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再臨紅袖招
天下第一雄城,大唐國都長安城。
這座歷經(jīng)世上風雨千年的唐國國都,繁花似錦,人杰地靈,雖然說武者多如狗,劍師滿地走可能言過其實了。
但是最為天下第一雄城,自然亦是臥虎藏龍,修行者遍布。
聽說不過是天啟三年之時,長安城之中的常住人口就已經(jīng)破百萬了。
可想而知,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座雄城之中的人口到底達到了何等驚人的地步。
所以在這么人口數(shù)的長安城之中,每天都會發(fā)生不少趣事妙聞。
而最近這座足足上百萬人口之多的世間第一雄城的目光,卻是被城外貧民窟給吸引了。
長安這座雄城主要分為四個區(qū)域,有東西南北四城之稱。
北城的盡頭是整個大唐的中心——皇宮。這里遍地皆是部堂衙門;
南城乃是朱雀大街,相對其他三城,一向都是較為寧靜的;
西區(qū)代表著富貴.....東城區(qū)便是代表著雜亂。
而城外的貧民窟在多數(shù)人的眼中更加代表著混亂,但是如今在那多數(shù)人心中象征混亂的城外貧民窟之中,卻是有著一座高樓驟然間拔地而起。
這座高樓很是突兀地,就這么出現(xiàn)在了這一般房屋不足數(shù)米的貧民窟,
到處都是茅屋土房的貧民窟,它就這么靜靜矗立在那里。
樓閣不是很豪華,但是看著就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通體由木頭構成的五層高樓,半點不張揚的古漆色給木樓增添了幾分厚重感。
木樓前,一處人工挖掘的湖泊之中,種著不知道從哪里而來的諸多荷花,
湖泊旁,幾株很明顯是剛剛移栽而來的巨樹散發(fā)出了無盡的生機,若不是樹根處略顯翻新的土壤的話,恐怕沒人會認為這是剛剛移栽不久的吧。
在臨近湖泊不足兩丈的一處石碑之上,不算好看但一撇一捺之間透露出無盡認真之意的“琴閣”兩個字很是顯眼。
雖然這座高樓在如今的長安城之中可謂是人盡可知,而且可以說每個聽說過琴閣的人對于琴閣之中到底是怎樣的都有著難以想象的好奇。
但是琴閣卻仿佛根本就不向外人開放一般。
自從這座琴閣出現(xiàn)在長安百姓的眼中之后,便從來沒有人進去過。
不過只有一些了解內(nèi)幕的人才知道,這座木樓的真正底細。
而這些了解到這座木樓底細的人,卻皆是心中暗嘆啊。
誰能想象這座木樓竟是由開國以來的最為年輕的太傅帶著大唐的皇子殿下親自建成的呢!
這實在有點難以想象啊!
.........
“哎,終于完成了!”
添上了最后一點土之后的李琿圓、李隆基以及李琥珀等三兄弟望著身旁諸多的生機勃勃的巨樹以及湖泊之中的荷花,心中不自覺地升起了無限的成就感。
伸了個懶腰之后,李琿圓望著那邊靜立的白衣依舊,不似凡俗的少年,心中的埋怨就沒有停止過。
而一旁的李隆基和李琥珀兩人見到李琿圓翹起的嘴角,便知道其又是在憤憤不平呢。
、不過他們還是很好奇少年到底在干什么,畢竟從上次見到少年算起,少年已經(jīng)于此處靜立一天一夜了,仿佛一尊冰冷的雕像一般。
若不是不時還能感受到少年的氣息,他們心中恐怕都已經(jīng)做好為其送.....的準備了。
“先生,請問接下來還有什么任務需要完成嗎?”
在李琥珀哀求的眼神之中,李隆基望著那邊的白衣少年輕聲問道。
輕輕晃動了一下略顯僵硬的身軀,諸葛明環(huán)視了一周后發(fā)現(xiàn),這三兄弟倒是沒有偷懶,自己交給他們的工作都完成了:
“此間事已了!”
.....
長安朱雀街。
時隔這麼久,再次來到這繁華世界的李琿圓這摸摸,那敲敲,整個仿若一名第一次來到長安的土包子。
“先生你看,那是紅袖招,要不咱們?nèi)???p> 突然到處發(fā)狂的李琿圓指著一處綿延的宮殿,一邊沖著身后的諸葛明、李隆基以及李琥珀等三人揮著手大喊道,一邊眼角輕佻。
那意思不言而喻。
直讓從他身旁路過的眾人以一種看待傻子的目光盯著他。
而那邊的諸葛明、李隆基和李琥珀望著如此失態(tài)的李琿圓,都是感覺到了一股不自然,有一種脫口而出自己等人不認識的沖動。
畢竟周邊眾人的看待傻子一般的眼神可不只是放在李琿圓一人的身上。
不過李琿圓卻是根本就不在乎,一步跨出,來到諸葛明的身旁,仿佛一名好哥們一般摟著諸葛明的肩膀,沖著身后的兩人說道:
“難道你們倆就不好奇先生留在紅袖招大堂墻上的那首傳世佳作嗎?”
李琿圓話音剛落,身后的兩人腦中突然閃過一絲靈光。
他們當然知道自家先生那首流傳甚廣的傳世名篇,畢竟那天的事情可是一直在大唐之中經(jīng)久不衰的啊。
除此之外,他們對于顏瑟大師的那一首驚世神作同樣心生無限好奇。
感受到了身旁蠢蠢欲動的三人,諸葛明的臉上閃過一絲苦笑。
而早已經(jīng)暗自勾結的三人卻是直接合力推著諸葛明便往那片綿延的樓閣而去,根本就沒有征求諸葛明愿不愿意去的打算。
于是,在三人的合力之下,諸葛明再次來到了這個對他來說記憶頗深的地方。
一進入連綿的樓閣,李氏三兄弟直接沖著目的地而去。
在跨過十數(shù)名形形色色的絕色佳人之后,一個稍微有些喧鬧的大堂呈現(xiàn)在幾人的眼中。
當然,那墻上搶眼的兩首詩篇亦是直接吸引了三人的注意。
“今天結拜很高興,
老夫要喝一大壺!
........”
心中忍不住輕輕念誦著顏瑟大師的那首“絕世佳作”,三人知道恐怕顏瑟大師這是又一次出名了。
畢竟那字里行間透露出的念力,在他們等修行者的眼里是那么明顯。
而且在有著念力的存在,恐怕這些字跡幾乎沒有消散的那一天了。
而當瞥見同樣墻上的另一詩篇之后,三人的心中亦是感嘆:
果然不愧是先生啊!寫字就是有腔調(diào)!
雖然另一詩篇沒有什么明顯的標志,而且好似還夾雜著別人為了詩篇字跡不消而附加的念力,
但是三人卻是無比肯定那一定是諸葛明留下的。
畢竟誰讓自家先生就是這么有腔調(dià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