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魚想了一下,才終于想通他們?yōu)樯哆@樣。
原來,之前大哥也曾有一門親,那家人還是鎮(zhèn)上的,家里經(jīng)營一家酒館,生意也還不錯,也是因著林母的原因,才定下的親。
林母之前在私塾授課,認識的人自然也都是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家境也還好的人家。
在林母未過世時,林家在這林家村,雖然不是最富裕的人家,可也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再加上林母是個讀書人,又私塾授課,所以,也算是門庭若市,自然能為自己的兒子說個好人家。
甚至還不用林家說什么,就有人找上門來,向幾位哥哥提親。
不過也才只有大哥,二哥,三哥,定下了親。
大哥,三哥定親的人家都是鎮(zhèn)上,與大哥定親的那家姓朱,與三哥定親的那戶人家姓戚。她們兩之前家多多少少與林母接觸過,家境也還不錯。所以才定的親。
而二哥定的親是鎮(zhèn)上的,姓吳,吳家的奶奶曾在街上犯病,被母親看見,將其送往醫(yī)館,也才結(jié)的緣,正巧她家有個孫女,也才十四歲,聽到林母也有個十三歲的兒子未成定親,于是兩家就為兩孩子定下了親事。
本來,大哥是準備要出閣了的,可不巧,那年,林母出事,這事也就耽誤了。
誰知,那朱家竟在林母過世兩月后,來林家退了親。
那時林家,正處在悲痛中,原本以為朱家是來商量著將親事早點辦了的,因著,在這家里長輩過世,子女是要守孝的,要么在過世三月之前就嫁出去,要么就等三年孝期過去,在嫁。
朱家的人來林家時,大家都以為是來商量著迎娶大哥過門的,所以,在聽到朱家是來退親時,大家都愣住了。
本來,當時,林老爹,還在想著從中周轉(zhuǎn)一下,大家在和和氣氣的來。
可那朱家的人,卻不這么想,她們覺得林家林母已經(jīng)過世,林家也就這樣落魄了下去。
所以,她們也半分客氣也沒有,鐵了心的來退親的。
大哥在房中呆著,本來這事他不該插手的。
可那家人太過分了,在林老爹,以及君父的勸說他,倒也沒非叫囂著退親了,可卻大哥從正夫之位退位,想納大哥為侍夫。
此時,林家自然不愿。
而大哥,因著外面的吵鬧聲,他也終于還是知道朱家的來意了。
大哥走出房門,拿來了,定親玉佩,一聲不吭還給了朱家人,便拿回了,屬于自家的東西。
而朱家在收過玉佩后,在離開時,還在咒罵著林家不識好歹之類的話。
就因著這樣,大哥到現(xiàn)在都還沒在定親了。
而與三哥定親的那戚家,可能是因著三哥年紀太小,不著急,所以,沒說什么,不過這兩年,逢年過節(jié),卻也不在跑勤快了。
倒是,與二哥定親的那吳家,在林母過世時,還來林家?guī)鸵r了一下,直到林母下葬后,才離開。
并且,還告知林老爹,與君父,關(guān)于兩家的親事,等過了三年守孝期,在來談過門一事。
所以,在林家,其實大家都有意避開這方面的事,在大哥面前,絕對不聊這些的。
也就今日,劉氏聊到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