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待時而發(fā)
由于王莽稱帝,天下混亂。豪杰們有人積極出世,也有人消極隱居,有人尋找著自救之道,也有人苦思著救天下之法。
南陽郡。
一人騎著快馬來到南陽,騎馬之人,正是不久前辭官的鄧禹。
當(dāng)鄧禹回到久違的南陽一時之間,感慨萬千,本以為在長安遇到貴人,本可平步青云,大展拳腳,誰料世事無常。
當(dāng)鄧禹在這回鄉(xiāng)途中,看著這王莽所頒布的新法,成為官員和豪族斂財?shù)墓ぞ邥r,悔恨之情油然而生。
他拿出法經(jīng)自語道;這謝子給的治國之法,明明道出了現(xiàn)在天下之疾,為何新法一出會把這天下變成如此這般。
是??!鄧禹不明白,而遠(yuǎn)在長安稱帝的王莽更不會明白。
鄧禹進(jìn)城后,牽著馬步行在街市上閑逛。
來到郡衙門口,看剛剛從郡衙出來的劉演,忙跑上前去和劉演打起了招呼。
劉演看到鄧禹心中大喜說道;鄧兄怎么回南陽了,走陪我喝酒去。
劉演說完,就帶著鄧禹往酒樓前去,此時從府衙出來的李通聽到劉演話語,怒視的說道;怎么,不請我了?
劉演一聽回道;一起吧!
劉演說完拉著李通就往酒樓前去。李通被劉演這一拉,瞬時沒了怒氣。
三人來到酒樓,點(diǎn)了少許酒菜,就開始吃喝起來。
鄧禹問道;劉兄怎么會從府衙內(nèi)出來?
鄧禹說完,只見李通看了一下劉演,而后二人大笑起來,笑過后劉演說道;誰讓李通打我手下。
李通突然怒回道;劉演你小子要不是讓他來我地盤惹事,我會打他。
劉演聽后說道;你這老小子,不分青紅皂白。
鄧禹一聽甚是好奇問道;劉兄你那手下,為何去李兄地盤鬧事?
劉演喝了一盞酒后,娓娓道來道;南陽東街有一爛人,叫那洪浩,洪浩別名狗子,整日好堵,好堵之人必定十賭九輸,最后既然要賣兒賣女來還賬。
我那手下乃嫉惡如仇之人,看到此事,上去就把狗子一頓暴揍,可能摔壞了一些街上財物。
李通一聽瞬時懊惱起來,忙說道;原來是這樣。
過了少許時間,李通又說道;當(dāng)時我手下來報,說你的人在我地盤惹事,你也知道我乃南陽黑道,新上任的龍頭,一聽你劉演的人鬧事還以為要和我過不去呢。
哈哈!
劉演一聽大笑起來回道;我對你們黑道不感興趣,李龍頭你也太杞人憂天了。
李通忙回道;你可是南陽霸王,黑白兩道都敬你三分,而且你還養(yǎng)了那么多俠士,誰知道你要干什么。
其實(shí)那劉演和李通,早已相識,李通從小就進(jìn)那黑道混事。由于李通為人義氣,加上辦事有度很快被老龍頭看上,當(dāng)上南陽史上最年輕的龍頭,成為南陽四街十二力老大。所謂四街就是南陽東西南北四條街的地下管事,十二力就是各種苦力的頭頭。
鄧禹看著二人雖有小孩脾氣,但又有一股豪氣,甚是覺得少了幾分惆悵。
鄧禹突然想起在長安與劉秀相會,對劉演說道;劉兄,我在長安見到你弟劉秀了!
劉演一聽忙問道;他最近可好?聽說王莽篡…!
劉演剛要說下去,看酒樓人多口雜,又低語道;王莽篡國,太學(xué)把很多劉姓貢生都被革了,就算勉強(qiáng)留下,聽說還要自費(fèi),我那老弟看來也回南陽了。
鄧禹一聽瞬時一驚說道;劉兄長安離南陽有千里,你既然什么都能知曉,厲害厲害。
劉演喝下一盞酒后說道;我劉演是有宏圖之志之人,否則哪對得起我身上,流淌的高祖之血。
李通一聽說道;劉兄果然有大志。
鄧禹問道;劉兄我看你弟可沒當(dāng)年與我說的那般不堪,也是有志向之人,而且還會些武藝把。
劉演一聽忙回道;沒想到我秀弟會武藝,你都知道。
當(dāng)年我父看秀弟文弱確實(shí)教過些武藝,讓他防身。不過我這弟弟不好炫耀,所以從來不和人結(jié)怨,也就很少與人動武,所以少有人知,他會武藝。
隨后劉演又問了鄧禹在京城之事,從鄧禹口中,得之了他這幾年的求學(xué)和為官之事。甚是覺得鄧禹也是看的長遠(yuǎn)之人,再加上現(xiàn)在王莽稱帝局勢不明,劉演很需要一個謀士,就想鄧禹做他軍師,但是鄧禹剛剛辭官,想去山中隱居一段時間,思考一下明明可以讓國家變強(qiáng)的新法,卻讓天下變成如此局面的愿意。劉演看鄧禹心灰意冷的模樣,也就不好再說什么。
穎川客棧內(nèi)
劉秀三人正在暢談著,由于昨日劉秀在鄧府遇到麗華,總覺得似曾相識,但是又記不清在哪見過。又拿起麗華給的簪子,也讓他一頭霧水。
劉秀還沒來得及多想,也和朱佑、嚴(yán)光二人一起,整理行裝了。
三人匆匆離開客棧來到驛站,在穎川驛站,劉秀二人就要和嚴(yán)光,分道揚(yáng)鑣了。嚴(yán)光離去后,劉秀和朱佑甚是感謝嚴(yán)光這一路的照顧。
劉秀二人看嚴(yán)光馬車走遠(yuǎn),也匆匆坐上去南陽的馬車。此時的劉秀內(nèi)心是迷茫的,本想著好不容易來到長安進(jìn)了太學(xué),前程似錦。那知世事無常,只能暗淡回鄉(xiāng),他都不知回到家中,如何與叔父交代。
此刻的劉秀想著,奔馳的馬車就和過去的時光一樣,不會停下,劉秀只能面對回南陽的命運(yùn),也許只能碌碌無為的過完這一生了。
皇城未央宮中。
正在思索改變天下的王莽,與百官計(jì)劃這,他下一步的變法的思想,他還細(xì)心詢問著第一段的變法,還詢問法令,有沒有落實(shí)到各個地方。
而百官也是極力迎合著王莽這個帝王的心思,雖有少許官員說出了一些現(xiàn)實(shí)的問題,卻被孔光等人一一打壓,再加上王莽的過于自信,也導(dǎo)致不能聽取與他相反的言詞。
但凡讓王莽聽到有大臣與他不悅的言詞,輕則免職,重則抄家鎖拿。
在此后的歲月里,京中官員人人自危,深怕不小心就得罪新權(quán)貴,弄得個家破人亡。
看在眼里的王楚君,來到王莽寢宮,多次和他提及此事,但是被這九五帝位沖昏頭腦的王莽,就連他最疼愛的女兒之話也聽不進(jìn)去,更有甚者,王莽既然想把王楚君下嫁給孔光之侄孔言,知道此事的王楚君,趁著去長安郊區(qū)游玩為借口,匆匆逃離了長安,覺得自己父親已是無藥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