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戰(zhàn)國演繹

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形象

戰(zhàn)國演繹 清嵐如水 2147 2020-09-22 14:25:30

  這些建議,不僅對保衛(wèi)邯鄲具有決定性作用,也可以把自己從頹勢中解脫出來。

  在國人的心目中重塑一個新的形象!

  他沒想到,一個普通的青年士兵,竟有這么高深的見解,感動得緊緊握住他的那只手:

  “面臨危亡,趙勝方寸已亂,全靠大家扶持、高人指教,方能將國事維持至今。

  聽君一席話,茅塞頓開,從迷茫中找到出路。

  先生所教,確能起到鼓舞士氣、增強戰(zhàn)斗力的作用,在當前十分重要!

  趙勝雖是駑馬,又怎敢因戀棧豆而誤國家?

  愿將府中一切盡數(shù)交公,這組建‘敢死隊’的重任,就請您擔當吧?!?p>  李同也為平原君的態(tài)度所感動,謙遜地說:

  “先生二字實不敢當。

  臣本是無名小卒,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雖然是一孔之見,自覺也應抒發(fā)于君前才算盡到自己的責任。

  所以冒死犯顏,既然您如此信任,臣怎敢不效死力?”

  說干就干,平原君在朝會上當眾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并把府中的人名冊和財物登記表全部交給廉頗“軍管”。

  趙王同時表態(tài),宮中的人力物力也要最大限度的支援前線……

  君和相的行動,對于大家是啟發(fā),也是壓力。

  不論自愿不自愿,朝臣和富商們也紛紛做出“傾家”的犧牲。

  朝臣中與平原君不相上下的就有一、二十家。

  民間像卓氏、鄭氏這些“鋼鐵望族”更是富埒王侯,其次的大大小小也有百十家。

  因為是“自愿”,并且登記到冊,許諾“戰(zhàn)后加利償還”,所以這次“捐獻”運動收獲很大。

  全城軍民都能得到一件御寒的衣服;

  食物方面也有一定改善。

  平原夫人雖不必真的拿起刀槍參加戰(zhàn)斗,但能親自率婢女到城上勞軍慰問,轟動效應也就相當大了。

  沉寂多日的邯鄲城中又飛出了笑聲……

  由于有了較充足的經(jīng)費,李同果然建起了一支武功高強的精銳部隊。

  把禽滑繼的小分隊也吸收過來,由禽滑繼任副隊長。

  作戰(zhàn)形式上在一般情況下仍獨立行動,但同守城部隊的關系已不再那么松散。

  隨著形勢的變化、出于戰(zhàn)爭需要,禽滑繼也感到自己的小分隊應該擴大。

  不能再處于游離狀態(tài),所以同意這次改編。

  由于這支精悍的部隊基本上是以他原來的隊員為骨干。

  從心理上說他還有一種榮耀感。

  至于職位,他們這種人并不計較高低;

  而且對李同也很欽佩,所以兩個人合作得很密切。

  通過薛琦、毛遠的訓練,李同已熟練地掌握了用獨手作戰(zhàn)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組織、指揮能力,所以對于領導這支部隊并不感到困難。

  當然,畢竟自己年輕還缺乏經(jīng)驗,又是驟任重職,所以他很注意謙遜地經(jīng)常向人請教。

  多聽取同伴、部下的有益意見。

  通過研究,他們把這支部隊分為十六個分隊。

  平時可以自由捕捉戰(zhàn)機,在大的行動中則要服從統(tǒng)一指揮。

  這支部隊的特點是隊員都有較高的武功,矯健敏捷,裝備精良,戰(zhàn)斗力強。

  剛組建不久,在秦軍發(fā)動的一次強攻中這些特點就充分發(fā)揮出來。

  由于攻、守雙方的力度都不均衡,所以城防中在猛烈的沖擊下就可能會出現(xiàn)“潰破點”。

  以往都是由廉頗匆忙組織兵力去搶救。

  有了這支部隊,哪里出現(xiàn)危急,只需廉頗一聲令下,他們就迅速奔向哪里。

  像颶風般把進犯的敵人一掃而光。

  幾番亮相后,部隊的更大作用是成為了守城軍民的“精神支柱”。

  無論遇到多么危險的情況,他們都不再驚慌失措而敢于拼搏;

  因為他們知道身后有戰(zhàn)無不勝的“搶險隊”,一定能使他們轉危為安。

  壓力減輕了,士氣更為之一振。

  物資的補充和這支精銳的部隊,使邯鄲軍民的抗戰(zhàn)信心倍增。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同這些建議的實施,是邯鄲保衛(wèi)戰(zhàn)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他的卓越貢獻,才使這個青年士兵的名字被有幸載入《史記》中,從而流傳千古。

  城內的這些新措施,很快就由細作密報到秦王那里,氣得秦王一拍桌案:

  “怪不得邯鄲城防的力量突然增強!原來出了個小鬼做妖!”

  氣得他咬牙切齒,恨不能一口吞下邯鄲方出哽在咽喉那口惡氣。

  此時的秦王卻已感到智殫力竭,非常需要精神支持。

  立命宣調留守咸陽的丞相范雎來為自己出謀劃策。

  風塵仆仆的范雎來到大營,先對秦王進行安慰:

  “臣以為平原趙勝毀家紓難之舉乃杯水車薪,僅能濟一時之急。

  邯鄲城內自身的潛力已成強駑之末,人心的振奮,也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

  如涸中之魚,蹦達幾下就奄奄待斃了。

  李同無名小卒,區(qū)區(qū)三千銳卒能成什么大氣候?

  這些都不足為慮,他們之所以苦苦的百般掙扎,只在盼望魏信陵的援救;

  只要給他們斷絕了這個希望,邯鄲人馬上就會癱倒?!?p>  但是做為信陵君的至交,范雎非常了解信陵君,知道他既已決定救趙,哪怕粉身碎骨也絕不會回頭。

  他手下的三千門客,更都是人中精英,更何況他手中此刻還掌握著十萬精兵;

  一旦要拼命,以一當五對秦軍就會構成重大威脅。

  最重要的還是由他來倡議“合縱”。

  齊國或許不買帳,楚、燕、韓必定踴躍。

  五國合兵至少能達到六十萬,由別人指揮也許不堪秦軍一擊。

  但在信陵君的統(tǒng)帥下,羊可能比狼更兇狠!

  秦軍主力的絕大部分都被吸附在邯鄲城下。

  一旦各國聯(lián)軍合圍進擊,秦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自己與公子有知遇之情,又身受大恩,當然愿意他威名遠震、成萬古流芳之功;

  為此,甚至有過讓他做魏王,甚至繼秦王的考慮。

  可惜,他既不肯奪兄位,更拒絕了青鸞公主的誠心好意。

  自己為朋友所盡心力,恐怕自古無雙了。

  但做為秦國的丞相,秦王寵信無比。

  自己的榮華富貴,身家性命都已植種在秦國,又怎能為私情而坐視秦國失???

  而且,當初為了限制白起勢力的擴展而緩攻之謀,是自己提出的。

  雖然當時秦王同意,但因錯過了最佳時機。

  現(xiàn)在屢攻邯鄲而不克,秦王會不會把貽誤戰(zhàn)機的責任加在自己頭上?

  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