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在課間拿完報紙之后,就準備下一節(jié)的語文課。
語文老師姓歐陽,我們都稱呼他為歐陽老師。
歐陽老師的課堂氛圍很好,他的講課方式是秦氿溪從來沒有見過的。
一般的老師直接拿出課本來對著講,而歐陽老師會邊講課本,邊說自己的感悟。
有時也會問同學自己的感悟,給同學留下思考空間,這也許才是語文真正的深度吧!
語文老師在上課前給我們分享了一些課外知識。
他在黑板上寫著“矮”和“射”兩個字。他面向講臺問,“你們看一下這兩個字有什么奧妙之處?”
講臺下的同學在安靜地思考著。
秦氿溪在摳這兩個字的意思,看看能否在意思上找到不同之處。
歐陽老師的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思考興趣。
隨后,歐陽老師從這兩個字的字形上進行剖析。
你們看這個“矮”字,左邊是一個矢字,矢在古代釋義為弓箭。
而右邊這個字就類似一個人射箭的姿勢。
然后,你們再看看這個“射”字,分為身和寸,字意就是這個人身高只有寸米,意思就是這個人身形矮小。
所以,你們再看一下“矮”和“射”這兩個字,應該不難理解矮的原意為射箭,而射的原意指人矮小。
但是現(xiàn)在這兩個字的釋義卻相反了。
我覺得這很可惜,因為當初的人把這兩個字的意思理解錯了,然后這個錯誤的意思又進行了大范圍的推廣。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理解錯了這兩個字的意思,而且這種情況不在少數(shù),還有很多漢字的意思也只是將錯就錯。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已經(jīng)理解錯了這個意思,如果要強行讓大家改過了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一些字體只好將錯就錯,在現(xiàn)在,就讓這些字體釋義為現(xiàn)在大家普遍熟知的意思。
雖然這十分遺憾,但是也是無奈之舉?!?p> 這節(jié)課講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語文老師讓我們概括好每一個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后,就開始分析課文。
歐陽老師一手拿著課本,另一只手指著課本,描繪出課本里的內(nèi)涵。
歐陽老師講述朱自清心緒混亂時的心路歷程,因為在這篇文章里,朱自清的心路歷程是本文的暗線。
然后歐陽老師整體講述了朱自清在荷塘中的路線,這就是本文的主線。
他把整體的文章大概講完之后就開始細細品味文章里的描寫。
其中在《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中有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以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這兩句話運用了通感手法,第一句是通嗅覺和聽覺,由作者嗅到清香后,把這個感覺類似推廣到聽覺。
第二句由視覺到聽覺,理解與上一句類似。
秦氿溪心里對這個手法感到驚訝,因為她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手法,也很難想象那些文人們想象力如此豐富,如此有情趣。
歐陽老師講完了這個手法之后便分享其中這段優(yōu)美文字。
而這一段最為經(jīng)典,“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⑹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p> 老師深深陶醉在文字描寫當中,聽著他的講解,同學們也十分陶醉。
秦氿溪在腦子當中想象出一副圖景,荷塘的景色靜謐又優(yōu)美。
隨著老師的講解,秦氿溪的眼前仿佛浮起了一陣朦朧的煙霧,在課堂中仿佛置身仙境。
而歐陽老師講到美人那里的描寫時說,“這里描寫得這是妙啊,太美了,這個美人真是點睛之筆!”
說完,他便用右手撫過臉和脖頸出擦汗,邊擦邊說著“美人”。
而此時此刻,歐陽老師的動作想一位嬌羞少女在輕撫臉龐。
不久,下課鈴響了,歐陽老師安安靜靜地退場。
課下的同學都不約而同地在討論剛剛老師的動作和話語。
秦氿溪組中的許葉和黃海洋正在開學地聊著天,時不時說起“美人”二字,逗樂著組員們。
然后歐陽老師就開始有一個綽號“美人”,似下我們都以美人來稱呼歐陽老師。
黃海洋是秦氿溪的校友,在她組里一個有三個來自洞海附中,分別是:秦氿溪,李籽敏和黃海洋。
所以一開始,秦氿溪在男組員中和黃海洋最熟。
黃海洋身高一米七六,身形比較瘦,但是屬于正常范圍。
他長得白白凈凈,外在擁有一副俊秀的樣貌,內(nèi)在卻擁有傻逼的靈魂。
過了一會兒,語文課代表就開始發(fā)下上次老師布置的作文,主題為“暑假”。