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一次早朝,劉木仍穿戴齊整離府登車前往南宮城外,匆匆見一面的郭圣通氣色很好,特意準備一份黑暗料理作為將軍的早餐。劉木仍獨自在車廂內含淚吃完,到宮城外讓蠱樸把空蕩蕩的食盒還回去,特意吩咐一大段贊美之詞。
三公九卿前往宙極殿的路上,劉木仍瞧見前面出現(xiàn)個熊貓人,有兩個黑墨大眼袋神色憔悴。北營校尉鄭志一直都指揮黑羽軍步兵,現(xiàn)在要指揮一萬騎兵壓力山大,并且是獨自統(tǒng)兵救援北地郡。不指望身經百戰(zhàn)的衛(wèi)將軍李晉當主帥,最少讓久經沙場的偏將軍孫余當副將,可是妹夫皇帝趙鷹巴不得軍功全給國舅。
來到金碧輝煌的宇寰殿,就感覺到一股劍拔弩張的氣氛,第一個議題自然是救援北地郡。這事宇國為數不多的將校已經通過氣,只是在早朝走個過場罷了。劉木仍自然不敢跳出來反對,南營校尉馮聒孤立無援的建議被否決。太尉楊連提議北營校尉鄭志為主將,豹騎中郎將張虎為副將,這個折中提議順利通過。
第二個議題是趙司徒田莊被刺客燒毀,這件事造成惡劣影響,京郊附近的田莊人人自危。京兆伊梁蕭明白這是燙手山芋,如果不知死活查到中常侍張永那里去,可能刺客就要來自己家滅口。查前任公車令已經引到衛(wèi)將軍李晉身上,反正衛(wèi)將軍李晉擅離職守遲早要被除掉的。皇帝趙鷹并不傻很清楚這是中常侍所為,就算自己想除掉衛(wèi)將軍李晉,難道讓中常侍張永趁機甩鍋洗白嗎?
哼唧傲嬌獸廷尉馬湛是剛正不阿,已經查到金甲黑羽軍里更多不易察覺的線索,猶如把衛(wèi)尉孫船架在火上烤。中常侍張永雖然早有反偵察的準備,可是沒把握天衣無縫滴水不漏保住衛(wèi)尉孫船,司隸校尉許慎只好把矛頭對準光祿勛。畢竟羽林郎是守衛(wèi)內殿最近的護衛(wèi),皇帝趙鷹權衡利弊還是妥協(xié)了,同意京兆伊梁蕭去京城的衛(wèi)將軍府查案。
劉木仍在金碧輝煌的宇寰殿感到很迷茫,京兆伊梁蕭查案已經沒有對錯是非黑白曲直,或許城門校尉韓黎是冤枉的。這種事情不可能發(fā)生在建威將軍府嗎?通過靈臺丞張衡可以靠攏太尉楊連的清流派,以后螢惑南斗就不會跟著外戚集團倒霉。
劉木仍有點走神稀里糊涂隨三公九卿散朝,城門校尉郭義見侄女婿悶悶不樂心事重重,決定去建威將軍府拜訪提點一下侄女婿。兩隊車馬來到建威將軍府,城門校尉郭義視察婚禮準備還算滿意,拉著侄女婿到書房聊聊天開導一番,屏退書房附近的奴仆婢女。
“劉將軍,早朝的事情本校尉知道將軍難以接受,咱們明哲保身即可不要往火坑里頭跳?!?p> “郭校尉,本將軍結識靈臺丞張衡想靠攏清流之士,主要是擔憂這種事還會發(fā)生……”
“這城門校尉就是外戚鄭家給的,劉將軍靠攏清流之士咱們算是彼此有個照應,不過腳踏兩只船兩邊都不討好?!?p> “這外戚鄭家是一時得勢,北營校尉鄭志可沒打過硬戰(zhàn),平時指揮黑羽軍步兵現(xiàn)在全換成騎兵,這和上谷郡戰(zhàn)局不一樣?!?p> “陛下畢竟年輕有些急躁,要是繼續(xù)韜光養(yǎng)晦會穩(wěn)妥很多,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局。如果北營校尉鄭志被圍困,就是牽一發(fā)動全身如同前朝的馬邑之謀?!?p> “那是文景之治國力強盛,環(huán)首刀劈砍匈奴皮甲很方便,但是現(xiàn)在匈奴換成鐵甲鐵器。如同白登之圍和五原之圍也是不同的,地形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p> “劉將軍有何見解?”
漢高祖劉邦消滅項羽統(tǒng)一天下分封諸侯,韓王信遭遇匈奴侵擾敗多勝少,眼看異姓諸侯王接連被殺索性投靠匈奴。韓信是楚王在云夢澤被軟禁,這個韓王信勾結匈奴南下,劉邦親率三十二萬大軍迎戰(zhàn)。冒頓單于接見漢使有意示弱,故意展現(xiàn)老弱病殘的兵馬,隨后故意敗走造成漢軍輕敵孤軍深入。
返回的使者都認為匈奴勞師襲遠不足為慮,只有使者婁敬認為兩國交戰(zhàn)應該炫耀武力,使團在匈奴營帳只見老弱病殘,這是匈奴單于示弱暗中埋伏奇兵來爭利。此時漢軍連戰(zhàn)連捷在乘勝追擊,劉邦認為婁敬是一個齊國降臣,靠嘴巴投機取巧才能做官,竟敢胡說八道擾亂軍心,于是把婁敬押送到廣武。
最終冒頓指揮四十萬騎兵圍困在白登七天,劉邦后續(xù)步兵沒跟上只能困守白登山,漢軍內外不能相互救援供應。最終陳平想出一個計策,派使者秘密賄賂閼氏用美人圖要挾。害怕失寵的閼氏勸冒頓: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主亦有神靈,單于察之!
精明的冒頓單于居然打開缺口放劉邦離去,這句短小精悍的話顯然不是閼氏想出來的。兩主不相困意思是:劉邦被圍困在白登山,冒頓單于糧草供給出現(xiàn)困難。
四十萬匈奴騎兵武器裝備簡陋沒馬蹬,獸皮甲加上獸骨箭頭青銅武器,這也是漢武帝時期漢軍鐵甲騎兵能一騎當五胡的原因。四十萬騎兵無法完全展開進攻,當時匈奴騎兵頂風冒雪往山上沖很困難,漢軍精銳居高臨下拼死抵抗。圍攻七天七夜后匈奴糧草短缺,如果耗下去可能全軍覆滅。
劉邦當初困守滎陽拖時間,讓韓信繞后滅掉趙魏燕齊等國,水淹龍且后拆掉項羽高地塔,配合劉邦完成戰(zhàn)略逆轉。此時劉邦困守白登山有點類似,后續(xù)漢軍步兵正在趕來救援,如果冒頓單于繼續(xù)圍困就會喪失騎兵機動性。白登山西面是呂梁山脈,南面是黃河,東面是太行山脈,北面是險要的長城。
匈奴進入山西大部分要經過殺虎(胡)口,若殺虎口被漢軍封鎖就沒退路,若東西兩邊的山脈關口被封鎖就只能渡黃河南下。匈奴是部落聯(lián)盟冒頓單于有諸多顧慮,匈奴缺少糧草自然怕被圍困,恰好投降匈奴的韓王信舊部失蹤了:冒頓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乃解圍之一角。
冒頓單于懷疑是韓王信舊部降而復叛,企圖把匈奴主力給騙進漢軍的包圍圈,在匈奴圍困白登山時漢軍形成更大的包圍圈。匈奴是四十萬游牧輕騎兵,漢軍是三十二萬身經百戰(zhàn)的鐵甲步兵,這樣耗下去對匈奴局勢不利。成功俘虜劉邦又有什么好處?漢朝儲君繼位會放下國內矛盾一致對付匈奴。
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意思是就算占據漢地,匈奴終究不能長期居住此地,當時草原氣候適宜難道不回去?就算匈奴軍隊擊敗漢軍也是傷亡慘重,冒頓單于的殘軍很難統(tǒng)治漢人,部落聯(lián)盟不見得會支持單于。就算冒頓單于順利占據北方漢人的土地,主力駐軍在此就沒有后顧之憂?要是草原易主豈不是首尾難顧?
漢主亦有神靈意思是劉邦有神靈庇佑,漢軍前鋒精銳能困守七天可見不是烏合之眾,劉邦被圍七天不死難道不是神靈庇佑?匈奴缺少金銀絹帛可以讓漢朝來供應,納貢細水長流總比兵戎相見好,最終白登之圍解除各自退兵。劉邦回來把沒看出匈奴示弱的使團全斬首,親自向婁敬道歉后來賜姓劉敬,可見劉邦不甩鍋是個好領導。
宇國的五原之圍各方面因素不同,雙方在河套平原一決雌雄,結果是宇國劣勢求和割地納貢。白登之圍后全是明君勵精圖治,五原之圍后外戚宦官內斗不休,宇國可沒有馬邑之謀全面開戰(zhàn)的勇氣。北營校尉鄭志率一萬騎兵救援北地郡,這樣勝算又有多少?
城門校尉郭義聽完沉思良久,覺得侄女婿說的很有道理,北營校尉鄭志這次出征確實兇多吉少。現(xiàn)在腳踏兩只船留后路沒毛病,還是侄女婿目光長遠思慮周全,郭義匆忙回府找七弟神算子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