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戰(zhàn)國演繹

第一章 田常伐魯

戰(zhàn)國演繹 清嵐如水 2127 2020-05-17 23:49:08

  戰(zhàn)國時代,刀兵相接,戰(zhàn)爭連綿,以致百業(yè)凋零,生靈涂炭。

  于是豪杰之士,投袂而起,不畏強暴,救死扶傷,排憂解難,以拯天下為己任,被稱之為“俠”。

  突出代表應(yīng)是“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人尊稱之為“墨子”。

  然而,各國之間出于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則忽為敵國忽結(jié)友邦。

  為了促成或拆散各種聯(lián)盟,又有許多游說之士,東奔西走于各國之間,搖唇弄舌。

  他們竟然也可或掀巨浪、或平風(fēng)波,使“縱橫”成為近百年里,政治家們的中心議題。

  歷史上把蘇秦、張儀視為“縱橫家”的典型人物。

  豈不知,在他們之前就有一位先賢,只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定數(shù)國之興衰存亡,而開游說之先河,他就是孔門高足子貢。

  戰(zhàn)國紛爭中的許多事件與“游俠”、“游說”有關(guān),所以演繹戰(zhàn)國時代的風(fēng)云變幻,自當(dāng)先從以下二位“巨擘”開始。

  周敬王三十五年,從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還沒完全進入“戰(zhàn)國時代”,仍屬“春秋”晚期。

  臨淄城外的大路上,車輪滾滾,馬馳人奔。

  旌旗蔽日,塵霧沖天,撞鐘鳴鼓,號角連綿,盔明甲亮,矛戈閃寒。

  原來是齊相國田常,奉天承命,討伐無道,率領(lǐng)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魯國……

  消息傳來,魯國君臣戰(zhàn)戰(zhàn)兢兢癱倒在地,只會相視痛哭,卻束手無策。

  百姓們更是人心惶惶、哭聲遍野,東跑西逃,亂成一團……

  難怪朝野上下無論貴賤都嚇破了膽,魯國如今太軟弱了,連一萬敵軍也抵擋不住,何況十萬鐵甲?

  齊軍雖“奉天命”卻不“行王道”,一旦踏入別人家園,燒殺搶掠無所不為,還不把魯國毀成廢墟?

  戰(zhàn)神與死神是一對孿生兄弟,所到之處無不血肉橫飛,伏尸遍野!

  嗚呼!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fù),畏其不壽。

  誰無兄弟?如足如手。

  誰無夫婦?如賓如友,舉案齊眉,天長地久。

  被君殺兮,號令王命。

  斬人母子,斷人手足,離人情愛,快意戮屠。

  白骨如山,慘絕人寰。

  素非相識,本無怨仇,生也何恩,殺之何咎?

  然而,戰(zhàn)神胸中是鐵鑄的心肝。

  他用冷漠的目光掃視著人間的哀痛,與死神狂笑著大口吞下用鮮血釀成的美酒;

  欣賞那刀槍碰擊、人喊馬嘶、死傷哀嚎構(gòu)成的戰(zhàn)爭交響樂,奏出毀滅的最強音!

  蒼天?。≌l能阻擋住這災(zāi)難的洪流?

  我們的大成至圣先師孔老夫子,自從辭去魯國司寇之后,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便周游列國。

  他四處兜售“天下歸仁”、“為政以德”的“王道”,歷盡千辛萬苦,可惜各位國君熱衷的是“霸道”,所以到頭來一事無成。

  現(xiàn)在,他已是六十多歲,年老體衰。

  在交通工具極不發(fā)達(dá)的當(dāng)時,還要駕牛車在崎嶇的土路顛沛流離。

  既沒意思,也實在太難了,不免心灰意懶,便踮踮兒回家養(yǎng)老。

  但老人家那顆濟世之心,卻始終安定不下來,就又“刪春秋”、“校詩經(jīng)”,著書立說,為后世留下豐富的精神財富。

  “精神”可以變“物質(zhì)”。

  至今靠著老人家的遺產(chǎn)混飯吃的仍大有人在,混得好的已能買田置地,當(dāng)什么、什么“家”,可謂澤及后人。

  可惜,當(dāng)時并沒有誰給老人家付稿費,寫多少也是“義務(wù)勞動”,幾乎是“零收入”。

  好在弟子們除顏回之外,大多都有出息,或當(dāng)官、或經(jīng)商,收入都挺可觀。

  那時候卻有“師徒如父子”的意識,弟子們不僅經(jīng)常來看望老師,也斷不了日常生活的孝敬。

  所以老頭子精神上不寂寞,生活上也還過得去。

  在齊國做官的樊遲,最先得到伐魯?shù)南ⅲ泵φ埣儆鼗貓蟾妫?p>  “老師,您知道田常早已蓄不逆之心,只為顧忌‘高、國、鮑、晏’等大族人多勢眾,才不敢輕舉妄動。

  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權(quán)勢,便親率十萬大軍伐魯,只怕戰(zhàn)事一開,玉石俱焚,要不,您到國外躲一躲?”

  聞訊前來的其他弟子們,也紛紛表示歡迎老師到自己那兒去避難。

  不料,老頭子卻皺緊眉頭,瞑目默思,久久才睜開眼問:

  “很緊迫嗎?”

  樊遲都要急哭了:

  “很快就要大軍壓境,齊國人又跟您不合……”

  老頭子嘆口氣,喃喃自語:

  “十萬人哩,比天子的‘六軍’還多,魯國已經(jīng)無力抵抗,國破家亡,大難臨頭啦!”

  突然他搖搖頭:

  “我不走!魯國雖不用我,但魯終是我的故鄉(xiāng),親戚朋友,祖先墳?zāi)苟荚谶@里,不能見死不救!

  誰去管管?”

  子路是軍事家,弟子之中武功也是最高,蹭地站起來,挺身而出:

  “弟子愿率一支兵馬前去迎敵,把齊人打回老家去!”

  老先生看著他,還是搖頭:

  “上哪兒去給你找足夠的兵馬和武器裝備?”

  子羽支持子路:

  “那就大家湊一湊,有錢出錢,有人的出人?!?p>  他知道,僅同仁中的那幾位大款、大腕、大官,伸伸手就差不多了。

  不料樊遲急得跺腳:

  “來不及啦!齊、魯相鄰,雖非朝發(fā)夕至,也沒幾天路程?。 ?p>  曾皙瞅瞅老師:

  “可以去勸勸田常,喻之以理,曉之以義……”

  老夫子依然搖頭:

  “亂臣賊子,不可理喻?!?p>  文、武二路都行不通,總不能坐以待斃?三千弟子,不禁黯然……

  子貢卻微微一笑:

  “老師,那就讓我去吧?”

  七十一賢,又一起愕然:

  他武不如子路,文更遜顏、曾。

  終年在各國奔走行商,所學(xué)的知識除了數(shù)學(xué)外,其余的大概又都還給了老師,憑什么敢當(dāng)此重任?

  想向田常行賄?只怕他的錢還不夠用。

  沒想到的是,孔子竟點頭:

  “嗯,你最合適?!?p>  “還請老師指示方略?!?p>  子貢并非謙虛。

  “逢其所欲,因勢利導(dǎo),隨機應(yīng)變?!?p>  別嫌這十二個字少,能進入對方心理取得成功的說客,多秉此宗旨。

  莫非是讓子貢去游說?

  他終日跟人磨嘴皮子,確是能言善辯。

  但他又有什么理由說服田常,把已壓境的十萬大軍勸退?

  占絕對優(yōu)勢的田常竟會不戰(zhàn)而退?

  豈不是天方夜譚?

  事關(guān)生死存亡,大家不能不懷疑子貢能否成功,但老師的決定,又不容人質(zhì)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