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拍攝電影
香江人報的發(fā)展每一天可以說的上是日新月異,銷售量一直在上漲,
但是現(xiàn)在上漲的速度已經(jīng)減緩,這也是必然的,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到達瓶頸期,因為靠小說吸引讀者只是手段,這些來的讀者完全可能會在小說連載結束后離去,接下來還需要鞏固讀者,把讀者留下來。
林宇給梁根分析情況,讓他不要單純沉迷于讀者增加的麻痹大意之中。
林宇雖然沒打算停載小說,但是一份健康的報紙還是無法離開它的首要任務,就是報道新聞或者時事評論。
以前像《香江人報》這樣的小報紙,以前只能炒一些熱聞的冷飯,拐彎抹角地換角度報道,或者走八卦路線,報道一些捕風捉影的消息,有時也會面對特定群體,報道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
都屬于不走尋常路的類型,但是正常的大報,都是自己掌控消息的獲取渠道,它們旗下都有大量的外駐記者,在各個地區(qū)都可以早期得到最新的新聞消息,所以可以及時有效地報道出來,引人注目。
“我們報紙要想走得更遠,就要和這些報紙一樣,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個報社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機會,把香江人報做大做實,成為香江地區(qū)數(shù)一數(shù)二的新聞權威。”林宇洋洋灑灑的發(fā)言,讓報社的人都對這個新老板有了新認識,梁根也是佩服這個年輕人的眼光,覺得自己讓林宇入主報社的決定十分英明。
大家熱烈鼓掌。
“接下來我們需要利用這個時候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然后憑借真實實力贏得銷量。”這個時間段賺的錢正好可以投入擴張。
“根叔,這段時間就辛苦你了。”林宇給梁根布置任務,“你是報界的老人了,一定要為報社招收一批優(yōu)質(zhì)的人才。”
“放心,阿梁,香江人報也是我親眼看著壯大起來的,它比得上我的兒子,我一定盡力。”
林宇點點頭,繼續(xù)說道:“目前香江的大報很多,競爭很激烈,我們要想插手進去,必然會是一場龍爭虎斗,因此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另辟蹊徑!”
“我觀察這類報紙,其實對很多地區(qū)的新聞反應都很及時,而且報道各有特點,有自己穩(wěn)定的讀者群。但是,有一個地方很少涉及?!?p> 梁根聽完后,認真思考林宇的話,他遲疑著指了指某個方向,說道:“阿梁,你指的是北邊?!?p> “沒錯?!绷钟罱o了肯定的答案,然后解釋道,“因為北邊新創(chuàng),在國際社會上被很多大國獨立,所以看起來有些封閉,但是香江和北邊一直是血緣領居,目前香江大部分人都是北邊來的,怎么可能不對自己家鄉(xiāng)的信息有好奇?”
“可是,內(nèi)地的信息很多報紙不敢觸碰?!绷焊f話很直接,指出了問題所在。
“就是因為沒人敢碰,我們才要碰,我們可以把內(nèi)地的情況告訴香江民眾,好的就要說,客觀公正是我們的態(tài)度?!绷钟畹故遣辉趺磁满棁说男侣劰苤?,只要別太過分,我砸錢就不信沒人保自己。
“好!”梁根也是很佩服林宇的勇氣,現(xiàn)在歐美國家和內(nèi)地的關系都不大好,林宇敢去踩鋼絲實在是有魄力。
不過他本人也知道富貴險中求,香江人報需要彎道超車這的確是絕佳的機會。
“當然,我們對其他地區(qū)的新聞網(wǎng)絡的建設也需要同步進行,內(nèi)地我們和官方聯(lián)系,轉(zhuǎn)載或者建個新聞點就可以了。”林宇吩咐,如今國家興建,很多人都對它忐忑不安,但是作為同種人,林宇還是希望香江的民眾對其有更多了解,而不是隔閡。
然后就是討論下一件事情,他準備把葉問的形象搬上大屏幕。
“你準備拍電影?”梁根很驚訝,這轉(zhuǎn)折有點大,剛才還在討論報紙發(fā)展的事情。
“沒錯,小說既然那么受歡迎,拍成電影不會很正常,這樣先期就有一批忠實的讀者會進入影院,票房就有了保證?!绷钟铧c頭。
后世小說、影視、漫畫各種互相合作,火了一個ip,圍繞它就會充分開發(fā),還會推出周邊,歌曲唱片等等,不把錢全部挖光怎么可能罷休?
只是現(xiàn)在的人還沒有這種意識,不過,梁根倒是覺得很有道理,
“專業(yè)人士專業(yè)做,你負責聯(lián)系一些導演和演員,我們成立一個電影公司,專門門拍攝這一系列電影?!绷钟铋_始給梁根介紹情況。
“目前暫定分為上中下三部,劇本找人和你一起寫,保證好質(zhì)量?!弊詈蟪弥≌f葉問結束接檔,保證熱度。
以后第二部第三部還可以拍葉問之喋血香港,葉問之等等續(xù)集。
當然如果后期票房表現(xiàn)優(yōu)異,熱度依舊的話,可以不斷留彩蛋,不斷編故事拍也是可以的,把葉問拍成一個系列,一個武術符號。
在這之前林宇已經(jīng)征求了葉問的同意,獲得了原主的同意。
現(xiàn)在是50年代初期,是粵語片的第一波盛產(chǎn)時期,處于野蠻發(fā)展的階段。
大家對電影這類新鮮事物熱情很高,只要是部“電影”,基本都有票房。
從目前流行的電影類型就可以看出,這時拍的片子基本都是粵劇戲曲片,差不多占了一小半,每三部粵語電影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
粵劇片這東西,其實可以簡單地理解成把粵劇錄像,然后放映出來。
舞臺式粵劇不需要再編寫劇本,不需要專門地找演員,布置場景,成本自然低廉,制作費用無需太高,而且對電影技巧也不用特別考究,簡直是最適合如今起步階段的香江電影的。
戰(zhàn)后粵劇發(fā)展蓬勃,有很多粵劇粉絲的存在,一些熱門劇情更是耳熟能詳,天生具有龐大的看客群體。
但是如今進棚看戲主要是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一般市民卻沒有這個資本,只能聽聽電臺話劇或是粵曲。
電影公司把粵劇拍成電影,普通民眾可以以低廉的價格欣賞傳統(tǒng)粵劇戲曲。
當然,除了粵劇片之外,也有像環(huán)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和以民間狹義神怪故事為骨干的古裝武俠片、
這類武俠片和后世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例如故事情節(jié)還不夠豐富,武打場面并不講求真實感等等。
和我們以后所看的注重動作場面拍攝的武俠電影沒法比,而且還會大量加入特技花款。
總體來說,發(fā)展很不成熟,改進空間很大。
他準備投入巨資,拍攝一部質(zhì)優(yōu)影片,當然這個巨資其實不是什么大投入,作為一部武打片,沒有特效也沒什么需要花費的。
他準備從三方面下手,一是請大牌明星,二是布景要真實,三是拍攝要求必須高,在服裝、道具等嚴格規(guī)定。
林宇想把把葉問系列打造成如今精品電影的代表,堅決不出爛片,只要以后觀眾一提起葉問系列,都會豎起大拇指。
當初《霍元甲》在內(nèi)地興起了一股習武練武的熱潮,《萬里長城永不倒》令大眾熱血沸騰,傳唱幾十年。
林宇有信心用以后的拍片水準在這個時代也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吊打現(xiàn)在的渣渣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