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大唐朝堂上。
“陛下萬萬不可親征淵海!”尚書左仆射方齡上前一步直言。
“臣附議!”尚書右仆射杜暉附和道。
“臣也認(rèn)為不可!”秘書監(jiān)魏正強烈反對道。
“臣以為不可!”
“臣附議!”
……
貞觀三年秋末的朝堂上,唐皇李天一提出要親征淵海的想法,受到了群臣的廣泛反對。
李天一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生過氣了,在朝堂上更是從未有過憤怒,而今天他破天荒的大罵群臣。
“張玄,那是朕認(rèn)的弟弟!
“一千七百二十一戶,那是朕的子民!
“他龍源在我眼皮子底下!殺了我視為手足的兄弟!殺了我最為珍愛的子民!你們卻叫我忍?你們叫我怎么忍?!”李天一近乎咆哮。
魏正毫不妥協(xié):“還請陛下以國事為重,我等有三言要講。
“其一,不可以東海之小,失九州四方之大。今北境欲動,西方覬覦,南方巫禍,都需要陛下仔細(xì)處理。東海不過九州與四海之一,何必如此大費周章?
“其二,東海事無需陛下親臨。龍源暴戾,殘害吾民,引得群情激憤。陛下恰陳兵東海,傾全國之力援之。以我軍精銳,加豐厚懸賞下奇人異士,民心、利器、強軍、奇正,萬事皆備,東海事解唯缺時間。陛下只需徐徐圖之,則大事定矣!何須親征?
“其三,親征過于危險。九州對淵海知之甚少,陛下不可妄征。圣人云‘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陛下不可置自己于危險之中。哪怕以陛下之實,為淵海所害之可能不足萬一??杀菹履旮涣?,未設(shè)太子,國之無后。若遇否萬一,誰可承乎?
“故望陛下為國多慮哉!”
李天一冷哼一聲,張嘴便罵:
“放屁!”
面對唐皇如此有失體統(tǒng)的話,朝堂下無一人勸阻,只有起居舍人抬手,疾筆寫下兩字。
李天一見狀眼皮不自然的跳了一下,但隨后繼續(xù)咆哮道:“你是在糊弄朕嗎?
“東海之???無需親征?過于危險?
“既然起居舍人如此勤奮,那你就勤奮到底,把朕的話分毫不察的記錄下來,朕要把魏卿的歪論一條條駁斥回去!
“東海之???四方之大?北境有我大唐上柱國趙遲恭,西方有我大唐第一女將李拂,南方更是有衛(wèi)國公鎮(zhèn)守,你難道不相信他們的能力嗎?
“唯獨這東海,來,你告訴我這東??捎写说攘紝⒃冢?p> “東海事解唯缺時間?無稽之談!你告訴朕,東海陳兵多久了?為何遲遲未見成效?
“是兩年半!朕告訴你,朕已經(jīng)陳兵東海兩年半了!”
“你知道朕這兩年半是怎么過來的嗎?”李天一兩眼緊閉,雙眉緊皺,做出十分悲傷的模樣。
隨后他左手捂著眼睛,身體微微顫抖,用極度悲傷的語調(diào)繼續(xù):
“每一天,我都會想起我賢弟的面龐,聽到一千七百二十一戶的哀泣,此起彼伏、不曾斷絕。”
然后他的右手指出,掃過群臣:“張玄是你等的同僚!百姓是你等的父母!
“同僚被殺,你們就沒有一點悲傷嗎?百姓被屠,你們就沒有一點憤怒嗎?
“你們怎么能做到對東海之事毫不支持的?甚至百般阻撓的?
“是,淵海是危險,但難道危險的事就不去做了嗎?
“我等是人,前線的將士就不是人了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也是圣人說的話,你們倒是告訴朕,朕為何死不得?”
朝堂下一片寂靜。
但李天一依舊不滿意,指著魏正說:“來,魏卿,他們都不敢回朕,那就你來回答,你一向剛直。
“你要是答不上來,別怪朕治你剛才東海之誤的欺君之罪!”
魏正則在心里暗自腹誹:四方的軍事調(diào)令全是你一人決定,東海你不放良將當(dāng)然沒有良將。
這東海之事為什么能拖兩年半,你自己最明白原因。如果真想速勝,凌霄閣功臣們可大都還在呢,請他們一齊出征,也不過你一句話的事。
后面話倒是說得好聽。有白登之圍、夷陵之?dāng)≈橛裨谇?,他們身為臣子,聽到皇帝御駕親征是一定要勸諫的,否則才是瀆職。
知道你要敲打朝堂,威震宵小,但怪到我頭上來就沒道理了。我們哥幾個陪你演戲,挺夠意思了吧。
既然你初一,就別怪我十五。你喜歡演,我就陪你演,你可別怪我也進來撈一筆雅名!
只見瞬間魏正面色大改,滿臉悲戚。雙唇緊緊抿住,表情豐富,卻欲言又止,一副受冤的忠臣模樣。
他顫抖著跪下,對李天一拜了又拜,顫抖著說:“臣,知罪!”
他就像突然老去一樣,起身變得十分費勁,掙扎了半天才從地上爬起,拍了拍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塵,無視同僚們震驚的眼神,扭頭一步一步地挪向門外。
這一套操作給李天一看呆了,沒想到有人比他還要勇猛。
求名是吧?那我倒要看看,咱倆誰先繃不住。
同僚們也十分給他面子,齊齊讓出一條敞亮大道。左仆射方齡解下身上的長袍,給魏正披上。右仆射杜暉也卸下隨身玉佩,給魏正系上。
杜暉還十分不舍地在他耳旁,送去一句語重心長、頗有深意的話:“老友,走好?!?p> 群臣也紛紛效仿,送上自己的祝福。然后,注視著他的離開。
朝堂上的位置,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走他一個后,不少人可就有機會高升了。
眼見離大門越來越近,魏正急了:這李天一怎么還不阻止我?再過一會我可就真走了啊?我開個玩笑,兄弟你玩真的???
而他的身旁,群臣們望眼欲穿,不少人暗自在心里為他加油:你可一定要堅持到底,千萬別放棄。要是你真走了,我以后一定逢人便夸你清直。
李天一只覺得有趣。這御座上,群臣們的反應(yīng)他盡收眼底。除了方齡和杜暉這兩位垂目不視,其他人的目光都飛到魏正身上了,不過這兩貨嘴角也在瘋狂抽動,儼然要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欣喜了。
在眾人的注視下,渾身是汗的魏正總算是來到門前。他走到這里,算是無路可退了,但凡回頭就是史上最大的笑柄。
世上并無后悔藥,想到這里的他兩眼一閉,豁了出去,左腳一步邁出門外。
“魏卿這是何意?”李天一及時發(fā)聲。他不可能真的放任魏正離開,那樣他可就成了獨斷專行的笑柄了。魏正想要清名,給他便是,沒必要鬧得大家都難看。
朝堂上,群臣內(nèi)心中哀嚎一片,痛呼唐皇不給機會。
魏正內(nèi)里白衫盡濕,糊在身上,讓他有些不適。但他心中卻是一輕,李天一終究沒有那么狠心。
雖然他很想滿眼淚流的感謝李天一挽留之恩,但是戲還是要做足才有效果,不然這內(nèi)心不是白煎熬了嗎?
他聲音發(fā)顫道:“臣自知欺君,不便再留于這朝堂上,污了同僚名譽。欲回家中,取白綾三尺,求一個體面?!?p> 李天一大笑道:“魏卿何罪之有?我提的問題,魏卿不是回答得很好嗎?
“為君者做事,當(dāng)如履薄冰,走在路上不可有絲毫偏差。而若行差踏錯,陷于危險之中,則坦然面對,從容赴死。
“你用行動展現(xiàn)了答案,很好!你既然給出回答,我自然也信守承諾。
“回來吧,我大唐正需要魏卿此等敢言之忠臣,朕怎舍得放你歸鄉(xiāng)呢?此后,諸位棟梁也要多多向魏卿學(xué)習(xí),共同為了大唐的興盛努力?!?p> 魏正雙眼滿含熱淚,一字一頓道:“謝主隆恩!”
群臣也隨之附和。
見事得以平息,方齡終于壓住了嘴角的笑意,上諫道:
“我大唐得民心而建,自要順乎民意。以我之見,親征之事也無不可,只是需要謹(jǐn)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