶之中。
雖然不清楚發(fā)生了什么,但后靈柩發(fā)現(xiàn)自己記住了,總是高興的,但聽到姜離璇的話,好奇道:“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也是玉帝劫時期嗎?”
姜離璇看著沙土上的文字隨畫則消,抬頭掃了后靈柩一眼,答道:“算,也不算。一劫自有無數(shù)輪回,天地是否輪回吾不清楚,但就一位道友所言,每一次輪回都是人族的興起到滅亡?!?p> 再用柳枝刻下“劫”字,姜離璇輕輕道:“在沒有新的帝者出現(xiàn)之前,往上追溯到上一位帝者,便歸屬于他的時期。只是,人族早已不是玉帝劫所開始的那個輪回了,吾等現(xiàn)今所處的更不是。”
“劫”字毫不意外也進入了后靈柩的腦海,她下意識問道:“那怎樣才能成帝呢?”
深深看了她一眼,姜離璇慢慢答道:“成帝不是好事。如何成帝吾不清楚,但帝者的定義便是之前所指明的。不過,未有非皇之帝者?!?p> 后靈柩正欲再問,姜離璇揮揮柳枝道:“好了扯遠了,玉文者,玉字解釋的差不多了,接下來解釋文字。
文者,載道也。道者,唯一也。一種文字,只會出現(xiàn)一篇無上經(jīng)文。它的出現(xiàn),演化與消亡,又是由時代決定的。是以,文者,時也?!?p> 一個“文”字,躍然而出。
見著后靈柩眼中的好奇近乎蹦出,姜離璇只覺好笑,說道:“但大部分的文字并不成熟,不足以承載一篇無上經(jīng)文,而且即便是成熟的文字也未必有時予之人創(chuàng)出經(jīng)文?;蛘哒f不是說沒有,只是高度不夠而已?!?p> 后靈柩聽得心里癢癢的,插道:“那玉文,蝌蚪文,百鳥文,結繩文都有對應的無上經(jīng)文嗎?”
“吾可以確認的是玉文有,玉文對應的經(jīng)文是《玉皇經(jīng)》。至于其余三者,吾不知道,畢竟這些知學見聞本身就是修士的機緣了。將來伊若是有興趣,可以探訪一番,其實吾對此也是相當好奇。只是伊若是得到一種對應的經(jīng)文,自然是伊的機緣?!?p> 再次刻下一個“緣”字。
“無數(shù)次的輪回,每一種文字都是一次文明的載體,他們的文明,薪火,道消亡了,或者說并沒有消亡,只要有繼承者?!闭f著姜離璇嘆了口氣。
后靈柩也有些感觸,想到自己自出生至今的一切皆是我之所以為我之軌跡,又自小我窺見時世,想到這一切也會有消亡的時候,跟著嘆了口氣。
姜離璇又刻下“薪”字,說道:“所以,伊要用心學好這些文字?!彼查g后靈柩的心境便被打破了,腹誹道:太多了,哥哥真的是。
“修道之途多矣,自有旁門三千,左道八百,然完法之途鮮少。雖如此,亦是多矣。不過此時此刻,伊只需知其三即可?!?p> “其一為形,亦稱武道,肉身之用,血,骨,四肢百骸,臟腑脈絡皆是所鐘,然此道前途盡斷,亦堪用耳?!苯x璇言及于此,神色卻是有些冷然,猶豫片刻,指了指后靈柩腿上兩張符箓,道。“伊可盡心于云文,以符箓旁門入此道途。如此,亦需通曉些許山術。”
后靈柩不想說話了。
姜離璇想了一下,又道:“確實有些多了,算了,識得玉文即可。只是,僅僅此符,終不至武道上境?!?p> 雖然如此說,心里卻是想著,其實可以用炎師的訓練方法,只是,按照尋常兵卒的訓練方式太費時耗工,得不償失。姜離璇自認武道不算精深,還是看看此番西行能否尋得故人一二。荒域諸君大多修習武道,教個把徒弟自然更不是問題。
“其二為,神,神者,暫緩吧。容吾先考慮一下。”其實并非沒有合適的功法,冰心便是修神一途,只是一來冰心殘缺,二來他其實還有一項選擇,只是需要時間慢慢整理出來。
“其三為,氣,《太虛》便是此道。”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3-18/5aadc1f67f792.jpg)
空谷夢蝶
單機十七天,哈,有讀者問我,為啥不把一些(看不懂的)東西做標注,額。怎么回答呢?最開始試讀時,有人就叫我把備注去了,覺得影響體驗,他說,這些東西,以讀者的知識面,總知道的。 我想了一下,寫不寫都可以,區(qū)別在于字數(shù)。沒啥時間,所以不寫,好吧,其實是我懶。論文要大改,救命啊。 隨意推,小阿七的《不謂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