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暴亂了,但是很快被鎮(zhèn)壓了下去,拿破侖再一次控制了埃及。
拿破侖開始自我休假了,因為土耳其人聽說拿破侖一天內(nèi)就鎮(zhèn)壓了叛亂,大為驚恐,決定暫時按兵不動——惹不起拿破侖啊。
拿破侖開放了自己在開羅的休閑庭院,讓他的軍官和埃及的上層親法人士可以來拜見他。更為重要的是,他開始迎來自己的短暫愛情。
呵呵,沒錯,拿破侖也找個情婦。約瑟芬不是找情夫來給拿破侖戴綠帽子嗎?拿破侖也找情婦給約瑟芬戴綠帽子。(這倆人夠無聊的)
這個女子叫莫利娜,美艷動人晃爽朗,并且只有20歲,比拿破侖的那個老婆強多了,當然,他的老婆還給他戴綠帽子呢。莫利娜擁有美麗的圓臉與金色長發(fā),皮膚白嫩,而且該豐滿的地方很豐滿,該骨感的地方很骨感。(這是拿破侖的原話)
莫利娜是22獵騎兵團的中尉:讓·諾埃爾·弗雷斯的20歲妻子,她的全名叫莫利娜·弗雷斯。
當然,拿破侖根本不會在乎什么天主教的一夫一妻制或者忠貞不渝,正如一名書友所說的:“天主孝子法蘭西”嘛。而且他更不會考慮那位可憐的弗雷斯中尉會怎么想,因為當時的歐洲就是這樣:能綠別人是本事,被別人綠是無能。
沒有后顧之憂,也沒有思想或道德上的不安,拿破侖毫不遲疑地與莫利娜住在一塊兒了。當然,拿破侖也不是傻子。12月28號,拿破侖派那位毫不知情的弗雷斯中尉攜帶著他所說的急件去巴黎,這么一來,他至少三個月才能回來。
結(jié)果,你說巧不巧?弗雷斯中尉在海上沒走幾天,就被英國的皇家海軍巡洋艦:“獅子號”給攔了下來。英國人有一種慣例:不要和中尉這種小角色浪費時間。根本沒人樂意搞他,所以英軍不但沒有關押、拷問或者搜查弗雷斯,反而答應幫他把信送去巴黎(我也不知道“獅子號”船長怎么想的,還真幫這位法國人送信了,而且一路送到巴黎),還設宴招待弗雷斯,并把他像老朋友一樣客客氣氣地送回了亞歷山大。(這都什么人間迷惑行為)
拿破侖本來想把人家給送走,好讓自己和小情婦一起纏綿悱惻,結(jié)果人家老公回來了,而且早了整整十周抵達開羅。
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位莫利娜夫人已經(jīng)住進了拿破侖的寓所。這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弗雷斯與莫利娜爭吵,還往她裙子上潑了一杯水;還有一種說法,弗雷斯用馬鞭把莫利娜打得頭破血流。不過,不管怎么說,這倆人算離婚了。于是乎,莫利娜正式成為了拿破侖的情婦,也徹底不用躲躲演演了。
法軍參謀長貝爾蒂埃記載到:這位女性(即莫利娜)在宴席上宛如女主人一般。她和拿破侖兩個人還共乘馬車,走過城市與郊區(qū)。
拿破侖為了報復約瑟芬,他甚至還讓他的繼子歐仁在他和莫利娜身邊充當隨從,這使歐仁深感痛苦——不是因為當隨從,而是因為他母親的不忠與他這位英雄繼父的報復。不過拿破侖很快放過了歐仁,允許他可以不在這種場合出席。
到了11月19號,拿破侖開始備戰(zhàn)了。這個消息震驚了整個埃及:土耳其人一點動靜都沒有,就算突然襲擊也至少要走一個月才能從以色列地區(qū)抵達埃及。但是拿破侖堅持要求備戰(zhàn)。
拿破侖的第六感極為恐怖,十二月初,土耳其人突然宣布要解放埃及,并且軍隊已經(jīng)神不知鬼不覺地抵達了蘇伊士地區(qū)了。然而,正當土耳其人覺得陰謀得手,準備突襲埃及時,被拿破侖提前設下的伏兵打了個措手不及。土耳其人嚇壞了:拿破侖怎么知道他們來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敗退的土耳其人之間立刻出現(xiàn)了一個謠言:拿破侖是***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使者,他能提前知道所以的陰謀。這個謠言使得土耳其人膽戰(zhàn)心驚,只敢龜縮在中東地區(qū)的城墻后面,不敢再去入侵埃及了。
12月下旬,拿破侖要來視察蘇伊士當?shù)氐姆ㄜ娨?,同時要開始尋找拉美西斯二世挖通的運河。拉美西斯二世的時候,埃及人修了一條運河,溝通了尼羅河和紅海。拿破侖足足騎馬跑了40英里,直到看著運河消失于荒漠沙地,因為年久不用,運河已經(jīng)被泥沙堵塞,然后徹底干涸了。
當然,此時的拿破侖已經(jīng)開始有心思,要在這里重新挖一條大運河,接通地中海和紅海,只是他終其一生也沒有這個機會。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在幾十年后,1869年,他自己的親侄子(即拿破侖三世)會繼承蘇伊士運河的開鑿事業(yè),挖通了這條舉世聞名的運河。不過這是后話了。
1997年1月,埃及南部的薩勒姆之戰(zhàn)爆發(fā)。法軍如愿贏了,德賽擊潰了穆拉德,并將他俘獲。法軍在尼羅河上的小型艦隊追擊了潰逃的馬穆魯克,徹底地擊潰了埃及的反抗勢力。從哪時候起,整個埃及的南部徹底平息了,拿破侖此時正式統(tǒng)治了整個埃及。
但是拿破侖不僅僅滿足于整個埃及,他準備煽動中東地區(qū)的黎巴嫩人和敘利亞的基督徒來反抗土耳其人,因為他們和法國人都信基督教。然后他決定去君士坦丁堡,滅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然后像他的偶像亞歷山大大帝一樣,遠征印度。他希望這次遠征可以戰(zhàn)勝很多敵人,他們要戰(zhàn)勝沙漠,戰(zhàn)勝當?shù)氐挠文撩褡?,?zhàn)勝阿拉伯人,戰(zhàn)勝馬穆魯克,戰(zhàn)勝土耳其人,然后再在印度戰(zhàn)勝老對手:英國人。
他帶了13000人,開始了他的遠征,他的最終目標是打算把英軍處逐出印度。他們打算在征服土耳其人后,向印度行軍。他們要日行15英里來穿越沙漠,途中在幼發(fā)拉底河停留較長時間。大量的單峰駝會運載病人、彈藥和糧草,士兵們每天有足夠的食物:有一磅大米,一磅面包和一磅咖啡。但是他忘了,他的軍隊不可能搞到這么多糧食,而且土耳其和印度隔著2500多英里的沙漠。
想要實現(xiàn)這個夢想,法國軍隊就必須先拿下中東地區(qū)。中東,這個無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地區(qū),爆發(fā)了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